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细化饲喂模式对丹系妊娠母猪的影响
1
作者 雷树桥 徐文文 +7 位作者 江龙海 周松峰 陈宝剑 覃兆鲜 潘鹏丞 柒叶荷 陆建华 谢炳坤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1期94-96,共3页
为研究探索一种测膘调料的妊娠母猪精细化饲喂模式。首先,选取674头丹系纯种妊娠经产母猪,分析丹系纯种经产母猪分娩背膘与产仔性能的关系。其次,选取232头3~6胎的丹系长白母猪在妊娠期进行精细化饲喂(即按照背膘情况进行准确饲喂),探... 为研究探索一种测膘调料的妊娠母猪精细化饲喂模式。首先,选取674头丹系纯种妊娠经产母猪,分析丹系纯种经产母猪分娩背膘与产仔性能的关系。其次,选取232头3~6胎的丹系长白母猪在妊娠期进行精细化饲喂(即按照背膘情况进行准确饲喂),探究该饲喂方式对猪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丹系母猪分娩背膘≥23 mm时,产仔数和健仔数显著降低(P<0.05),此外,通过精细化饲喂可将降低配种背膘过低或过高的母猪比例,达到分娩适宜背膘。研究表明,丹系母猪分娩背膘不应过厚,过肥将会降低产仔数;丹系妊娠母猪产前背膘厚建议不超过21 mm,在14~19 m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母猪 分娩 背膘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川猪PDK4基因序列分析、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潘鹏丞 温斌华 +5 位作者 谢婉 姜长津 焦迪 陈宝剑 关志惠 谢炳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337-2347,共11页
试验旨在了解陆川猪丙酮酸脱氢激酶4(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4,PDK4)基因CDS区序列信息及其所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构建PDK4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分析PDK4基因在陆川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期为阐明PDK4基因在陆川猪生长发... 试验旨在了解陆川猪丙酮酸脱氢激酶4(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4,PDK4)基因CDS区序列信息及其所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构建PDK4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分析PDK4基因在陆川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期为阐明PDK4基因在陆川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采用RT-PCR技术扩增陆川猪皮下脂肪PDK4基因CDS区,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分析其结构与功能,并利用常规分子克隆技术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pEGFP-N1-PDK4,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3T3-L1细胞并观察荧光,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DK4基因mRNA在陆川猪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背最长肌、皮下脂肪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陆川猪PDK4基因CDS区全长1224 bp,编码407个氨基酸,与NCBI上公布的野猪PDK4基因CDS区同源性达99.8%。对陆川猪PDK4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其分子质量约为46.144 ku,原子总数为6509个,理论等电点(pI)为7.21,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氨基酸数均为42个。PDK4蛋白可能有2个N-糖基化位点、33个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结果发现,PDK4蛋白有34.8%存在于线粒体,30.4%存在于细胞质,26.1%存在于细胞核,质膜和液泡膜各占4.3%。细胞试验发现,对照组和试验组均发出荧光,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中PDK4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PDK4基因在皮下脂肪中表达丰度最高,随之为肝脏、肺脏、心脏、脾脏和肾脏,在背最长肌中表达量最低,而且在皮下脂肪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背最长肌(P<0.01)。本试验成功扩增出PDK4基因CDS区并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成功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分析,为研究陆川猪皮下脂肪沉积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川猪 PDK4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真核表达载体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川猪MYL 2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组织表达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潘鹏丞 雷宗全 +6 位作者 李显 胡湘云 秦谦涛 覃兆鲜 关志惠 陈宝剑 谢炳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96-1806,共11页
【目的】了解陆川猪肌球蛋白轻链2(myosin light chain 2,MYL2)基因CDS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探究MYL 2基因对肌肉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陆川猪的开发利用提供分子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扩增陆川猪MYL 2基因CDS区,利用MegA... 【目的】了解陆川猪肌球蛋白轻链2(myosin light chain 2,MYL2)基因CDS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探究MYL 2基因对肌肉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陆川猪的开发利用提供分子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扩增陆川猪MYL 2基因CDS区,利用MegAlign软件对陆川猪MYL 2基因与不同物种进行相似性比对和系统进化树构建,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MYL2蛋白理化性质、疏水性和跨膜结构等;构建MYL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C2C12细胞并观察荧光;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YL 2基因在陆川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陆川猪MYL 2基因CDS区全长501 bp,编码166个氨基酸,与NCBI上公布的野猪MYL 2基因相似性为99.6%,存在2处突变:156 bp处C突变为T,为同义突变;404 bp处T突变为C,使异亮氨酸(I)突变为苏氨酸(T)。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YL2蛋白原子总数为2633个,分子质量为18.879 ku,理论等电点(pI)为4.83,不存在跨膜结构,无信号肽,为非分泌蛋白。MYL2蛋白有16个位点可能会被磷酸化,在第78位氨基酸有1个N-糖基化位点。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MYL2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质(56.5%)、细胞骨架(21.7%)、线粒体(8.7%)、细胞核(8.7%)和液泡(4.3%)中。MYL2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β-转角和延伸链组成,占比分别为57.83%、29.52%、9.04%和3.61%。细胞试验结果显示,转染48 h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有荧光,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MYL 2基因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不同组织中MYL 2基因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心脏、背最长肌、肝脏、皮下脂肪、肺脏、脾脏和肾脏,且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除心脏外的其他组织(P<0.05)。【结论】本试验成功克隆陆川猪MYL 2基因CDS区,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和组织表达谱,并对其所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为探究MYL 2基因在肌肉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及陆川猪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川猪 MYL2基因 生物信息学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肥猪粪便菌群结构及其与生长速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姜长津 陈云 +5 位作者 潘鹏丞 陈宝剑 关志惠 卢慧林 谢炳坤 覃兆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24-931,共8页
【目的】研究育肥猪的生长速度与粪便微生物之间的作用关系,寻找与猪生长速度相关的微生物菌群。【方法】选取50头出生重相近的仔猪,在相同饲养环境中进行饲养管理,生病猪及时转出试验组,125日龄时按体重由高到低排序,把体重最高和最低... 【目的】研究育肥猪的生长速度与粪便微生物之间的作用关系,寻找与猪生长速度相关的微生物菌群。【方法】选取50头出生重相近的仔猪,在相同饲养环境中进行饲养管理,生病猪及时转出试验组,125日龄时按体重由高到低排序,把体重最高和最低的4头猪分别分为体重高(51.30 kg±2.57 kg,HW)、低(36.90 kg±2.50 kg,LW)组,通过16S rRNA测序,对125日龄生长育肥猪的粪便微生物区系多样性、群落组成及与生长速度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HW和LW组中能够明显区分菌群结构。粪便微生物结构组成分析表明,HW和LW组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螺旋体门,优势菌属为密螺旋体属、乳杆菌属、链球菌属和未被培养菌属Muribaculaceae菌。LW组中拟杆菌门丰度极显著高于HW组(P<0.01),纤维杆菌门丰度显著高于HW组(P<0.05),而髌骨细菌门丰度显著低于HW组(P<0.05)。对粪便微生物结构组成进行差异分析发现,HW组检测到16个特有菌门,LW组检测到1个特有菌门和24个特有菌属。将肠道菌群与生长速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共发现10个菌门,18个属与体重(BW)和平均日增重(ADG)呈正相关,7个菌门和12个属与BW和ADG呈负相关。【结论】相同日龄不同生长速度的猪粪便微生物的区系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差异菌群可能对猪的生长速度起到了一定的调控作用,本研究结果为研发益生菌和提高猪生长速度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微生物 生长速度 16S rR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致病机理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胡湘云 潘鹏丞 +3 位作者 吴倍仪 陈宝剑 覃兆鲜 谢炳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994-4003,共10页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是一种新发现的猪肠道冠状病毒,能引起猪腹泻、呕吐、脱水甚至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巨大威胁。深入开展PDCoV的研究对该病的防控有重要意义。PDCoV基因组编码的4种结构蛋白、15个非结构...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是一种新发现的猪肠道冠状病毒,能引起猪腹泻、呕吐、脱水甚至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巨大威胁。深入开展PDCoV的研究对该病的防控有重要意义。PDCoV基因组编码的4种结构蛋白、15个非结构蛋白和3个辅助蛋白在病毒复制、增殖及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DCoV致病机理复杂,笔者从其侵入宿主细胞以颉颃干扰素反应、诱导细胞凋亡、调控细胞自噬、抑制细胞焦亡途径来逃避宿主免疫应答,以及其他影响PDCoV复制的分子机制方面对其致病机理进行总结。PDCoV呈全球性流行趋势,常用S、M和N基因作为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靶标进行诊断。目前,尚未开发出针对PDCoV的安全有效的商品化疫苗和治疗方法,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在灭活病毒疫苗、减毒活疫苗、重组载体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和乳酸菌载体口服疫苗上取得一定进展,且广谱抗病毒药物、抗病毒分子蛋白和新型抗病毒技术在PDCoV抗病毒研究中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笔者总结PDCoV编码蛋白功能、致病机理、诊断方法及PDCoV的疫苗开发和抗病毒治疗,以期为后续科学研究和有效防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塔冠状病毒 致病机理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