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FeCrAl合金管材温轧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
1
作者
王玉容
潘钱付
+3 位作者
王馨敏
吴裕
姚力夫
张瑞谦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115,共6页
对FeCrAl挤压管坯进行两道次温轧及退火热处理,分析了温轧及退火过程的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成分的FeCrAl合金管材温轧过程中,富含Nb、Ta、Mo元素的大尺寸不规则第二相颗粒破裂断开形成微裂纹、孔洞等缺陷;温轧过程变...
对FeCrAl挤压管坯进行两道次温轧及退火热处理,分析了温轧及退火过程的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成分的FeCrAl合金管材温轧过程中,富含Nb、Ta、Mo元素的大尺寸不规则第二相颗粒破裂断开形成微裂纹、孔洞等缺陷;温轧过程变形不均匀,近外表变形程度高于近内表,由外至内硬化程度降低;经过退火后显微组织不均匀,由再结晶组织和变形组织组成,近外表再结晶程度高于近内表;一道次温轧管材850℃/1 h退火后完成大部分再结晶,抗拉强度为679 MPa,屈服强度为469 MPa,伸长率为27.75%,二道次温轧管材800℃/1 h退火后,由于退火温度不够,仅完成回复和局部再结晶,伸长率降低,抗拉强度为725 MPa,屈服强度为571 MPa,伸长率为1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Al合金管材
温轧
组织演变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工工艺对F/M钢包壳管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潘钱付
赵勇
+4 位作者
牛犇
卓洪
邱绍宇
吴裕
刘超红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5-50,54,共7页
对锻造态铁素体/马氏体(F/M)钢进行了两种不同挤压比的挤压-不同道次冷轧实验,研究不同工艺对F/M钢管材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热挤压、退火后,两条工艺路线制备的F/M钢管材均为马氏体组织,且细小的碳化物粒子在马氏体...
对锻造态铁素体/马氏体(F/M)钢进行了两种不同挤压比的挤压-不同道次冷轧实验,研究不同工艺对F/M钢管材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热挤压、退火后,两条工艺路线制备的F/M钢管材均为马氏体组织,且细小的碳化物粒子在马氏体基体上均匀分布。在多道次轧制、退火过程中,大变形量的管材发生完全再结晶,微观组织是铁素体晶粒;而小变形量的管材发生部分再结晶,微观组织由铁素体和板条马氏体构成;在相同道次冷轧和退火后,发生了完全再结晶的管材强度较低塑性高,只发生部分再结晶的管材表现出高强度和低塑性。经过相同的正火和回火后,两条工艺路线制备的成品管中马氏体板条宽度为200~300 nm,室温屈服强度为590~610MPa,550℃时屈服强度为330~35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马氏体钢
加工工艺
挤压-冷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固溶和稳定化处理后Zr-Mo微合金化310S不锈钢的显微组织和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桂良
武天洋
+4 位作者
李明浩
潘钱付
唐睿
陈国清
王清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6-32,40,共8页
制备了Zr-Mo微合金化310S不锈钢并进行了不同温度(1 050~1 150℃)固溶处理以及1 150℃固溶+不同温度(950~1 1050℃)稳定化处理,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为均匀的奥氏体...
制备了Zr-Mo微合金化310S不锈钢并进行了不同温度(1 050~1 150℃)固溶处理以及1 150℃固溶+不同温度(950~1 1050℃)稳定化处理,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为均匀的奥氏体等轴晶,且晶粒内有大量退火孪晶,晶界或晶内析出条状或球形颗粒状(Zr,Mo)C相和块状Zr(C,N)相;1 150℃固溶+不同温度稳定化处理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与固溶态的相似,但析出相数量增多,且在950℃稳定化处理后,晶界上析出了大量的链球状M23C6相;950~1 050℃的稳定化处理对试验钢的耐均匀腐蚀性能影响不大;随着稳定化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降低,耐晶间腐蚀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0S不锈钢
微合金化
固溶处理
稳定化处理
晶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i含量对9%Cr铁素体马氏体钢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周军
邱绍宇
+7 位作者
邱日盛
曾文
陈勇
肖军
王浩
潘钱付
杨灿湘
卓洪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0-528,共9页
铁素体马氏体(F/M)钢是铅冷快堆堆芯的主要候选材料之一,提高Si含量可提高其抗腐蚀性能,但影响其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为研发兼顾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高Si含量F/M钢,本文对Si含量(质量分数为0.34%、0.61%、0.80%、0.98%和1.20%)对9%C...
铁素体马氏体(F/M)钢是铅冷快堆堆芯的主要候选材料之一,提高Si含量可提高其抗腐蚀性能,但影响其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为研发兼顾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高Si含量F/M钢,本文对Si含量(质量分数为0.34%、0.61%、0.80%、0.98%和1.20%)对9%Cr F/M钢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室温下通过正火(1050℃,0.5 h,空冷)+回火(760℃,1.5 h,空冷)热处理制备的F/M钢均为全马氏体组织。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随Si含量的增加而增加。Si含量对钢的组织及冲击性能的影响可分为两个阶段,当F/M钢中Si含量为0.34%~0.80%时,其组织、冲击性能变化很小;Si含量为0.98%~1.20%时,F/M钢中的第二相尺寸、数量增加,沿马氏体板条界面析出少量的Laves相,F/M钢的冲击韧性降低。本研究9%Cr F/M钢中Si元素的最优添加量应低于0.8%,使钢在保持较高强度的同时兼具良好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Cr铁素体马氏体钢
SI含量
拉伸性能
冲击性能
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核电用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的性能与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5
作者
牛犇
王镇华
+3 位作者
潘钱付
刘超红
王清
董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9141-19151,共11页
近年来,随着核电系统的不断发展,作为第四代核反应堆体系主要堆型的铅冷快中子反应堆(LFR)因其良好的导热性和中子经济性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为了优化铅铋冷却剂中包壳材料的腐蚀和辐照性能,作为火力发电重要高温结构材料的9%~12%Cr...
近年来,随着核电系统的不断发展,作为第四代核反应堆体系主要堆型的铅冷快中子反应堆(LFR)因其良好的导热性和中子经济性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为了优化铅铋冷却剂中包壳材料的腐蚀和辐照性能,作为火力发电重要高温结构材料的9%~12%Cr铁素体/马氏体钢(F/M)因良好的抗腐蚀性和耐辐照肿胀性能而成为铅冷快中子反应堆的候选包壳材料。然而,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作为候选包壳材料,在服役过程中由于承受核燃料裂变带来的高温和辐照会加剧材料的腐蚀,同时辐照会进一步加剧材料的高温组织不稳定性,进而影响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对于以上问题,近年来研究者主要从成分和工艺的角度出发,在9%~12%Cr F/M钢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微量元素的添加以及改变热处理工艺,来设计满足服役要求的F/M钢合金体系,目前已经形成了Cr-Mo和Cr-W两种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元素的添加对F/M钢的高温组织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至关重要;热处理方式的改变可以实现强度与塑性的良好匹配。本文系统总结了F/M钢各方面性能的研究进展,包括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抗辐照性能以及组织稳定性;进而归纳出合金性能与其成分之间的演化规律;最后,利用基于固溶体溶质化学短程序特征的团簇式成分设计方法探索了现有F/M钢的合金成分演化规律,提出了改良低活化F/M钢的多元团簇式合金成分,并结合热力学计算,有望发展出高性能多元合金化的F/M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铁素体/马氏体钢
辐照性能
微观组织
成分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功能/结构一体化中子屏蔽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
15
6
作者
王玉容
赵勇
+3 位作者
蒋明忠
王录全
潘钱付
张宏智
《精密成形工程》
2019年第3期166-172,共7页
随着反应堆设计技术的发展,功能/结构一体化屏蔽材料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要求中子屏蔽材料不仅具备中子屏蔽功能,而且可以兼作结构材料。中子屏蔽材料采用一体化设计可大幅简化屏蔽结构,实现屏蔽结构的轻量化和小型化。简述了功能/结构一...
随着反应堆设计技术的发展,功能/结构一体化屏蔽材料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要求中子屏蔽材料不仅具备中子屏蔽功能,而且可以兼作结构材料。中子屏蔽材料采用一体化设计可大幅简化屏蔽结构,实现屏蔽结构的轻量化和小型化。简述了功能/结构一体化中子屏蔽材料的设计要求和常见的热中子吸收核素。重点阐述了硼钢和具备功能/结构一体化潜力的铝基碳化硼复合材料、含Gd不锈钢、B/Pb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指出了功能/结构一体化中子屏蔽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结构一体化
中子屏蔽材料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变形温度对FeCrAl合金棒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唐奇
潘钱付
+4 位作者
吴裕
赵勇
王玉容
张忠伦
郑继云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22,共5页
对FeCrAl合金棒材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变形加工,分析了不同热挤压温度和热轧温度对其微观组织、析出相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热挤压温度有利于合金中细小弥散第二相析出和再结晶进行;热轧温度升高会显著影响FeCrAl合金棒材...
对FeCrAl合金棒材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变形加工,分析了不同热挤压温度和热轧温度对其微观组织、析出相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热挤压温度有利于合金中细小弥散第二相析出和再结晶进行;热轧温度升高会显著影响FeCrAl合金棒材中第二相形貌和数量;随着合金挤压温度升高,在热轧过程中发生再结晶所需的温度降低;在相同热轧温度下,高热挤压温度棒材的力学性能比低热挤压温度棒材的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Al合金棒材
热变形温度
热挤压
热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FeCrAl合金管材温轧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
1
作者
王玉容
潘钱付
王馨敏
吴裕
姚力夫
张瑞谦
机构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反应堆燃料及材料重点实验室
出处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115,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B1901000)。
文摘
对FeCrAl挤压管坯进行两道次温轧及退火热处理,分析了温轧及退火过程的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成分的FeCrAl合金管材温轧过程中,富含Nb、Ta、Mo元素的大尺寸不规则第二相颗粒破裂断开形成微裂纹、孔洞等缺陷;温轧过程变形不均匀,近外表变形程度高于近内表,由外至内硬化程度降低;经过退火后显微组织不均匀,由再结晶组织和变形组织组成,近外表再结晶程度高于近内表;一道次温轧管材850℃/1 h退火后完成大部分再结晶,抗拉强度为679 MPa,屈服强度为469 MPa,伸长率为27.75%,二道次温轧管材800℃/1 h退火后,由于退火温度不够,仅完成回复和局部再结晶,伸长率降低,抗拉强度为725 MPa,屈服强度为571 MPa,伸长率为19.50%。
关键词
FeCrAl合金管材
温轧
组织演变
力学性能
Keywords
FeCrAl alloy pipes
warm rolling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mechanical property
分类号
TG335.7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工工艺对F/M钢包壳管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潘钱付
赵勇
牛犇
卓洪
邱绍宇
吴裕
刘超红
机构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反应堆燃料及材料重点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5-50,54,共7页
文摘
对锻造态铁素体/马氏体(F/M)钢进行了两种不同挤压比的挤压-不同道次冷轧实验,研究不同工艺对F/M钢管材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热挤压、退火后,两条工艺路线制备的F/M钢管材均为马氏体组织,且细小的碳化物粒子在马氏体基体上均匀分布。在多道次轧制、退火过程中,大变形量的管材发生完全再结晶,微观组织是铁素体晶粒;而小变形量的管材发生部分再结晶,微观组织由铁素体和板条马氏体构成;在相同道次冷轧和退火后,发生了完全再结晶的管材强度较低塑性高,只发生部分再结晶的管材表现出高强度和低塑性。经过相同的正火和回火后,两条工艺路线制备的成品管中马氏体板条宽度为200~300 nm,室温屈服强度为590~610MPa,550℃时屈服强度为330~350 MPa。
关键词
铁素体/马氏体钢
加工工艺
挤压-冷轧
Keywords
ferritic/martensitic ste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extrusion-cold rolling
分类号
TG376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TG335.1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溶和稳定化处理后Zr-Mo微合金化310S不锈钢的显微组织和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桂良
武天洋
李明浩
潘钱付
唐睿
陈国清
王清
机构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反应堆燃料及材料重点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6-32,40,共8页
基金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015DFR6037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DUT17GF209)
文摘
制备了Zr-Mo微合金化310S不锈钢并进行了不同温度(1 050~1 150℃)固溶处理以及1 150℃固溶+不同温度(950~1 1050℃)稳定化处理,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为均匀的奥氏体等轴晶,且晶粒内有大量退火孪晶,晶界或晶内析出条状或球形颗粒状(Zr,Mo)C相和块状Zr(C,N)相;1 150℃固溶+不同温度稳定化处理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与固溶态的相似,但析出相数量增多,且在950℃稳定化处理后,晶界上析出了大量的链球状M23C6相;950~1 050℃的稳定化处理对试验钢的耐均匀腐蚀性能影响不大;随着稳定化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降低,耐晶间腐蚀能力增强。
关键词
310S不锈钢
微合金化
固溶处理
稳定化处理
晶间腐蚀
Keywords
310S stainless steel
micro-alloying
solution treatment
stabilization treatment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分类号
TG142.7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i含量对9%Cr铁素体马氏体钢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周军
邱绍宇
邱日盛
曾文
陈勇
肖军
王浩
潘钱付
杨灿湘
卓洪
机构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燃料元件及材料研究所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0-528,共9页
基金
中核集团集中研发项目。
文摘
铁素体马氏体(F/M)钢是铅冷快堆堆芯的主要候选材料之一,提高Si含量可提高其抗腐蚀性能,但影响其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为研发兼顾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高Si含量F/M钢,本文对Si含量(质量分数为0.34%、0.61%、0.80%、0.98%和1.20%)对9%Cr F/M钢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室温下通过正火(1050℃,0.5 h,空冷)+回火(760℃,1.5 h,空冷)热处理制备的F/M钢均为全马氏体组织。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随Si含量的增加而增加。Si含量对钢的组织及冲击性能的影响可分为两个阶段,当F/M钢中Si含量为0.34%~0.80%时,其组织、冲击性能变化很小;Si含量为0.98%~1.20%时,F/M钢中的第二相尺寸、数量增加,沿马氏体板条界面析出少量的Laves相,F/M钢的冲击韧性降低。本研究9%Cr F/M钢中Si元素的最优添加量应低于0.8%,使钢在保持较高强度的同时兼具良好的韧性。
关键词
9%Cr铁素体马氏体钢
SI含量
拉伸性能
冲击性能
析出相
Keywords
9%Cr ferrite Martensitic steel
Si content
tensile property
impact property
precipitate
分类号
TL34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核电用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的性能与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5
作者
牛犇
王镇华
潘钱付
刘超红
王清
董闯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反应堆燃料及材料重点实验室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9141-1915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867201,9186010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B070240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DUT19LAB01)。
文摘
近年来,随着核电系统的不断发展,作为第四代核反应堆体系主要堆型的铅冷快中子反应堆(LFR)因其良好的导热性和中子经济性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为了优化铅铋冷却剂中包壳材料的腐蚀和辐照性能,作为火力发电重要高温结构材料的9%~12%Cr铁素体/马氏体钢(F/M)因良好的抗腐蚀性和耐辐照肿胀性能而成为铅冷快中子反应堆的候选包壳材料。然而,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作为候选包壳材料,在服役过程中由于承受核燃料裂变带来的高温和辐照会加剧材料的腐蚀,同时辐照会进一步加剧材料的高温组织不稳定性,进而影响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对于以上问题,近年来研究者主要从成分和工艺的角度出发,在9%~12%Cr F/M钢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微量元素的添加以及改变热处理工艺,来设计满足服役要求的F/M钢合金体系,目前已经形成了Cr-Mo和Cr-W两种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元素的添加对F/M钢的高温组织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至关重要;热处理方式的改变可以实现强度与塑性的良好匹配。本文系统总结了F/M钢各方面性能的研究进展,包括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抗辐照性能以及组织稳定性;进而归纳出合金性能与其成分之间的演化规律;最后,利用基于固溶体溶质化学短程序特征的团簇式成分设计方法探索了现有F/M钢的合金成分演化规律,提出了改良低活化F/M钢的多元团簇式合金成分,并结合热力学计算,有望发展出高性能多元合金化的F/M钢。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铁素体/马氏体钢
辐照性能
微观组织
成分设计
Keywords
metallic materials
ferritic/martensitic(F/M)steels
irradiation property
microstructure
composition design
分类号
TG14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功能/结构一体化中子屏蔽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
15
6
作者
王玉容
赵勇
蒋明忠
王录全
潘钱付
张宏智
机构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燃料元件及材料研究所
出处
《精密成形工程》
2019年第3期166-172,共7页
文摘
随着反应堆设计技术的发展,功能/结构一体化屏蔽材料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要求中子屏蔽材料不仅具备中子屏蔽功能,而且可以兼作结构材料。中子屏蔽材料采用一体化设计可大幅简化屏蔽结构,实现屏蔽结构的轻量化和小型化。简述了功能/结构一体化中子屏蔽材料的设计要求和常见的热中子吸收核素。重点阐述了硼钢和具备功能/结构一体化潜力的铝基碳化硼复合材料、含Gd不锈钢、B/Pb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指出了功能/结构一体化中子屏蔽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功能/结构一体化
中子屏蔽材料
研究现状
Keywords
function-structure integration
neutron shielding materials
research status
分类号
TG3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变形温度对FeCrAl合金棒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唐奇
潘钱付
吴裕
赵勇
王玉容
张忠伦
郑继云
机构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反应堆燃料及材料重点实验室
出处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22,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B1901000)。
文摘
对FeCrAl合金棒材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变形加工,分析了不同热挤压温度和热轧温度对其微观组织、析出相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热挤压温度有利于合金中细小弥散第二相析出和再结晶进行;热轧温度升高会显著影响FeCrAl合金棒材中第二相形貌和数量;随着合金挤压温度升高,在热轧过程中发生再结晶所需的温度降低;在相同热轧温度下,高热挤压温度棒材的力学性能比低热挤压温度棒材的更优。
关键词
FeCrAl合金棒材
热变形温度
热挤压
热轧
Keywords
FeCrAl alloy rod
thermal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hot extrusion
hot rolling
分类号
TG337.5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FeCrAl合金管材温轧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
王玉容
潘钱付
王馨敏
吴裕
姚力夫
张瑞谦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加工工艺对F/M钢包壳管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潘钱付
赵勇
牛犇
卓洪
邱绍宇
吴裕
刘超红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固溶和稳定化处理后Zr-Mo微合金化310S不锈钢的显微组织和耐腐蚀性能
刘桂良
武天洋
李明浩
潘钱付
唐睿
陈国清
王清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Si含量对9%Cr铁素体马氏体钢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周军
邱绍宇
邱日盛
曾文
陈勇
肖军
王浩
潘钱付
杨灿湘
卓洪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核电用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的性能与成分研究进展
牛犇
王镇华
潘钱付
刘超红
王清
董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功能/结构一体化中子屏蔽材料的研究现状
王玉容
赵勇
蒋明忠
王录全
潘钱付
张宏智
《精密成形工程》
201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热变形温度对FeCrAl合金棒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唐奇
潘钱付
吴裕
赵勇
王玉容
张忠伦
郑继云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