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石崇金谷园及其园林历史想象——人造自然的观念再造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潘逸炜
张春彦
-
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
出处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8,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中华语境‘建筑—人—环境’融贯机制的当代营建体系重构研究”(编号52038007)。
-
文摘
【目的】作为魏晋时期私家园林的代表,石崇金谷园在物质空间湮灭后仍持续出现在诗文和绘画中,以观念再造的形式呈现。金谷园形象的时代流变反映了自然观念的变迁,进而引发对园林史料认识和历史叙述构建的反思。【方法】通过梳理和区分西晋时期一手文献和后代文献,考察其中对金谷园特征的描述,阐述对金谷园认识和评价所具有的集体特征,结合自唐至清的金谷园绘画,进一步佐证对园林认知观念的变迁。【结果】发现自西晋到明清时期,文人对金谷园的描述逐渐从全景式的描写转向对楼阁建筑的关注,进而聚焦到陈设物,山石植物退为配景。这一过程中,金谷园从自然进入观念,逐渐成为文学意象和文化共识。【结论】提出金谷园的形象通过文人诗、文、画的不断重现和更新,由此指向对时间理解的再思考。文学和绘画作品是作者在其当下对过去的感知和重构,其中金谷园在诗文绘画中的不断重现保证了园林意象的绵延,对其时代性的解释更新赓续了园林的生命力。
-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魏晋园林
历史想象
自然观
时间性
金谷园
-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arden of Wei and Jin dynasties
historical imagination
nature philosophy
temporality
Jingu Garden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论日本枯山水庭园的《维摩诘经》经义象征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潘逸炜
王计平
-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
出处
《南方建筑》
2019年第6期112-115,共4页
-
文摘
枯山水庭园是日本园林的独特形式,为了探索日本枯山水庭园的营造动机和思想渊源,结合文献和实例,通过分析枯山水庭园的营造背景、所在寺院的宗派特色及其在寺院中的位置,指出其与日本禅宗的联系;进而对其出现的佛教思想和禅宗典籍的研究,推断《维摩诘经》经义对枯山水景观的营造有重要影响。对照经本的经义及注疏,发现枯山水庭园所表现的大千世界、般若正见、宴坐修行等象征特点皆在《维摩诘经》中能够得到印证,因此《维摩诘经》经义是枯山水的重要意向来源。
-
关键词
日本园林
枯山水
维摩诘经
日本佛教
禅宗
-
Keywords
Japanese garden
Karesansui
Vimalakirti Sutra
Japanese Buddhism
the Chan sect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