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酰胺(PAM)改良黄泛区粉土堤防水理特性试验
1
作者 马少春 刘宴利 +2 位作者 鲍鹏 潘艳辉 郭成超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3,共6页
为解决堤防粉土难压实、黏结性差、遇水易浸透、流失等问题,利用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对粉土进行改良,研究了PAM改良土的水理特性,分析了PAM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AM对土体进气值和残余含水率影响较大,但对土体... 为解决堤防粉土难压实、黏结性差、遇水易浸透、流失等问题,利用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对粉土进行改良,研究了PAM改良土的水理特性,分析了PAM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AM对土体进气值和残余含水率影响较大,但对土体脱湿速率影响较小。在相同基质吸力下,改良土的体积含水率和残余含水率随PAM掺量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表明其持水性增强。对改良土的水稳性进一步分析发现,短时间和长时间改良土的崩解率均随PAM掺量增加而减小,表明PAM对粉土的耐崩解性有较好的提升效果。当掺量为1.0%~1.2%时,改良土样基本未发生崩解,水稳性相对较强。研究成果对预防粉土病害,堤防安全,附近或上部历史建筑的结构安全、保护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土 PAM 堤防 水理特性 崩解试验 体积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计在PHC管桩中的试验方案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潘艳辉 石明生 +1 位作者 葛明明 李竞克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7年第11期57-59,共3页
为了较为准确的模拟计算出静压桩时桩身的受力分布情况以及桩与周围土体的摩擦力,提出了在PHC管桩内预埋钢筋计来测量桩身轴力分布,进而推算桩与周围土摩擦力的试验方案,较为详细的描述了试验用管桩的加工及现场试验过程,并结合现场试... 为了较为准确的模拟计算出静压桩时桩身的受力分布情况以及桩与周围土体的摩擦力,提出了在PHC管桩内预埋钢筋计来测量桩身轴力分布,进而推算桩与周围土摩擦力的试验方案,较为详细的描述了试验用管桩的加工及现场试验过程,并结合现场试验的结果,提出了几点合理化建议,可供类似试验时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桩 PHC管桩 钢筋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聚物锚固体与粉土间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石明生 夏威夷 +2 位作者 王复明 刘恒 潘艳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4-730,共7页
以竖向高聚物注浆锚杆为对象,对高聚物锚固体与粉土间的黏结性能进行了大量试验,详细研究了锚固体直径、密度、长度对黏结强度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锚固体长度下黏结应力的分布情况,及其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钻... 以竖向高聚物注浆锚杆为对象,对高聚物锚固体与粉土间的黏结性能进行了大量试验,详细研究了锚固体直径、密度、长度对黏结强度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锚固体长度下黏结应力的分布情况,及其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钻孔孔径、锚固体密度、锚固体长度对黏结强度均有重要影响:黏结强度随锚固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小密度情况下增幅更为明显;黏结强度随锚固体长度的减小而增大,短锚固长度(2.5~4 m)下土体的抗剪强度几乎能完全发挥,长锚固体(5 m)时仍具有较长的有效黏结长度;黏结强度基本随孔径的增加而减小。高聚物锚杆有较显著的黏结应力集中分布现象,主要黏结区域随着荷载增大逐渐向底部转移和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 锚固体 密度 孔径 长度 粉土 黏结强度 黏结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网在基坑支护中的施工设计及应用
4
作者 冯雷 潘艳辉 倪伟伟 《矿产勘查》 2009年第5期41-43,共3页
结合郑州某住宅楼工程,阐述了钢板网在土钉墙支护结构中的应用。土钉墙施工过程中,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采用了钢板网代替钢筋网。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关键词 基坑支护 土钉墙 钢板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振动复合式高聚物柔性防渗墙施工工艺与装备 被引量:6
5
作者 赵鹏 薛冰寒 +1 位作者 潘艳辉 王颖丽 《水力发电》 CAS 2023年第1期53-57,共5页
静压式高聚物防渗墙技术具有对堤坝扰动小、施工便捷、无污染等优点,已被应用于实际堤坝除险加固工程中。但静压式高聚物防渗墙技术存在入岩难、施工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对其施工工艺和设备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静力-振动复合... 静压式高聚物防渗墙技术具有对堤坝扰动小、施工便捷、无污染等优点,已被应用于实际堤坝除险加固工程中。但静压式高聚物防渗墙技术存在入岩难、施工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对其施工工艺和设备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静力-振动复合式高聚物防渗墙施工工艺。通过改进动力装置实现了静力-振动复合成槽,基于水平传感器实时监测机身水平姿态,控制支腿油缸升降,保证了搭载平台水平;研发了三维交互仿真系统,实现了施工过程可视化;最后通过高密度电法检验了所提出工艺和装备成墙的完整性。结果表明,静力-振动复合式高聚物防渗墙施工工艺与装备解决了传统工艺入岩难题,提高了施工智能化,成墙连续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防渗墙 堤坝 静力-振动复合 施工工艺 除险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反应类高聚物注浆治理板桥水库廊道渗漏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潘艳辉 王复明 +4 位作者 臧全胜 陈爽 王奕丹 陈莹莹 陈洪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0-134,共5页
廊道在大坝建设、维护和运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廊道渗漏问题日益引发关注,其对大坝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任其发展可能危及大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了探明渗漏灾变机理并提出有效处治策略,以板桥水库为例,综合分析了前期监测、声呐微流场... 廊道在大坝建设、维护和运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廊道渗漏问题日益引发关注,其对大坝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任其发展可能危及大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了探明渗漏灾变机理并提出有效处治策略,以板桥水库为例,综合分析了前期监测、声呐微流场检测等成果和现场裂缝调查情况。结果表明,位于溢流坝段的廊道渗漏病害主要包括复建期施工质量缺陷、堵漏灌浆补强不充分、温度应力引起的结构体开裂以及长期渗水导致的混凝土劣化。基于此,通过技术方案比选,最终选取非水反应类高聚物注浆技术对廊道渗漏病害进行处治,取得了显著的处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廊道渗漏 劣化 高聚物注浆 板桥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管施工对新型复合装配式支护工作井的力学响应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夏洋洋 方宏远 +3 位作者 张超 潘艳辉 翟文博 石明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799-2808,共10页
由于传统的支护结构在顶管施工中会出现难以预留顶管施工孔洞、沉井倾斜及支护结构承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顶管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顶管工作井的新型型钢-高聚物复合装配式支护结构。通过实际工程现... 由于传统的支护结构在顶管施工中会出现难以预留顶管施工孔洞、沉井倾斜及支护结构承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顶管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顶管工作井的新型型钢-高聚物复合装配式支护结构。通过实际工程现场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顶管施工过程中工作井周围的土体沉降变形和支护结构的力学响应进行了分析,并验证了新型支护结构用于顶管施工的可靠性,最后通过正交模拟试验得到了影响工作井支护结构力学性能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支护桩桩间距是影响新型支护结构力学性能的主控因素,且在短距离顶管过程中,工作井周围土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沉降,且顶进方向地表沉降最大,侧墙方向地表沉降最小,且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范围约为顶进距离的2.7倍。并且,支护桩的应力随管-土界面摩阻力的增大而增大,入洞口位置支护桩的应力最大。在长距离顶管施工中,顶管前期,顶进面应力较大,随着顶进距离的增大,侧墙和后背墙应力增大,高于顶进面。该研究成果可为顶管工作井新型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有利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工作井 装配式结构 型钢-高聚物 现场试验 有限元模拟 力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潘艳辉 徐泽绵 《交通科技》 2006年第6期104-106,共3页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加速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配套工程,是构建和谐城乡的重要基础设施。通过分析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与普通城市公交和公路客运规划中的异同,论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的几个关键问题以及实施公交一体化的效...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加速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配套工程,是构建和谐城乡的重要基础设施。通过分析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与普通城市公交和公路客运规划中的异同,论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的几个关键问题以及实施公交一体化的效益,并对公交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的体制问题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公交 一体化 规划 线网场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全域作战智能博弈优化一体化决策问题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智 吕铁鑫 潘艳辉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近些年来,美军大力推进发展联合全域作战(joint all-domain operation,JADO)和联合全域指挥控制(joint all-domain command and control,JADC2),以此实现所有作战域下所有作战力量的完全融合,在此过程中智能决策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近些年来,美军大力推进发展联合全域作战(joint all-domain operation,JADO)和联合全域指挥控制(joint all-domain command and control,JADC2),以此实现所有作战域下所有作战力量的完全融合,在此过程中智能决策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针对联合全域指挥控制下的智能决策问题,梳理联合全域作战、联合全域指挥控制的发展历程,分析解构出实施智能化指挥决策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博弈论、多目标优化相结合的指挥辅助决策方法,即智能-博弈-优化一体化指挥决策方法,并给出了此方法的理论框架和功能设计,为实现联合全域作战智能化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全域作战 JADO 联合全域指挥控制 JADC2 指挥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