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9
1
作者 潘红卫 崔雨虹 傅婷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5期889-891,共3页
分析了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研究平台建设、招生和导师队伍建设、课程安排、科研指导以及质量考核与评价几个方面探讨了培养模式的可能改进途径和方式,并结合暨南大学的实际经验作了介绍。
关键词 临床医学 科学学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类攻能性反应Holling-Tanner干扰系统的正周期解的存在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潘红卫 《数学理论与应用》 2006年第2期27-31,共5页
利用重合度连续定理,研究Ⅱ类攻能性反应Ho lling-T anner干扰系统正周期解的存在性,得到了该系统正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
关键词 Holling—Tanner系统 正周期解 重合度 干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通气性与加氧灌溉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3
作者 雷宏军 胡世国 +3 位作者 潘红卫 臧明 刘鑫 李轲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7-308,共12页
水、肥、气、热是保障土壤肥力的四大要素,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忽视了气这一重要因素。土壤通气性不足,四个因素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土壤理化性质变差,对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引起减产。良好的土壤通气性是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保证。... 水、肥、气、热是保障土壤肥力的四大要素,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忽视了气这一重要因素。土壤通气性不足,四个因素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土壤理化性质变差,对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引起减产。良好的土壤通气性是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保证。加氧灌溉通过采用合理的方法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协调土壤四大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土壤肥力,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研究表明,加氧灌溉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本文从根区低氧胁迫的影响分析入手,评述了土壤通气性的量化指标、测算方法和控制标准,综述了加氧灌溉技术及其应用,总结了加氧灌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加氧灌溉对土壤通气性的改善作用,提出了加氧灌溉与土壤通气性研究展望,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胁迫 加氧灌溉 溶解氧 土壤通气性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曝气地下滴灌的温室番茄生长与品质 被引量:28
4
作者 雷宏军 臧明 +3 位作者 张振华 刘鑫 徐建新 潘红卫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3-259,共7页
循环曝气滴灌可以大幅度提高灌溉水掺气比例,有效改善普通地下滴灌引起的黏质型土壤根区间歇性缺氧环境,提高作物生产力.以河南省中牟县黄河淤积黄黏土为供试土壤,以温室番茄为供试对象,研究循环曝气地下滴灌对番茄生理及品质的影响.结... 循环曝气滴灌可以大幅度提高灌溉水掺气比例,有效改善普通地下滴灌引起的黏质型土壤根区间歇性缺氧环境,提高作物生产力.以河南省中牟县黄河淤积黄黏土为供试土壤,以温室番茄为供试对象,研究循环曝气地下滴灌对番茄生理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地下滴灌(对照处理)相比,相同灌溉定额条件下曝气处理番茄果实前5次产量提高了29.15%;番茄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0.72%.曝气处理气孔导度提高了30.51%,植物的生长活力得到增强.番茄果实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13.2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8.62%,糖酸比提高了22.05%,而总酸含量和硬度分别下降了15.50%和11.19%.曝气处理最大根长增加了16.75%,根冠质量之比提高了25.81%.综合分析表明,曝气滴灌可显著促进黄黏土中番茄的生长,促进番茄果实成熟,有效提高作物产量,改善番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番茄 曝气地下滴灌 生理指标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3种典型土壤曝气滴灌草莓生长与品质 被引量:12
5
作者 雷宏军 冯凯 +2 位作者 张振华 潘红卫 臧明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8-164,共7页
以草莓(红袖添香)为供试作物,研究了循环曝气滴灌下河南3种不同土壤盆栽种植草莓生长、生理指标、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郑州黄黏土(YC)、南阳黏壤土(CL)和驻马店重壤土(HL)3种土壤曝气处理草莓的生长的品质指标较未曝气对照处理均有显... 以草莓(红袖添香)为供试作物,研究了循环曝气滴灌下河南3种不同土壤盆栽种植草莓生长、生理指标、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郑州黄黏土(YC)、南阳黏壤土(CL)和驻马店重壤土(HL)3种土壤曝气处理草莓的生长的品质指标较未曝气对照处理均有显著提升,其中,株高分别增加了25.3%,21.5%和18.2%;净光合速率分别增加了18.6%,13.4%和15.7%,蒸腾速率分别增加了26.4%,5.6%和10.9%;VC含量分别增加了12.6%,3.4%和14.4%;糖酸比分别增加了47.1%,7.7%和25.1%;根长、根冠比和根系活力显著提高,其中,郑州黄黏土分别提高了48.0%,24.1%和40.2%,南阳黏壤土分别提高了17.8%,28.0%和20.0%,驻马店重壤土分别提高了27.7%,20.8%和40.1%.与对照相比,上述指标差异均在0.05水平下具有统计学意义.循环曝气滴灌对河南3种典型土壤草莓均具有显著改善效果,其中郑州黄黏土改善作用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曝气滴灌 净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蒸腾速率 品质 根系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大布苏地区青三段特殊沉积现象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江涛 曹来圣 +2 位作者 潘红卫 徐颖新 于京波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50,共4页
松辽盆地南部大布苏地区青山口组中部发育的多套厚砂层组见良好油气显示,具有良好成藏潜力。该砂层组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强振幅反射,强振幅反射在平面上呈两组方向的条带状分布。根据三维地震资料和重要探井资料,通过合成记录标定、连... 松辽盆地南部大布苏地区青山口组中部发育的多套厚砂层组见良好油气显示,具有良好成藏潜力。该砂层组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强振幅反射,强振幅反射在平面上呈两组方向的条带状分布。根据三维地震资料和重要探井资料,通过合成记录标定、连井三维地震资料层位对比,确定了该砂层组归属于青三段的下部;再根据二维与三维地震剖面对比、两步法F-K滤波处理、相干体检测、制作沿层切片、与相邻工区对比等,排除了采集脚印的可能。沉积微相研究结果表明,该套砂体发育于建设型辫状三角洲前缘,由于特定的地质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长距离顺直河道沉积现象。该砂层组上覆泥岩较厚,主要为构造控油,相带变化也决定了油气的富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 地震脚印 相干体 波形聚类 沉积微相 成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T管理的县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芳 徐建新 +3 位作者 魏义长 袁彩凤 雷宏军 潘红卫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7-110,共4页
根据ET管理理念对水资源供耗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整理,运用SWAT模型模拟ET,并以新乡县为例进行县域水资源供耗平衡分析和优化配置。结果表明,运用SWAT模拟所得到的ET比遥感ET能够更合理的反映实际耗水量,SWAT模拟ET的Nash-Sutcliffe效率系... 根据ET管理理念对水资源供耗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整理,运用SWAT模型模拟ET,并以新乡县为例进行县域水资源供耗平衡分析和优化配置。结果表明,运用SWAT模拟所得到的ET比遥感ET能够更合理的反映实际耗水量,SWAT模拟ET的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ENS)达0.75;根据SWAT模拟规划水平年(2010、2015、2020年)的可消耗ET,在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态等目标中进行平衡后,再对新乡县水资源进行最优配置,可使新乡县2020年的水资源供耗达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供耗平衡 评价指标体系 ET SW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水理论与Fuzzy-AHP方法的区域水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雷宏军 潘红卫 +2 位作者 刘鑫 韩宇平 徐建新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3-127,共5页
从社会经济安全、粮食安全、水资源与生态安全3个方面构建了由13个指标组成的区域水安全的指标体系,结合虚拟水理论对部分指标进行量化,采用Fuzzy-AHP方法,以郑州市为例,对其1998-2005年及2015和2020年在丰、平、枯3个水文年下的水安全... 从社会经济安全、粮食安全、水资源与生态安全3个方面构建了由13个指标组成的区域水安全的指标体系,结合虚拟水理论对部分指标进行量化,采用Fuzzy-AHP方法,以郑州市为例,对其1998-2005年及2015和2020年在丰、平、枯3个水文年下的水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人均水足迹、人均水资源量、粮食安全指数、依赖指数、粮食自给度、水资源压力指数6个指标权重之和占总权重的79%,该6个方面决定着区域水安全状况;郑州市的综合评价结果为区域综合安全状况、社会经济安全层、粮食安全层为安全,资源生态安全层为较安全,表明郑州市经济社会和粮食安全是以牺牲区域资源和生态安全为代价的,所以郑州市区域水安全状况是一种结构不合理的安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水安全 指标体系 FUZZY-AHP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角膜基质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被引量:4
9
作者 徐锦堂 陈建苏 +2 位作者 吴静 罗小玲 潘红卫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01-604,共4页
在角膜3层(上皮层+Bowman’s膜、基质层、内皮层+Descemet’s膜)膜中,按等量计算,基质层的免疫原性是最低的。应用脱细胞的异种角膜基质移植后,神经和基质细胞可以再生,术后未见排斥反应,植片获得透明。因此,异种角膜基质有望成为板层... 在角膜3层(上皮层+Bowman’s膜、基质层、内皮层+Descemet’s膜)膜中,按等量计算,基质层的免疫原性是最低的。应用脱细胞的异种角膜基质移植后,神经和基质细胞可以再生,术后未见排斥反应,植片获得透明。因此,异种角膜基质有望成为板层角膜移植的供体和组织工程角膜的载体。现就异种角膜基质的研究现状及问题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角膜基质 脱细胞基质 角膜移植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相对湿润指数的遵义市农业干旱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乔姗姗 潘红卫 +2 位作者 雷宏军 徐建新 商崇菊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9-114,共6页
为了给区域农业干旱评估、风险管理及应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遵义地区及其周边国家级气象站点1953—2012年资料,考虑作物实际蒸散量及贵州喀斯特地貌对降水的有效利用能力,利用累积相对湿润指数对贵州省遵义地区农业干旱情况进行了... 为了给区域农业干旱评估、风险管理及应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遵义地区及其周边国家级气象站点1953—2012年资料,考虑作物实际蒸散量及贵州喀斯特地貌对降水的有效利用能力,利用累积相对湿润指数对贵州省遵义地区农业干旱情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遵义市县域净灌溉需水量年均值在160~353 mm之间,遵义各县域累积相对湿润指数Ma的年际变化范围为-0.44~0.68,年均在-0.24~0.23之间,1953—2012年累积相对湿润指数呈现略下降趋势。8—10月是抗旱管理的关键月份。遵义市累积相对湿润指数Ma在空间上呈现从北到南逐渐减小的分布特征,中部的桐梓县,南部的遵义县、湄潭县、余庆县是抗旱管理的重点县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遵义市 累积相对湿润指数 农业干旱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宇平 雷宏军 +1 位作者 潘红卫 王富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423-4426,共4页
综合考虑研究区的气象及灌溉特点,将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作物需水量计算公式应用到作物虚拟水含量计算中,考虑到研究区灌溉农业与雨养农业的特点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差异,区分灌区与非灌区、井灌与渠灌,制定了相应的灌溉制度,并计算了区... 综合考虑研究区的气象及灌溉特点,将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作物需水量计算公式应用到作物虚拟水含量计算中,考虑到研究区灌溉农业与雨养农业的特点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差异,区分灌区与非灌区、井灌与渠灌,制定了相应的灌溉制度,并计算了区域农作物广义耗水量。给出了修正的农业虚拟水含量计算方法,并以郑州市为例验证了虚拟水含量的时空差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充分灌溉 双作物系数法 无效水面蒸发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胜利渠灌区地下水氮含量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韩宇平 柴奕 +2 位作者 刘中培 潘红卫 袁皖华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期25-30,96,共7页
通过对人民胜利渠灌区地下水"三氮"(NH_4^+-N、NO_3^--N、NO_2^--N)的动态监测,利用ArcGIS技术分析"三氮"的空间分布规律,结合人类活动、水文地质和水化学等因素,揭示灌区地下水中氮的赋存特征及动态变化驱动因子... 通过对人民胜利渠灌区地下水"三氮"(NH_4^+-N、NO_3^--N、NO_2^--N)的动态监测,利用ArcGIS技术分析"三氮"的空间分布规律,结合人类活动、水文地质和水化学等因素,揭示灌区地下水中氮的赋存特征及动态变化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三氮"质量浓度以NO_3^--N为最高,其次为NH_4^+-N和NO_2^--N;因受季节变化影响,地下水"三氮"质量浓度的整体水平在丰水期高于枯水期;"三氮"空间变幅较大,高质量浓度的NH_4^+-N和NO_3^--N分别集中在灌区西部及中部,高质量浓度的NO_2^--N主要集中在灌区东西两侧;丰水期氮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较为离散,其中丰水期NH_4^+-N变异系数高达260%,枯水期NH_4^+-N、NO_2^--N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而4月份之后,NO_3^--N的变化趋势与NH_4^+-N的相反;驱动因子分析表明,化学肥料的过量使用是导致地下水"三氮"质量浓度偏高的主要因素,此外,降水入渗、包气带厚度、pH值、Fe^(3+)离子浓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地下水"三氮"的转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胜利渠灌区 变异系数 “三氮” 时空分布特征 水质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氦-氖激光对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存宁 吴静 +3 位作者 徐锦堂 陈建苏 潘红卫 赵松滨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低强度氦氖激光照射对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经低强度激光照射后,MTT比色法检测其增生活性;通过生物显微镜、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照射前后形态学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低强度氦氖激光照射对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经低强度激光照射后,MTT比色法检测其增生活性;通过生物显微镜、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照射前后形态学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照射前后细胞周期的变化等。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经低强度激光照射后,其增生活性提高,本实验中最适照射强度和时间分别是5mW·cm-2、600s;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激光照射组的细胞增生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低强度激光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角膜内皮细胞的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激光 角膜内皮细胞 细胞增生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旱灾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雷宏军 程运平 +2 位作者 潘红卫 刘鑫 徐建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9-172,177,共5页
农业旱灾风险评估对提高旱灾防护有重要作用。基于信息扩散理论和ArcGIS技术,建立农业旱灾风险评估模型。以河南省为例,结合1990-2007年的统计资料,对其农业旱灾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成灾率下旱灾风险空间分布存在差异,... 农业旱灾风险评估对提高旱灾防护有重要作用。基于信息扩散理论和ArcGIS技术,建立农业旱灾风险评估模型。以河南省为例,结合1990-2007年的统计资料,对其农业旱灾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成灾率下旱灾风险空间分布存在差异,风险较高区主要分布在豫西、豫西南和豫中,豫南地区风险偏低;2从5%、10%、15%增长到20%的成灾率条件下,风险概率水平呈下降趋势;在5%~10%的成灾率下,旱灾的发生基本保持在1.33~2.75年一遇;在15%~20%的成灾率下,风险等级下降明显;3成灾率在10%以下时研究区多处于高、中高风险区,表明河南省农业旱灾风险一旦发生就会带来严重后果。该研究对河南省加强区域防灾减灾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旱灾 信息扩散 ARCGIS 风险评估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贵州省农业旱灾风险评估 被引量:3
15
作者 雷宏军 程运平 +2 位作者 艾鹏睿 潘红卫 徐建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6-148,共3页
农业旱灾风险评估对农业旱灾防护有重要作用。以贵州省1951—2010年统计资料为基础,基于信息扩散理论,对贵州省农业旱灾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随着贵州省各地市旱灾成灾损失标准的提高,成灾风险概率值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成灾面积指数... 农业旱灾风险评估对农业旱灾防护有重要作用。以贵州省1951—2010年统计资料为基础,基于信息扩散理论,对贵州省农业旱灾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随着贵州省各地市旱灾成灾损失标准的提高,成灾风险概率值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成灾面积指数为5%~10%时,研究区发生旱灾的频率基本为1.0~2.0 a一遇;成灾面积指数为15%~20%时,风险概率下降较为明显,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旱灾发生频率总体为西高东低,东北、东南偏高;成灾面积指数为10%以下时全省多为高风险区,旱灾发生的频率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 信息扩散 风险评估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水理论的郑州市农业水安全评价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雷宏军 潘红卫 +1 位作者 韩宇平 王富强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28,32,共5页
农业水安全是我国水安全与粮食安全的基础和前提。以虚拟水理论为依托,从区域水安全、经济安全、粮食安全角度出发,构建了由自然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生活3个方面构成的区域农业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农业水分满足指数、水分生产效率... 农业水安全是我国水安全与粮食安全的基础和前提。以虚拟水理论为依托,从区域水安全、经济安全、粮食安全角度出发,构建了由自然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生活3个方面构成的区域农业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农业水分满足指数、水分生产效率、农业耗水比例、灌区地下水位下降幅度、粮食安全指数、粮食自给度等6项指标。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郑州市为例,对其未来年农业水安全状况进行评价,指出郑州市农业水安全状况、变化趋势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评价结果对影响因子进行排序,提出了提高区域农业水安全的组合方案,在情景分析的基础上优选出未来时期内提高郑州市农业水安全水平的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理论 农业水安全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在角膜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锦堂 吴静 +1 位作者 潘红卫 胡琦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1-304,共4页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是一个多功能的生长因子,对角膜上皮、内皮和基质细胞均有影响。TGF-β与免疫抑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在培养液内添加TGF-β1时,可使CD69+CD25+和CD25+CD4+、CD25+CD8+、CD71+CD4+...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是一个多功能的生长因子,对角膜上皮、内皮和基质细胞均有影响。TGF-β与免疫抑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在培养液内添加TGF-β1时,可使CD69+CD25+和CD25+CD4+、CD25+CD8+、CD71+CD4+、CD71+CD8+的表达受到抑制。有实验证明:局部应用TGF-β1对大鼠的移植排斥反应具有抑制作用,TGF-β1治疗组移植片比对照组透明时间长。用猪角膜作载体,体外构建TGF-β1转基因后板层角膜植片移植给兔,结果表明:角膜内皮细胞内高表达TGF-β1,可抑制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延长移植片的成活时间。初步应用TGF-β1滴眼液治疗角膜与免疫相关疾病结果证实,TGF-β1能够提高这些眼病的治愈率,缩短其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角膜 移植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耗平衡的区域水资源规划实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雷宏军 潘红卫 +2 位作者 徐建新 杨宝中 魏义长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4期70-74,共5页
供耗平衡分析是当前流域水资源规划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是以ET控制为基础,以区域真实节水为手段,以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的。本研究基于供耗平衡分析原理,以SWAT模型为平台构建了分布式水文模型,结合基线调查,对新乡... 供耗平衡分析是当前流域水资源规划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是以ET控制为基础,以区域真实节水为手段,以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的。本研究基于供耗平衡分析原理,以SWAT模型为平台构建了分布式水文模型,结合基线调查,对新乡县水资源利用进行规划。通过耗水平衡分析,确定了近、中、中长期规划下的区域耗水目标;在方案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规划年的最优方案集。优选方案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目标ET的完成情况为91%、86%、95%;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地下水超采控制目标完成情况为43%、67%、95%;2020年基本实现了供耗平衡。结果表明:2020年新乡县地下水环境可得到明显改善,在合理的规划下其水资源可实现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规划 供耗平衡分析 目标ET SWA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梁素海湖泊水质演变特征及富营养化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雷宏军 王刚 +2 位作者 温随群 张列宇 潘红卫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30-133,共4页
利用乌梁素海近6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乌梁素海水体的主要营养盐在不同湖区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出湖河口营养盐含量较低,各湖区营养盐含量较高;受河套灌区灌溉退水水量及水质条件的影响,湖区内氨氮,TN,TP等营养盐浓度丰水期>... 利用乌梁素海近6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乌梁素海水体的主要营养盐在不同湖区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出湖河口营养盐含量较低,各湖区营养盐含量较高;受河套灌区灌溉退水水量及水质条件的影响,湖区内氨氮,TN,TP等营养盐浓度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年际之间,湖泊氨氮,TN,TP水质呈现波动变化趋势,COD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其浓度一直高于Ⅳ类水质标准.最后,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2011年湖泊营养化水平进行了评价,乌梁素海处于中度富营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 水质 演变特征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宇平 潘红卫 +1 位作者 雷宏军 王富强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8-31,共4页
分析了农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对作物耗水特性及虚拟水生产总量的构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水量平衡法及非充分灌溉下的虚拟水生产总量计算方法.研究表明:采用各种方法对农产品虚拟水生产总量和对虚拟水... 分析了农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对作物耗水特性及虚拟水生产总量的构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水量平衡法及非充分灌溉下的虚拟水生产总量计算方法.研究表明:采用各种方法对农产品虚拟水生产总量和对虚拟水含量的计算存在一定的误差,但相差不大,其中采用区分灌溉类型的双作物系数法计算结果最为精确;与国外学者对中国地区的研究成果相比,该次计算二者相差较大,约为30%,表明这些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区域虚拟水量化计算,同时也表明农产品虚拟水含量具有时空变异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虚拟水含量 方法改进 水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