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土壤条件对蓝莓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秦洪波 郭伦发 +2 位作者 张怡彬 潘燕林 王新桂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18-121,共4页
以3年生南高丛蓝莓品种绿宝石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设置了土壤pH、有机肥施用量和珍珠岩施用量3个因素,探究不同土壤条件对蓝莓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条件对蓝莓果实品质和产量存在显著影响。其中,在土壤pH 4.2、... 以3年生南高丛蓝莓品种绿宝石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设置了土壤pH、有机肥施用量和珍珠岩施用量3个因素,探究不同土壤条件对蓝莓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条件对蓝莓果实品质和产量存在显著影响。其中,在土壤pH 4.2、园土∶有机肥∶珍珠岩=33.6∶4∶1(质量比)条件下,平均单株结果数达127.00个,平均单果重为2.31 g,平均果实横径为1.69 cm,平均单株产量为293.03 g,结果数量和单株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土壤pH 5.8、园土∶有机肥∶珍珠岩=31.7∶6∶1(质量比)条件下蓝莓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在土壤pH为5.0、园土∶有机肥∶珍珠岩=63.3∶12∶1(质量比)条件下蓝莓果实花青素含量最高;空白对照的各项指标均处于最低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土壤条件 果实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条件对蓝莓光合作用和叶片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怡彬 秦洪波 +3 位作者 郭伦发 潘燕林 王新桂 江新能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49,共7页
以盆栽南高丛蓝莓品种“绿宝石”为研究材料,设置土壤pH值、有机肥(多酶菌剂有机肥,有机质大于80%,复合菌大于10亿/g)施用量和珍珠岩施用量不同组合的土壤条件,对不同土壤条件及不同生长时期蓝莓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 以盆栽南高丛蓝莓品种“绿宝石”为研究材料,设置土壤pH值、有机肥(多酶菌剂有机肥,有机质大于80%,复合菌大于10亿/g)施用量和珍珠岩施用量不同组合的土壤条件,对不同土壤条件及不同生长时期蓝莓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以及叶片氮、磷、钾含量进行比较,探究土壤条件对蓝莓健康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pH值、有机肥施用量和珍珠岩施用量不同组合土壤条件对蓝莓叶片光合参数和叶片氮、磷、钾含量具有显著影响。萌芽期,最佳处理土壤条件为土壤pH值4.2、园土∶有机肥∶珍珠岩=33.6∶4∶1(质量比),叶片净光合速率达到11.23μmol CO_(2)·m^(-2)·s^(-1)。生长旺期,最佳土壤条件为土壤pH值5.8、园土∶有机肥∶珍珠岩=23.7∶1.3∶1(质量比),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达到10.11μmol CO_(2)·m^(-2)·s^(-1)。挂果期,最佳处理土壤条件为土壤pH值5.8、园土∶有机肥∶珍珠岩=67.2∶8∶1(质量比),叶片净光合速率为8.78μmol CO_(2)·m^(-2)·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光合作用 土壤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康明明 潘燕林 +1 位作者 汪龙 于静娟 《热带生物学报》 2013年第2期129-132,共4页
选择青藏高原广泛推广的10个青稞品种的成熟胚作为外植体,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以及生根培养等,建立了青稞植株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在添加L-脯氨酸1g·L-1+水解酪蛋白0.8g·L-1+2,4-D2mg·L-1的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 选择青藏高原广泛推广的10个青稞品种的成熟胚作为外植体,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以及生根培养等,建立了青稞植株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在添加L-脯氨酸1g·L-1+水解酪蛋白0.8g·L-1+2,4-D2mg·L-1的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诱导不定芽效果较好的培养基为MS+L-脯氨酸1g·L-1+水解酪蛋白0.8g·L-1,不定芽诱导率超过90%;将不定芽转到1/2MS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1个月后可获得完整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Β-葡聚糖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黄连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潘燕林 郭伦发 +2 位作者 王新桂 张怡彬 秦洪波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0-586,共7页
岩黄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岩溶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及医药价值,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由于生存环境脆弱和人为采挖的影响使得野生岩黄连资源面临枯竭,因此被列入2021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为探索该物种濒危... 岩黄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岩溶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及医药价值,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由于生存环境脆弱和人为采挖的影响使得野生岩黄连资源面临枯竭,因此被列入2021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为探索该物种濒危的原因,该文研究了种子保存方法、化学试剂前处理、温度、光照、干旱、pH以及混沙保湿冷藏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温保存能够延长岩黄连种子的活性,保存2 a的种子萌发率仍能达到30%。(2)化学试剂HCl及NaClO对种子的前处理使其发芽率提升50%~60%;种子在20℃时萌发率能达到50%,而30℃时基本不能萌发;黑暗条件下的萌发率显著高于周期性光照条件;萌发率随着干旱程度加深不断下降;萌发率在pH值3.0~8.0的条件下无显著变化。(3)混沙保湿冷藏使种子发芽势和萌发率显著提高,萌发率达到对照的2倍。综上认为,岩黄连种子在室温条件下易失活且不能在30℃以上高温萌发的特性与其濒危有较大关系;高效的种子萌发方法可以为岩黄连保护与产业化应用提供有效途径。该研究结果为野生岩黄连的保育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保障,为其大田栽培和产业化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黄连 种子贮藏 萌发方法 萌发力指标 萌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藤属植物优异物种筛选及引种栽培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潘燕林 郭伦发 +3 位作者 王新桂 娄树茂 张怡彬 秦洪波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0-398,共9页
鱼藤属(Derris Lour.)植物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为西南部地区,是生物农药鱼藤酮的主要原料来源物种,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为了挖掘鱼藤酮含量高、农艺性状优异的种质资源,促进鱼藤属植物栽培和鱼藤酮产业的发展,该文通过对中国南部及... 鱼藤属(Derris Lour.)植物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为西南部地区,是生物农药鱼藤酮的主要原料来源物种,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为了挖掘鱼藤酮含量高、农艺性状优异的种质资源,促进鱼藤属植物栽培和鱼藤酮产业的发展,该文通过对中国南部及越南进行资源调查,收集了14种鱼藤属植物并测定其鱼藤酮含量,重点对2个鱼藤酮高含量物种开展种苗繁育与人工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获得的14种鱼藤属植物均可在桂林市成功种植,鱼藤酮含量较高的物种为毛鱼藤(Derris elliptica)和异翅鱼藤(D.montana)。(2)2个优势物种的扦插育苗成活率均在95%以上;鱼藤酮在根部积累最高,其中粗根中含量高于须根,木质部含量高于韧皮部。(3)毛鱼藤鱼藤酮含量最高达14.12%,异翅鱼藤的鱼藤酮含量最高达6.75%;2个物种鱼藤酮含量均随季节变化而波动,从春季植株萌发期开始快速上升,之后均能维持在较高水平。综上所述,毛鱼藤和异翅鱼藤均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并且异翅鱼藤生长更迅速,产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藤属 鱼藤酮 毛鱼藤 异翅鱼藤 引种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北地区不同蓝莓品种的需冷量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秦洪波 江新能 +3 位作者 王新桂 潘燕林 张怡彬 郭伦发 《南方园艺》 2022年第3期13-16,共4页
以桂北地区14个蓝莓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蓝莓品种的需冷量,即设4℃低温处理300、370、440、510、580、650和720 h,将包含各个蓝莓品种的饱满芽插入装有清水高度约2cm的瓶子中,放入组织培养室中培养15d,再统计各蓝莓品种的萌芽率以及萌... 以桂北地区14个蓝莓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蓝莓品种的需冷量,即设4℃低温处理300、370、440、510、580、650和720 h,将包含各个蓝莓品种的饱满芽插入装有清水高度约2cm的瓶子中,放入组织培养室中培养15d,再统计各蓝莓品种的萌芽率以及萌芽后的长势和展开叶片数,筛选适宜桂北地区推广种植的蓝莓品种,为桂北地区蓝莓产业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14个蓝莓品种中,绿宝石和甜脆的需冷量最低,小于300h,并且在580h~720h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灿烂、蓝美27号、海岸、明星和温莎的需冷量为370h;巴尔德温、珠宝、V3和夏普蓝的需冷量为440h;密斯第的需冷量为510h;蓝美1号的需冷量为580h;蓝丰的需冷量为650h。在萌芽后的长势及展开叶片数等方面,所有品种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展开叶片数是逐渐增加的,差异也越显著,其中绿宝石和甜脆萌芽后的长势最优并且展开叶片数也较多,分别达到25.7和23.7,而其余品种长势要弱于二者,并且展开叶片数间于13.0~19.3,与绿宝石和甜脆相差较大。因此,在桂北地区引种蓝莓品种时,应选择需冷量低、萌芽后长势较好、适应性更强的品种,南高丛蓝莓品种绿宝石和甜脆适宜在桂北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需冷量 桂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