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水下闸阀在水下生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潘灵永
高文金
刘广春
周向东
车强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FESTO气动中心
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研究院
中石化石油机械装备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规划计划部
-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5-48,共4页
-
基金
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项目"水下闸阀设计及应用研究"
-
文摘
水下闸阀的基本功能是接通或切断管路介质的流通,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水下生产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介绍水下闸阀结构、工作原理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Cameron公司Ring-O系列水下闸阀、WOM公司的Magnum专利阀和LB-Bentley公司水下闸阀的应用现状做了简述。总结了水下闸阀的技术特点和设计时在材料选择方面应考虑的因素。在水下闸阀的国产化研制过程中,我国应综合国外产品的技术特点、确立从简单到复杂,从重点研究到应用研究,先克服技术问题后工艺问题的研发思路,实现水下闸阀的二次创新到自主创新。
-
关键词
水下生产系统
水下闸阀
井口装置
水下管汇
-
Keywords
subsea production systems
subsea gate valve
wellhead equipment
subsea manifold
-
分类号
TE95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
-
题名水下平板闸阀阀座密封技术探讨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车强
池胜高
潘灵永
王凌寒
李新年
-
机构
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研究院
中国石化石油机械装备重点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FESTO气动中心
-
出处
《石油机械》
2015年第12期59-63,共5页
-
基金
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面向深海油气开发的水下闸阀设计及工程化研制"(2014BAA022)
-
文摘
水下平板闸阀阀座密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水下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对水下闸阀密封试验测试、几种典型阀座密封结构及密封机理、闸阀关键部件材料选择和热喷涂技术等进行阐述,得出水下闸阀阀座密封结构设计要求点,即首先根据油气介质的工作压力、气质条件来确定密封方式;其次是设计的阀板与阀座金属密封面在低压状态下必须具有自密封性;再者是设计的阀板与阀座需始终保持浮动状态;最后是应选择合适的阀座与阀板密封面喷涂材料及喷涂工艺。建议我国应加大水下闸阀阀板与阀座金属密封面涂层材料的自主研发,深入研究热喷涂后的腐蚀行为测试方法,确定不同工况下涂层材料的选择方案及依据。研究内容可为我国的平板闸阀国产化研制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平板闸阀
阀座
密封结构
分体式
材料选择
热喷涂
-
Keywords
slab gate valve
valve seat
seal structure
split type
material selection
thermal spraying
-
分类号
TE95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
-
题名基于CFD的混排一体化装置性能预测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潘灵永
吴刚
宋满华
卢文青
王峻乔
-
机构
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机械装备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2,共6页
-
基金
深层页岩气开发关键装备与工具研制(2016ZX0503)
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任务书(重大项目)(2016AAA072)
中石化集团公司科技项目(JP16010)
-
文摘
针对混排一体化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内部流场特性,采用CFD方法仿真了特定转速下的内部瞬态流场、压力等特性,计算了不同转速下的轴功率、吸入/排出压力关系等性能曲线.设计并制造了试验验证装置.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基本一致,该仿真模型和性能预测方法对混排一体化装置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能够为将来系列化设计及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
关键词
混排一体化
瞬态流场
性能预测
试验验证
-
Keywords
blend-discharge integration
transient flow field
performance prediction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
分类号
TE9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
-
题名基于离散有限元仿真技术的螺旋输砂装置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潘灵永
应杰
尹进
宋满华
-
机构
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9-114,130,共7页
-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层页岩气开发关键装备及工具研制”(2016ZX05038)。
-
文摘
螺旋输砂装置是混砂车的重要组成部件,主要用来输送支撑剂。为了研究混砂车螺旋输砂装置结构参数与输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以及螺旋输砂装置的动态性能,有必要对其进行数学建模及性能预测。采用离散单元方法对支撑剂砂粒堆积角进行模拟仿真并与试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标定了压裂支撑砂粒的物性参数。在标定物性参数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和转速下螺旋输砂装置的输砂性能和动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颗粒-颗粒的静摩擦因数和动摩擦因数的增大,堆积角度呈增大趋势,且颗粒-颗粒的动摩擦因数比静摩擦因数影响大;填充率与转速基本呈线性关系,且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减小;在保证螺旋叶片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合理优化螺旋叶片螺距是保证平稳输砂性能的关键。所得结果可为螺旋输砂装置结构优化和控制器开发提供理论和模型依据。
-
关键词
螺旋输砂装置
离散有限元
堆积角
接触模型
输砂性能
-
Keywords
spiral sand conveyor
discrete finite element
stacking angle
contact model
sand conveying performance
-
分类号
TE93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
-
题名基于CFD技术的高压管汇系统布局优化设计
被引量:2
- 5
-
-
作者
潘灵永
王峻乔
周斌
吴汉川
彭平生
-
机构
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第四机械厂
-
出处
《石油机械》
2016年第7期94-99,共6页
-
基金
湖北省重大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面向深海油气开发的水下闸阀设计及工程化研制"(2014BAA022)
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压裂作业高压管汇系统可靠性研究"(JXGS15-018)
-
文摘
为了减少由流通性能和流量分配等问题产生的高压管汇窜动、振动和开裂等问题,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在考虑管道边界层效应的情况下,以时均N-S方程为基本控制方程,采用可实现κ-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不同排出口位置、联通管汇位置和排出口三通结构的井工厂高压管汇系统进行了三维全流场数值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随着高压管汇的入口增加,主管内部平均流速向排出口方向逐渐增加,且在每个入口处均有速度峰值;主管汇流量从排出口有效面积较小的管汇向排出口有效面积较大的管汇串流,串流方向与主管汇流量大小无关;y形三通的排出口流量比约为1.5∶1.0,不能起到流量均分作用,且容易引起锐角冲蚀,从安全性考虑,应优先考虑T形三通。研究结果可为高压管汇系统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动力学
高压管汇
三通
流量分配
布局优化
-
Keywords
CFD
high pressure manifold
tee joint
flowrate distribution
layout optimization
-
分类号
TG115.284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
-
题名滚动转子式油气混输泵工作特性试验研究
- 6
-
-
作者
张志广
潘灵永
王峻乔
张晓青
代琼曦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0-129,共10页
-
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重点实验室项目“偏心转子油气混输泵技术研究”(JKL20007)。
-
文摘
滚动转子式油气混输泵正在天然气开采领域快速推广,其试验研究有助于为泵头理论分析和正向设计建立基础,对于实现高性能泵头研发和推动天然气开发具有重大价值。通过搭建宽工况、高稳定性、高精度的内循环试验平台,开展了某型滚动转子泵工作温度、压力、排量和功耗测试试验,完成了其工作特性分析,全面建立了泵头工作机制,证明了该类泵头性能的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油气混输作用下,滚动转子泵的缸内气体增压过程趋于等温压缩,工作腔温升有限,排气温度能够维持在55℃左右。滚动转子泵虽然在天然气开发领域作为压缩机使用,但更多地体现了泵的工作特性:泵头实际排量与转速和进气压力呈正比,与进排气压差线性负相关;泵头容积效率与进排气压差线性负相关;泵头功耗与进排气压差线性正相关,但与进气压力无关,且随转速升高其增长幅度不断上升;滚动转子泵的出口压力脉动远低于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而其增压橇外输压力脉动几乎被完全削减,体现出了重大设备优势。研究结果可为油气混输泵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滚动转子式油气混输泵
准等温压缩过程
工作特性
排量特性
压力脉动特性
-
Keywords
rolling rotor oil-gas mixed-flow pump
quasi-isothermal compression process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
displacement characteristic
pressure pulsation characteristic
-
分类号
TE97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
-
题名“产学研用”一体化攻关实现大型压裂装备自主研发
被引量:2
- 7
-
-
作者
王峻乔
王云海
潘灵永
张波
-
机构
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出处
《石油科技论坛》
2021年第3期129-133,共5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项目“超大功率电动成套压裂装备研制”(编号:2016ZX05038-001)。
-
文摘
国内压裂设备研发坚持面向工程需求,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产学研用"一体化攻关。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研发团队协同创新,采用项目管理模式,建立目标导向考评机制,深度融合促成果转化。研究攻克了高可靠长寿命压裂泵技术、大排量高效混砂技术、超高压管汇技术、大功率电动机及变频技术,创新研制出5000型电动压裂机组,构建了电动压裂装置生产线及试验平台,创新了服务模式。超大功率电动成套压裂装备在涪陵、威荣、武隆等国家重大油气工程进行规模化应用,综合成本下降30%;具有功率大、效率高、噪声低等优势,为我国非常规油气高效低成本开发提供了装备保障。
-
关键词
电动压裂
产学研用
页岩气开发
自主研发
-
Keywords
electrically-powered fracturing
industry-universities-research-application
shale gas development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分类号
TE934.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