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二氧化铈的电化学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7
1
作者 潘湛昌 杨文霞 +1 位作者 张环华 肖楚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31-33,50,共4页
在铈盐溶液中用电解的方法制备了CeO2 纳米粉体。X 射线衍射表明 ,所得产物为立方晶系CeO2 ;SEM分析表明 ,CeO2 纳米粒子呈球形 ,晶粒度约 10nm ;TEM分析表明 ,粒径分布均匀 ,粒子不发生团聚 ;电子衍射表明 ,CeO2 纳米粒子为多晶结构。... 在铈盐溶液中用电解的方法制备了CeO2 纳米粉体。X 射线衍射表明 ,所得产物为立方晶系CeO2 ;SEM分析表明 ,CeO2 纳米粒子呈球形 ,晶粒度约 10nm ;TEM分析表明 ,粒径分布均匀 ,粒子不发生团聚 ;电子衍射表明 ,CeO2 纳米粒子为多晶结构。实验探讨了溶液浓度、电流密度等因素对Ce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铈 电解 X-射线衍射 多晶结构 电化学法 稀土材料 液相法 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在直接耐晒翠蓝GL修饰电极上的催化还原 被引量:6
2
作者 潘湛昌 曾章逸 李琼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62-466,共5页
The behavior of catalytic reduction of oxygen on modified electrodes of three types are studied using cyclic voltanuntry in an acidic solution. The first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industrial dyestuff Direct Light Turquo... The behavior of catalytic reduction of oxygen on modified electrodes of three types are studied using cyclic voltanuntry in an acidic solution. The first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industrial dyestuff Direct Light Turquoise GL(denoted as GL) has notable catalytic activity, two reduction peaks of O2 appear on CV curve (Ep is - 0. 25 V and - 0. 40 V respectively), but its stability is poor The second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poly(4-vinyl-pyridine) and GL shows quite good catalytic performance. Both activity and stability are much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first electrode, in in the CV curve equals 200% of that of the lst electrode and the Ev for the first peak has shifted positively about 0. 05 V.The catalytic perfonnance of the third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Nafion and GL is a little bid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first electrode, but is much worse than that of the second electrode. The reason of differences i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s of these electrodes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 修饰电极 电催化 直接耐晒翠蓝G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在花岗岩研磨中的物理化学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潘湛昌 张凤林 +1 位作者 王成勇 魏昕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71-173,共3页
花岗岩研磨过程中添加含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磨削液。测量添加不同表面活性剂及不同浓度的磨削液时花岗岩的磨削比 ,分析比较磨削液浓度及表面活性剂对花岗岩研磨效率的影响。通过测量磨削液的表面张力、磨削液作用后的花岗岩表面电位... 花岗岩研磨过程中添加含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磨削液。测量添加不同表面活性剂及不同浓度的磨削液时花岗岩的磨削比 ,分析比较磨削液浓度及表面活性剂对花岗岩研磨效率的影响。通过测量磨削液的表面张力、磨削液作用后的花岗岩表面电位等参数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花岗岩研磨过程的物理化学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与水比较 ,表面活性剂磨削液能明显提高花岗岩研磨效率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磨削液对研磨效率的提高效果优于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磨削液 ;研磨盘的粒度越细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研磨 磨削液 花岗岩 物理化学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电极上醋酸-醋酐溶液中Mn(Ⅲ)/Mn(Ⅱ)电对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潘湛昌 陈启元 黄慧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067-1071,共5页
平衡电极电势实验确定了25℃,1.5 mol.L~(-1)醋酸钾+醋酸-醋酐(3:l体积比)溶液中Mn(Ⅲ)/Mn(Ⅱ)的条件电极电势为0.719 V(vs SCE);采用电势扫描和旋转圆盘电极技术研究了醋酸-醋酐溶液... 平衡电极电势实验确定了25℃,1.5 mol.L~(-1)醋酸钾+醋酸-醋酐(3:l体积比)溶液中Mn(Ⅲ)/Mn(Ⅱ)的条件电极电势为0.719 V(vs SCE);采用电势扫描和旋转圆盘电极技术研究了醋酸-醋酐溶液中铂电极上Mn(Ⅲ)/Mn(Ⅱ)电对的阳极氧化动力学.结果表明:Mn(Ⅱ)阳极氧化成Mn(Ⅲ)的电极反应控制步骤属电荷传递过程,阳极传递系数β=0.347,交换电流密度i0=5.84×10^(-6)A·cm~(-2),阳极标准反应速率常数ka=1.35×10~(-8)m·s~(-1).Mn(Ⅱ)和OAc-的反应级数均为一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Ⅲ)/Mn(Ⅱ)电对 醋酸 条件电极电势 山梨酸 阳极氧化 电荷传递动力学参数 中间体 醋酐 合成 铂电极 锰(Ⅱ)锰(Ⅲ) 乙酰氧基已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锆(Ⅳ)-柠檬酸-十二烷基磺酸钠体系荧光光度法测定槲皮素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潘湛昌 黄宝华 +1 位作者 刘千钧 韩榕顺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17-519,528,共4页
在 0 .5 4 mol/L盐酸介质中 ,有十二烷基磺酸钠的存在下 ,槲皮素与锆 ( )和柠檬酸形成多元荧光配合物 ,其组成比为槲皮素∶锆 ( )∶柠檬酸 =1∶ 2∶ 2。配合物的激发与发射波长分别为432和 495 nm时 ,槲皮素浓度在 1 .0× 1 0 -6... 在 0 .5 4 mol/L盐酸介质中 ,有十二烷基磺酸钠的存在下 ,槲皮素与锆 ( )和柠檬酸形成多元荧光配合物 ,其组成比为槲皮素∶锆 ( )∶柠檬酸 =1∶ 2∶ 2。配合物的激发与发射波长分别为432和 495 nm时 ,槲皮素浓度在 1 .0× 1 0 -6~ 1 .0× 1 0 -5mol/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成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2 .34× 1 0 -7mol/L。该法用于鸡骨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锆(Ⅳ) 十二烷基磺酸钠 柠檬酸 鸡骨草 荧光光度法 黄酮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有钴大环配合物Nafion膜气体扩散电极对氧的催化还原 被引量:1
6
作者 潘湛昌 崔英德 +2 位作者 杨迟 李秀珍 杨文霞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27-230,共4页
制备了两组 Nafion膜气体扩散电极 (膜中分别分布有带正、负电荷的钴大环配离子 )。用稳态极化曲线比较了两种不同催化剂—四 -三甲基苯胺基卟啉钴 ( Co TMAP)和四磺基酞菁钴 ( Co T-SPc)对氧还原的催化活性。探讨了配离子和
关键词 电催化 氧还原 气体扩散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化废液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7
作者 潘湛昌 范红 +2 位作者 胡光辉 张晃初 曾祥福 《印制电路信息》 2013年第1期67-70,共4页
在PCB内层线路板处理中,随着棕氧化技术代替黑氧化技术,棕化废液的排放量越来越大。这推动了棕化废液处理技术的发展,文章概述了棕化废液处理技术的发展过程、面临的难题及前景。提出了降解-电沉积联合处理方法实现对棕化废液提铜和达... 在PCB内层线路板处理中,随着棕氧化技术代替黑氧化技术,棕化废液的排放量越来越大。这推动了棕化废液处理技术的发展,文章概述了棕化废液处理技术的发展过程、面临的难题及前景。提出了降解-电沉积联合处理方法实现对棕化废液提铜和达到排放要求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B 棕化废液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光光度法测定乙酰氧基己烯酸
8
作者 潘湛昌 陈启元 +2 位作者 余倩 黄惠民 邓淑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82-183,共2页
用吸光光度法分析了丁二烯电化学合成山梨酸的中间产物乙酰氧基己烯酸 (AA)。试验表明 ,AA测定的线性范围为 0~ 10 .1μg/ 10ml ,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 5 30nm ,摩尔吸光系数为 7 64× 10 4 L·mol- 1·cm- 1。催化剂CuCl... 用吸光光度法分析了丁二烯电化学合成山梨酸的中间产物乙酰氧基己烯酸 (AA)。试验表明 ,AA测定的线性范围为 0~ 10 .1μg/ 10ml ,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 5 30nm ,摩尔吸光系数为 7 64× 10 4 L·mol- 1·cm- 1。催化剂CuCl最佳用量为 0 .75 μg/ 10ml ,最佳pH为 2 .7~ 3.3,温度条件为 2 7~37℃ ,水解时间为 30min ,样品测定结果满意 ,回收率达 92 .6%~ 10 3.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光度法 测定 乙酰氧基己烯酸 山梨酸 分析 食品防腐剂 中间体 丁二烯 电化学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掺杂锐钛矿二氧化钛光响应红移的模拟计算
9
作者 潘湛昌 彭康华 +2 位作者 张环华 肖楚民 魏志钢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1-143,153,共4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采用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模拟计算了掺N锐钛矿相TiO2对能隙、Fermi能级、态密度的影响,以探讨其可见光活性的机理。计算结果表明:表面HOMO和LUMO分别主要由Ti的3d轨道和O、N的2p轨道构成,掺杂出现的N2S态增加了N...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采用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模拟计算了掺N锐钛矿相TiO2对能隙、Fermi能级、态密度的影响,以探讨其可见光活性的机理。计算结果表明:表面HOMO和LUMO分别主要由Ti的3d轨道和O、N的2p轨道构成,掺杂出现的N2S态增加了N掺杂的稳定性。并发现N掺杂从两个方面使TiO2材料的带隙变窄:一为N掺杂使Fermi能级移入价带,使带隙变窄;二为在价带的上方引入了独立的能级,在导带下方引入一个宽为0.9 eV左右的能带,这两个掺杂能级使其禁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N掺杂 可见光 光催化 密度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醋酐溶液中石墨电极上Mn(Ⅲ)/Mn(Ⅱ)电对研究
10
作者 潘湛昌 黄慧民 +1 位作者 张环华 肖楚民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9-131,147,共4页
平衡电极电势实验确定了25℃时石墨电极在1.5 mol/L醋酸钾+(醋酸-醋酐)(3∶1体积比)溶液中Mn(Ⅲ)/Mn(Ⅱ)的条件电极电势为0.720 V(vsSCE);采用电势扫描和旋转圆盘电极技术研究了醋酸-醋酐溶液中石墨电极上Mn(Ⅲ)/Mn(Ⅱ)电对的阳极氧化... 平衡电极电势实验确定了25℃时石墨电极在1.5 mol/L醋酸钾+(醋酸-醋酐)(3∶1体积比)溶液中Mn(Ⅲ)/Mn(Ⅱ)的条件电极电势为0.720 V(vsSCE);采用电势扫描和旋转圆盘电极技术研究了醋酸-醋酐溶液中石墨电极上Mn(Ⅲ)/Mn(Ⅱ)电对的阳极氧化动力学,结果表明:Mn(Ⅱ)阳极氧化成Mn(Ⅲ)的电极反应控制步骤属扩散-电荷传递混合控制过程,阳极传递系数β=0.183,交换电流密度i0=5.80×10-5A/cm2,阳极标准反应速度常数ka=9.16×10-8m/s,Mn(Ⅱ)和OAc-的反应级数均为一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m)IMn(Ⅱ) 醋酸 条件电极电势 阳极氧化 电荷传递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硼酸盐体系铅镉合金电沉积研究
11
作者 潘湛昌 黄慧民 张环华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7-18,共2页
应用电化学方法和SEM技术,研究了氟硼酸盐体系中铅、镉和铅-镉混合镀液的阴极极化曲线及电沉积铅-镉合金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镀液中添加间苯二酚和胨能显著提高氟硼酸体系阴极极化及改善镀层性能,脉冲电沉积与直流电沉积对比结果... 应用电化学方法和SEM技术,研究了氟硼酸盐体系中铅、镉和铅-镉混合镀液的阴极极化曲线及电沉积铅-镉合金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镀液中添加间苯二酚和胨能显著提高氟硼酸体系阴极极化及改善镀层性能,脉冲电沉积与直流电沉积对比结果表明,脉冲电沉积镀层性能较直流电沉积有明显改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表明,直流和脉冲电沉积所得镀层镉含量均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镉合金 氟硼酸盐 电沉积 恒电流 脉冲 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醋酸-醋酐体系中锰离子歧化的平衡常数
12
作者 潘湛昌 张环华 +2 位作者 黄惠民 陈启元 肖楚民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 2002年第1期56-59,共4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滴定法 ,测定 2 5℃时在 1.5 mol· L-1醋酸钾 +醋酸 -醋酐 (体积比 3∶1)体系中 Mn( )歧化成 Mn( )和 Mn( )的平衡常数 .结果表明 ,该体系中 Mn( )在可见光区基本没有吸收 ,4 2 5 nm下 Mn( )和 Mn( )的摩尔吸光系...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滴定法 ,测定 2 5℃时在 1.5 mol· L-1醋酸钾 +醋酸 -醋酐 (体积比 3∶1)体系中 Mn( )歧化成 Mn( )和 Mn( )的平衡常数 .结果表明 ,该体系中 Mn( )在可见光区基本没有吸收 ,4 2 5 nm下 Mn( )和 Mn( )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 16 0 8L· mol-1· cm-1和32 6 .9L· mol-1· cm-1,Mn( )歧化平衡常数为 8.0 8× 10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乙酸 醋酸酐 锰离子 歧化反应 平衡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金属掺杂对锐钛矿型TiO2光催化活性影响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43
13
作者 刘月 余林 +3 位作者 魏志钢 潘湛昌 邹燕娣 谢英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4-440,共7页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探讨稀土金属掺杂对锐钛矿型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理论上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对稀土掺杂TiO2前后的几何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及电子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Y,La,Gd,Lu,Ce,Eu,Yb和Tb掺...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探讨稀土金属掺杂对锐钛矿型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理论上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对稀土掺杂TiO2前后的几何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及电子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Y,La,Gd,Lu,Ce,Eu,Yb和Tb掺杂有助于TiO2光催化活性的提高;而对于Pr,Nd,Pm,Sm,Dy,Ho,Er和Tm掺杂,由于在价带顶和导带底之间形成了较多的可能成为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中心的杂质能级,故此类稀土的掺杂浓度需要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另一方面,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9种稀土金属(RE=Y,Ce,Pr,Sm,Gd,Dy,Ho,Er,Yb)掺杂的TiO2粉体,运用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分别表征其晶体结构和光学吸收性质.结果表明,掺杂前后的TiO2均为锐钛矿相,且Ho,Pr,Ce,Sm,Y,Yb和Gd掺杂使TiO2在可见光区的吸收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且理论研究结果与周期表中稀土元素外层电子轨道排布规律一致,从而揭示了稀土元素掺杂的本质规律,指明了适量的稀土掺杂有利于TiO2光催化活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掺杂TiO2 锐钛矿相 密度泛函理论 能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性多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小红 张小琴 +2 位作者 潘湛昌 孔祥晋 崔英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7-29,共3页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多元聚合合成了丙烯酸/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四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单体组成配比、反应温度、交联剂用量、引发剂...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多元聚合合成了丙烯酸/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四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单体组成配比、反应温度、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共聚反应条件对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丙烯酸系聚合大分子链上同时引入适当配比的磺酸基、丙烯酰胺基和羟基能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有效提高树脂的耐盐性及吸水性能。所得产品的最高吸蒸馏水率和吸盐水率分别为690g/g和140g/g,热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性多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 制备方法 反相悬浮聚合法 单体组成配比 反应温度 交联剂 引发剂 吸水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掺杂TiO_2薄膜电极光电催化降解甲基橙 被引量:13
15
作者 余倩 孔祥晋 +3 位作者 潘湛昌 张环华 肖楚民 余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2-54,共3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泡沫镍负载TiO2及Ce离子掺杂TiO2薄膜电极,并以其为工作电极,建立了三电极光电催化体系。通过对水溶液中甲基橙的降解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热处理温度、涂敷层数、外加电压、铈掺杂等因素对薄膜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泡沫镍负载TiO2及Ce离子掺杂TiO2薄膜电极,并以其为工作电极,建立了三电极光电催化体系。通过对水溶液中甲基橙的降解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热处理温度、涂敷层数、外加电压、铈掺杂等因素对薄膜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泡沫镍是光催化剂的优良载体;经500℃处理所得催化剂主要为锐钛矿相,催化活性最好;外加适当电压,有助于光催化降解;Ce的掺杂有易于TiO2催化活性的改善;外加适当电压有助于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研究证明,500℃为铈掺杂TiO2薄膜的最佳热处理温度,外加一定电压、涂敷3层、掺杂n(Ce)/n(Ti)=2%的铈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光电催化 TiO2薄膜电极 铈掺杂 降解 甲基橙 光电催化降解 离子掺杂 Ce 热处理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氢铵沉淀法制备二氧化铈超细粉体 被引量:15
16
作者 肖楚民 潘湛昌 +2 位作者 张环华 李秀珍 黄慧民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3,共3页
采用碳酸氢铵作为沉淀剂制备二氧化铈超细粉体。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 ,焙烧温度在 30 0~ 90 0℃时 ,所得二氧化铈纳米晶为立方晶系 ,其平均粒径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失重结果表明 ,样品的失重率取决于焙烧温度。反应物浓度为 0 .2 ... 采用碳酸氢铵作为沉淀剂制备二氧化铈超细粉体。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 ,焙烧温度在 30 0~ 90 0℃时 ,所得二氧化铈纳米晶为立方晶系 ,其平均粒径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失重结果表明 ,样品的失重率取决于焙烧温度。反应物浓度为 0 .2 5~ 0 .3mol/L ,沉淀剂浓度为 0 .2~ 0 .4mol/L ,pH值为 7~ 8,沉淀温度为 60~ 80℃ ,焙烧温度为 60 0℃ ,可制得平均晶粒度小于 2 0n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氢铵 沉淀法 制备 二氧化铈 超细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掺杂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魏志钢 潘湛昌 +3 位作者 徐阁 文梦葵 邹燕娣 钟雪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7-220,213,共5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并选择GGA水平上的PW91相关能泛函,模拟计算了Gd掺杂前后锐钛矿型TiO2的几何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吸收系数,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d掺杂锐钛矿型TiO2晶体后,对称性不变,...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并选择GGA水平上的PW91相关能泛函,模拟计算了Gd掺杂前后锐钛矿型TiO2的几何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吸收系数,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d掺杂锐钛矿型TiO2晶体后,对称性不变,晶格常数变大,价带顶部主要由O-2p和Gd-4f轨道上的电子共同构成,导带底部主要由Ti-3d轨道上的电子构成;主要由于价带上移使得禁带宽度(Eg)变小,TiO2吸收带边红移,可见光区的光吸收强度增加。可见,Gd掺杂有助于提高TiO2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扩展其光响应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掺杂TiO2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性高吸水材料的研究状况 被引量:9
18
作者 胡军楚 潘湛昌 +2 位作者 董奋强 张小红 崔英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11期362-364,368,共4页
综述了可生物降解性高吸水性材料的研究状况,重点介绍了淀粉类、纤维素类、海藻酸类、壳聚糖类等天然高分子类以及聚乳酸类、聚氨基酸类和微生物合成类高吸水材料的开发和研究,并对其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关键词 高吸水材料 可生物降解 研究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价铬电镀液中金属杂质离子浓度对镀层质量的影响及其处理效果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秋红 胡光辉 +3 位作者 潘湛昌 古晓雁 肖楚民 徐波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61,80,共3页
三价铬电镀液中金属杂质离子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便会影响镀层质量。通过Hull Cell试验,探讨了TCR-3000三价铬电镀液对金属杂质离子的容忍度及其对镀层外观的影响。采用选择性阳离子处理树脂对镀液中的金属杂质离子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 三价铬电镀液中金属杂质离子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便会影响镀层质量。通过Hull Cell试验,探讨了TCR-3000三价铬电镀液对金属杂质离子的容忍度及其对镀层外观的影响。采用选择性阳离子处理树脂对镀液中的金属杂质离子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镀液对杂质Cu2+,N i2+,Zn2+的容忍度分别为10,50,60 mg/L;以选择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污染的镀液,可使金属杂质离子浓度显著降低,镀液恢复正常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价铬电镀液 金属杂质离子 容忍度 交换树脂 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基复合涂层阳极电化学法制备二氧化铈超细粉体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良盛 潘湛昌 +4 位作者 戴子林 廖文波 叶镜泉 肖楚民 张环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3-65,共3页
采用钛基钌铱铑复合涂层作为阳极,以硝酸铈和硝酸铵作为电解液,电化学法制备二氧化铈超细粉体。产品经XRD和TEM分析表明,粉体属立方晶系,呈球形,且粒度小于30nm;阳极极化曲线表明涂层电极的极化性能优于铂电极,槽压和能耗均低于铂电极... 采用钛基钌铱铑复合涂层作为阳极,以硝酸铈和硝酸铵作为电解液,电化学法制备二氧化铈超细粉体。产品经XRD和TEM分析表明,粉体属立方晶系,呈球形,且粒度小于30nm;阳极极化曲线表明涂层电极的极化性能优于铂电极,槽压和能耗均低于铂电极。探讨了溶液浓度、电流密度、pH值等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铈 超细粉体 电化学法 复合涂层电极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