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铁路桥梁工程静态验收外业检查方法研究
1
作者 潘永杰 杨永宏 +1 位作者 姜子清 赵欣欣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1,54,共7页
研究目的:静态验收是高速铁路竣工验收的重要环节之一。桥梁静态验收外业检查项点多,工作量大,实施进度影响动态验收开展,问题处置情况关系后期服役性能。为改进外业检查以专家组现场验收的现状,本文基于4条高速铁路线路桥梁工程静态验... 研究目的:静态验收是高速铁路竣工验收的重要环节之一。桥梁静态验收外业检查项点多,工作量大,实施进度影响动态验收开展,问题处置情况关系后期服役性能。为改进外业检查以专家组现场验收的现状,本文基于4条高速铁路线路桥梁工程静态验收报告,开展数据清洗和重构分析,探索融合无人机及信息系统于一体的外业检查方法框架。研究结论:(1)外业问题具有宏观、中观和微观多层次的分布特点,基于现有问题汇总与描述方式,无法对问题集进行高价值分析应用;(2)规范了外业问题的表述方式,明确了13个检查大项及对应检查小项划分层级,构建了标准化问题库;(3)外业问题检查大项前五位分别是防排水、外部环境、防护设施、安检设施和桥面附属,对应占比为29.9%、18.9%、18.4%、13.1%和12.3%,问题具有明显的帕累托分布特征;(4)基于无人机可覆盖40%的外业检查问题量;(5)重构的外业检查流程框架融合了无人机、信息系统、现场检查等多场景应用,可为桥梁工程静态验收价值和效能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静态验收 外业检查 问题库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铁路桥梁支座位移智能监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2
作者 王琦 潘永杰 +1 位作者 邓丽 鞠晓臣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67,共6页
以一座5跨连续刚性梁柔性拱下承式钢桁梁桥为背景,基于图像识别技术提出一种桥梁支座位移的智能监测方法,通过高清摄像头对桥梁支座进行实时观测并自动识别图像中的支座位移数据,并与人工检查结果及常规传感器监测数据进行对比,校验智... 以一座5跨连续刚性梁柔性拱下承式钢桁梁桥为背景,基于图像识别技术提出一种桥梁支座位移的智能监测方法,通过高清摄像头对桥梁支座进行实时观测并自动识别图像中的支座位移数据,并与人工检查结果及常规传感器监测数据进行对比,校验智能识别数据的准确性,再依据智能监测数据研究支座位移的相关规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图像的支座位移监测方法能够有效获取支座位移的实时数据,识别精度可以达到0.5 mm;该智能监测方法能够直观查看支座工作状态,避免出现常规传感器由于自身原因产生的异常数据对支座状态进行误判。通过分析智能监测数据,发现各测点支座位移与对应梁段范围伸缩变形基本一致,与环境温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支座活动性能良好;列车作用下支座会发生短时位移,待列车过桥后支座恢复原位,整体保持弹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支座位移 图像识别 相关性分析 列车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500qE高性能钢工型梁极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潘永杰 张玉玲 +1 位作者 田越 侯华兴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20,共5页
为评估Q500qE高性能钢梁的塑性水平和安全储备,设计Q500qE高性能钢和Q345qD普通低合金钢全尺寸试验工型梁,通过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极限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Q500qE高性能钢梁有较好的塑性,不会因为屈强比大而发生脆性破坏;Q5... 为评估Q500qE高性能钢梁的塑性水平和安全储备,设计Q500qE高性能钢和Q345qD普通低合金钢全尺寸试验工型梁,通过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极限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Q500qE高性能钢梁有较好的塑性,不会因为屈强比大而发生脆性破坏;Q500qE与Q345qD工型梁的荷载—位移曲线以及塑性发展过程类似,均没有出现明显的屈服平台;两者不同塑性发展阶段作用荷载与材料的名义屈服荷载的比值基本相等,说明Q500qE高性能钢梁有与Q345qD钢梁基本相同的安全储备。试验梁加载过程各关键作用荷载对应的挠度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基本一致,误差较小,表明本文有限元分析中选用的多线性随动强化模型模拟高性能钢的本构关系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 钢梁 高性能钢 本构关系 极限承载力 模型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桥梁理念的探索 被引量:18
4
作者 潘永杰 赵欣欣 刘晓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共5页
以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不断融合促使智慧桥梁应运而生。本文分析了智慧桥梁理念的内涵,阐述了智慧桥梁的总体架构,将智慧桥梁划分为智慧设计、智慧建造和智慧管养... 以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不断融合促使智慧桥梁应运而生。本文分析了智慧桥梁理念的内涵,阐述了智慧桥梁的总体架构,将智慧桥梁划分为智慧设计、智慧建造和智慧管养三个阶段,研究了不同阶段的主要功能及关键技术,指出了智慧桥梁是智慧产业在桥梁工程领域发展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智慧桥梁 全生命周期 管理平台 PHM(Prognostic and HEALTH Manag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大跨度桥梁PHM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潘永杰 赵欣欣 +2 位作者 刘晓光 魏乾坤 芦永强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9,19,共6页
随着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增加,准确快速获取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尤为重要。本文基于PHM(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先进管养理念,探索了利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搭建桥梁运维管养系统的关键技术。从PHM系统... 随着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增加,准确快速获取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尤为重要。本文基于PHM(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先进管养理念,探索了利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搭建桥梁运维管养系统的关键技术。从PHM系统架构、功能设计、构件分类与编码、运维BIM模型构建、多源信息的有效关联和集成开展研究,实现了基于BIM的信息存储、传递和关联,并依托大胜关长江大桥开展了试点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BIM PHM IFD(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Dictionaries) 构件分类 多源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钢桥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目标可靠指标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潘永杰 张玉玲 刘晓光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8-72,共5页
研究目的: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是铁路工程结构设计规范发展的必然,而目标可靠指标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原有可靠指标校准值的基础条件部分发生了改变,这就需要结合新情况对铁路钢桥的承载能力目标... 研究目的: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是铁路工程结构设计规范发展的必然,而目标可靠指标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原有可靠指标校准值的基础条件部分发生了改变,这就需要结合新情况对铁路钢桥的承载能力目标可靠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本文得到了新形势下铁路钢桥抗力统计参数,校准了铁路钢桥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目标可靠指标,得到了抗力、恒载和活载的分项系数,通过验证,满足由容许应力法向极限状态设计法转轨中安全度继承性的要求;通过对抗力和荷载参数的灵敏度分析,表明抗力和活载的统计参数对可靠指标影响权重大,而恒载的统计参数和恒载与活载标准值效应比影响权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钢桥 极限状态设计 目标可靠指标 分项系数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BIM技术应用现状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45
7
作者 潘永杰 赵欣欣 +1 位作者 刘晓光 蔡德钩 《中国铁路》 2017年第12期72-77,共6页
为掌握BIM技术在桥梁工程的应用现状,对20座不同结构形式桥梁的BIM技术应用进行调研。通过分析不同应用价值点,表明BIM技术已在桥梁工程上应用广泛,现阶段BIM技术的应用重点在于设计和施工,并逐步向全产业链协同、全生命周期实施迈进。... 为掌握BIM技术在桥梁工程的应用现状,对20座不同结构形式桥梁的BIM技术应用进行调研。通过分析不同应用价值点,表明BIM技术已在桥梁工程上应用广泛,现阶段BIM技术的应用重点在于设计和施工,并逐步向全产业链协同、全生命周期实施迈进。针对一些价值点进行重新解析,并对BIM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标准规范、BIM成熟度、BIM价值时效性、BIM应用需求导向、信息模型与数据模型5方面进行思考,指出BIM价值的充分发挥离不开专业本身、技术发展、行业发展、管理机制、人员构成等配套条件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BIM应用 价值点 BIM成熟度 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公路钢桥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潘永杰 谷牧 +1 位作者 赵欣欣 张玉玲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77,共5页
为构建在役公路钢桥安全评估技术,保证在役桥梁的运营安全,研究分析基于可靠指标和基于分项系数2种可靠性评估方法。依据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中的钢结构桥梁承载能力检算系数和活载影响修正系数,建立在役钢桥劣化状态极限状态... 为构建在役公路钢桥安全评估技术,保证在役桥梁的运营安全,研究分析基于可靠指标和基于分项系数2种可靠性评估方法。依据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中的钢结构桥梁承载能力检算系数和活载影响修正系数,建立在役钢桥劣化状态极限状态方程,利用0.618优化法,得到2种评估方法相应技术参数及指标。研究表明,公路钢桥技术状况可按优、良、中、差、劣和失效6种等级区间划分。基于可靠指标评估方法中,优、良、中、差、劣5种桥梁技术状况,分别对应评估目标可靠指标为4.2、3.8、3.5、3.3和3.0;基于分项系数评估方法中,优、良、中、差、劣5种桥梁技术状况,分别对应抗力分项系数为1.35、1.25、1.2、1.15和1.1。2种评估方法可认为是等效统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钢桥 可靠性评估 可靠指标 分项系数 技术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混凝土抗压疲劳设计参数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潘永杰 张玉玲 +1 位作者 刘晓光 陶晓燕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共4页
根据我国铁路混凝土强度的已有统计结果,对混凝土抗压疲劳设计参数进行研究。利用抗力灵敏度系数0.8反推铁路混凝土抗压疲劳设计目标可靠指标为3.5,进而得到抗压混凝土的疲劳抗力分项系数为1.45,疲劳荷载分项系数为1.0。研究结论为修正... 根据我国铁路混凝土强度的已有统计结果,对混凝土抗压疲劳设计参数进行研究。利用抗力灵敏度系数0.8反推铁路混凝土抗压疲劳设计目标可靠指标为3.5,进而得到抗压混凝土的疲劳抗力分项系数为1.45,疲劳荷载分项系数为1.0。研究结论为修正和完善铁路混凝土抗压疲劳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压疲劳强度 疲劳强度折减系数 灵敏度系数 目标可靠指标 分项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桥梁建养一体化平台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潘永杰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5期39-42,47,共5页
BIM是一种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BIM的精髓在于将各种信息数据贯穿桥梁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实现对项目的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集成管理。本文结合工程实践需求,研究了基于BIM的桥梁建养一体化平台,探索BIM在施工和... BIM是一种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BIM的精髓在于将各种信息数据贯穿桥梁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实现对项目的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集成管理。本文结合工程实践需求,研究了基于BIM的桥梁建养一体化平台,探索BIM在施工和运维不同阶段下的典型功能模块,通过打破信息断层,有效控制工程信息的采集、传递、交流和整合,利用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为铁路桥梁专业的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和规范修订提供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实现以BIM为手段实施服务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建养一体化平台 全生命周期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架桥分岔处局部应力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潘永杰 王新敏 王军文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5-17,23,共4页
对某高架桥分岔处局部应力进行仿真分析。按照实际施工过程,考虑最不利计算荷载,根据平截面假定,分别对钢梁单独受力和钢-混凝土组合梁两种工况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分岔处整体受力良好,安全储备大。
关键词 组合梁 ANSYS 平截面假定 刚性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腹板与面板连接构造的疲劳试验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赵欣欣 刘晓光 +1 位作者 潘永杰 张玉玲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45,共5页
针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纵肋腹板与面板连接构造易出现疲劳裂纹的问题,通过不同纵肋腹板与面板厚度配合及制造工艺共5组48个连接构造试件的疲劳试验,研究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腹板与面板连接构造的疲劳性能及疲劳设计S-N曲线。研究结果... 针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纵肋腹板与面板连接构造易出现疲劳裂纹的问题,通过不同纵肋腹板与面板厚度配合及制造工艺共5组48个连接构造试件的疲劳试验,研究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腹板与面板连接构造的疲劳性能及疲劳设计S-N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当12mm厚的面板搭配8mm厚的纵肋腹板时,试件发生沿面板厚度方向的剪切破坏,疲劳性能较差;当面板厚度从14mm增至16mm时,试件的疲劳性能有所提高;当面板厚度从16mm增至18mm、纵肋腹板厚度从8mm增至9mm时,试件的疲劳性能基本无改变;双侧熔透焊对疲劳试件的疲劳性能无改善,反而略低于单侧熔透75%焊。对连接构造试件的疲劳试验数据进行S-N曲线回归分析表明,连接构造可归为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中的IX类构造,当破坏循环次数为2×106时,其应力幅为71.9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纵肋腹板 面板 连接构造 疲劳性能 S-N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贯通疲劳裂纹扩展行为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鞠晓臣 田越 +1 位作者 潘永杰 赵欣欣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3-57,共5页
为研究面外弯曲作用下的贯通疲劳裂纹扩展行为,以某公铁两用钢桥的工字形横梁腹板为对象,运用公路加载的方式,对横梁腹板竖向加劲肋焊端的应力进行荷载试验,利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建立横梁腹板模型,将疲劳裂纹引入模型,利用位移外推法计... 为研究面外弯曲作用下的贯通疲劳裂纹扩展行为,以某公铁两用钢桥的工字形横梁腹板为对象,运用公路加载的方式,对横梁腹板竖向加劲肋焊端的应力进行荷载试验,利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建立横梁腹板模型,将疲劳裂纹引入模型,利用位移外推法计算裂纹前端应力强度因子,结合最大能量释放率法对疲劳裂纹的扩展行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腹板的面外弯曲是该部位出现疲劳开裂的主要原因;贯穿疲劳裂纹是Ⅰ型为主的混合型疲劳断裂;等效应力强度因子随着裂纹的增长先增加后减小,裂纹的扩展角度随着裂纹的增长有所增加,预测角度与实际观测到的裂纹扩展角度近似一致。因此,利用位移外推法和最大能量释放率法可有效预测钢桥疲劳裂纹扩展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 加劲肋 疲劳裂纹 面外弯曲 有限元法 强度因子 断裂力学 最大释放率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LSTM的混凝土裂缝图像识别技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丽 潘永杰 王琦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8,共8页
为有效解决混凝土裂缝图像识别出现的断裂和内部空腔问题,提高裂缝整体区域定位识别精度,本文提出了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s,LSTM)的裂缝识别方法。通过滑动窗口切分裂缝图像使邻近裂缝间呈现时空延续... 为有效解决混凝土裂缝图像识别出现的断裂和内部空腔问题,提高裂缝整体区域定位识别精度,本文提出了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s,LSTM)的裂缝识别方法。通过滑动窗口切分裂缝图像使邻近裂缝间呈现时空延续性;基于编解码的图像分割思想,构建基于VGG(Visual Geometry Group)骨干网络的特征提取编码器,结合卷积LSTM模块学习裂缝的上下文关联特征,通过解码器和分类模型实现裂缝分割,建立编解码特征独立的EDConvLSTM(Encoder‐Decoder Convolu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s)裂缝分割模型,并进一步构建编码器与解码器特征融合的FEDConvLSTM(Fused Encoder‐Decoder Convolu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s)模型,将高层特征与底层特征相结合,在保证裂缝完整性的同时充分挖掘裂缝的边缘信息,实现混凝土裂缝的精准分割。利用Github平台Yhlleo提供的开放基准数据集DeepCrack对模型进行训练并测试,结果表明,基于VGG16骨干网络的EDConvLSTM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召回率可达86%,优化后的基于VGG19的FEDConvLSTM模型分割交并比相较于Segnet、Unet、AttentionUnet模型分别提升了6%、4%、1%。结合卷积LSTM网络的编解码分割算法能够解决裂缝识别完整性问题,并提升裂缝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识别 FEDConvLSTM ConvLSTM 混凝土裂缝 循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钢桁梁健康监测系统优化及状态预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令康 袁亭亭 +2 位作者 张志鹏 潘永杰 鞠晓臣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89,共7页
针对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庞大、维护困难这一问题,以某连续钢桁梁为研究对象,优化关键性指标,搭建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监测内容包括结构特征监测及耐久性监测,建立信号采集与传输、阈值报警等模块,构建大桥精细化BIM+GIS(Building Informatio... 针对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庞大、维护困难这一问题,以某连续钢桁梁为研究对象,优化关键性指标,搭建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监测内容包括结构特征监测及耐久性监测,建立信号采集与传输、阈值报警等模块,构建大桥精细化BIM+GIS(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模型。监测系统实现动态和静态数据综合采集与控制,包括结构应力、结构振动等动态信息及梁体挠度、支座位移、梁端转角、视频等静态信息,系统传感器反馈灵敏,数据采集准确稳定。分析监测数据发现桥梁各监测指标均小于阈值,且具有一定余量,满足桥梁设计要求,桥梁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钢桁梁 BIM+GIS模型 健康监测 系统优化 状态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MQTT和虚幻引擎的虚实互动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培培 潘永杰 +3 位作者 查桓 权全 庞婧婧 柴海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0-136,共7页
针对数字孪生虚实映射中数据更新实时性不够、展示效果差等问题,本文以虚幻引擎为孪生平台,提出了多领域多层次模型融合技术路线。给出了典型温湿度传感器、烟感传感器、断电传感器、漏水控制器、声光报警器的数据格式,开发了规则引擎模... 针对数字孪生虚实映射中数据更新实时性不够、展示效果差等问题,本文以虚幻引擎为孪生平台,提出了多领域多层次模型融合技术路线。给出了典型温湿度传感器、烟感传感器、断电传感器、漏水控制器、声光报警器的数据格式,开发了规则引擎模块,定制研发数据传输单元(Data Transfer unit,DTU),明确了DTU及虚幻引擎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的连接设置方式。基于RS485协议对上述传感器串口数据进行解析和传输。以某建筑为例,构建高逼真的数字孪生场景,实现了从监测设备到物联网平台直至孪生平台的数据流转、展示分析和报警,形成了可感知、可控制、可交互、可展示的虚实互动。研究成果为工程结构监测数字孪生虚实映射提供了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结构监测 物联网 MQTT协议 DTU 虚幻引擎 虚实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高强度螺栓抗延迟断裂研究
17
作者 赵欣欣 张骏 +2 位作者 潘永杰 范芳雄 张永健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54,共8页
为有效管控钢桥高强度螺栓(高栓)延迟断裂的发生,采用现状调研、有限元法和试验研究等方法分析高栓断裂原因,研究高栓用钢抗延迟断裂性能提升措施,并研发了高栓轴力精准监控技术。结果表明:高栓延迟断裂比例极低,但属于关键问题,应尽量... 为有效管控钢桥高强度螺栓(高栓)延迟断裂的发生,采用现状调研、有限元法和试验研究等方法分析高栓断裂原因,研究高栓用钢抗延迟断裂性能提升措施,并研发了高栓轴力精准监控技术。结果表明:高栓延迟断裂比例极低,但属于关键问题,应尽量避免;高栓断裂位置多在螺栓头与直杆、直杆与丝杆、丝杆与螺母交界处应力集中部位,超拧会显著增加延迟断裂概率,高栓材料强度高使其氢脆敏感性大、应力集中,这是导致高栓氢致延迟断裂的主要原因;建议既有10.9级高栓用钢抗拉强度上限采用1190 MPa,研制的新型高栓用钢SRQS1可有效提升原材料的抗延迟断裂性能;研发的钢桥高栓连接施工智能管控系统及提出的基于超声波测量的在役高栓轴力测试方法,为高栓施工期和运营期轴力的精准监控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 高强度螺栓 延迟断裂 智能管控系统 轴力测试方法 现场调研 有限元法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基坑监测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廖志刚 蔡德钩 +1 位作者 潘永杰 魏乾坤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0-103,共4页
针对传统基坑监测手段的不足,结合信息化发展,设计了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的基坑监测系统的流程架构。以铁科院科研业务用房基坑工程监测为依托,建立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BIM模型,搭建了基坑监测信息化管理系统... 针对传统基坑监测手段的不足,结合信息化发展,设计了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的基坑监测系统的流程架构。以铁科院科研业务用房基坑工程监测为依托,建立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BIM模型,搭建了基坑监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监测对象及监测结果的三维可视化、基坑监测技术的信息化和管理手段的升级化,同时探讨了BIM技术在基坑监测方面的深化应用方向。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基坑监测的实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BIM 基坑监测 信息化 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桥梁PHM深化认知与关键技术研究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怀志 潘永杰 +1 位作者 赵欣欣 邓丽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116,共7页
为进一步推动铁路桥梁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技术的应用发展,本文梳理了桥梁病害、故障与事故之间概念内涵,明确了它们与桥梁劣化等级、事故等级的对应关系,初步给出了桥梁病害、故障与事故之间的... 为进一步推动铁路桥梁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技术的应用发展,本文梳理了桥梁病害、故障与事故之间概念内涵,明确了它们与桥梁劣化等级、事故等级的对应关系,初步给出了桥梁病害、故障与事故之间的演化过程;扩展了健康管理范畴,由病害故障的被动管理向主动、正向管理模式转变;初步提出了桥梁PHM迭代发展脉络,概述了各迭代版本的显著特点;明确了桥梁PHM关键技术,包括轻量化的弹性系统设计、空天车地一体化的检监测数据集成、多源驱动的状态评估和面向健康管理的修程修制改革;开展了振动加速度异常监测、桥梁支座位移分析、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识别等智能技术应用。研究成果深化了铁路桥梁PHM理念内涵,展望了其发展方向,丰富了PHM智能分析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PHM 轻量化 空天车地一体 异常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千米公铁两用斜拉桥关键节点模型试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鑫 潘永杰 +1 位作者 田越 乐思韬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1-55,共5页
为研究主桁整体节点构造的受力性能,结合在建沪通长江大桥,采用1∶2的几何缩尺模型,对其关键节点A60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和有限元理论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不利荷载工况下,节点区域最大应力在材料的容许应力范围内,验证了节点设计的... 为研究主桁整体节点构造的受力性能,结合在建沪通长江大桥,采用1∶2的几何缩尺模型,对其关键节点A60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和有限元理论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不利荷载工况下,节点区域最大应力在材料的容许应力范围内,验证了节点设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节点最大应力出现在焊接处和圆弧过渡段,主要是该处应力集中所致;采用适当半径的圆弧过渡形式,可有效减小应力集中。试验结果验证了沪通桥关键节点设计的合理性,也为类似工程节点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节点 关键节点 模型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