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3+/Yb3+共掺氟硅酸盐玻璃陶瓷的制备及其量子剪裁发光行为 被引量:2
1
作者 潘毓 乔旭升 +1 位作者 骆群 樊先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0-543,523,共5页
本文报道了一类组成为50SiO2-10Al2O3-20ZnF2-20SrF2-3YbF3-0.05ErF3(mol%)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制备及其量子剪裁发光行为。XRD和TEM分析结果显示,玻璃陶瓷中均匀分布有尺度10~40nm的SrF2析晶相。光谱研究表明,玻璃陶瓷在Er3+激发峰波... 本文报道了一类组成为50SiO2-10Al2O3-20ZnF2-20SrF2-3YbF3-0.05ErF3(mol%)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制备及其量子剪裁发光行为。XRD和TEM分析结果显示,玻璃陶瓷中均匀分布有尺度10~40nm的SrF2析晶相。光谱研究表明,玻璃陶瓷在Er3+激发峰波长377nm激发下存在Er3+向Yb3+的有效能量传递,可实现包括量子剪裁效应在内的波长变换功能。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玻璃陶瓷的近红外977nm发光逐渐增强,荧光寿命显著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量子剪裁 YB3+ ER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玻璃陶瓷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2
2
作者 傅恒毅 钱江云 +3 位作者 潘毓 骆群 乔旭升 樊先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6,88,共9页
实验制备了一类含有SrF2∶Yb3+,Tm3+及SrF2∶Yb3+,Er3+的透明发光玻璃和玻璃陶瓷,对比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玻璃陶瓷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光谱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玻璃陶瓷具有立方SrF2纳米晶相均匀分布于玻璃基体的复相结构,利用... 实验制备了一类含有SrF2∶Yb3+,Tm3+及SrF2∶Yb3+,Er3+的透明发光玻璃和玻璃陶瓷,对比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玻璃陶瓷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光谱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玻璃陶瓷具有立方SrF2纳米晶相均匀分布于玻璃基体的复相结构,利用HRTEM可观测到SrF2纳米晶相的(111)晶面,其晶粒尺度在10~30nm之间,且该析晶相中富集有Yb3+/Tm3+和Yb3+/Er3+。基于此,玻璃陶瓷在980nm LD激光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光强度较玻璃样品有较大提高。其上转换发光机制分别主要为Yb3+-Yb3+之间的合作上转换,Yb3+-Tm3+和Tm3+-Tm3+之间的交叉弛豫能量传递过程,以及Yb3+-Er3+之间的能量传递上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纳米晶 玻璃陶瓷 上转换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CO_3/K_3PO_4复合助熔剂对新型Y_2O_2S:0.09Ti长余辉磷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朋越 向鑫 +3 位作者 沈华翔 潘毓 洪樟连 王民权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9-173,共5页
采用高温还原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无稀土掺杂Y2O2S:0.09Ti长余辉发光材料。基于助熔剂种类对长余辉发光材料特性的重要作用,选择了对余辉衰减初期和后期余辉强度有明显作用的Li2CO3和K3PO4两种助熔剂,研究了不同配比(以下用x表示,x=L... 采用高温还原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无稀土掺杂Y2O2S:0.09Ti长余辉发光材料。基于助熔剂种类对长余辉发光材料特性的重要作用,选择了对余辉衰减初期和后期余辉强度有明显作用的Li2CO3和K3PO4两种助熔剂,研究了不同配比(以下用x表示,x=Li2CO3/(Li2CO3+K3PO4))的复合助熔剂对Y2OS:0.09Ti磷光体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的作用,以获得具有较好综合发光性能的Y2O2S:0.09Ti磷光体。采用PL光谱和余辉测试仪对材料的发光特性进行了表征,用XRD研究了其晶体结构的变化。XRD结果表明,在复合助熔剂范围内(x=0-1.0)均可获得单相性的Y2O2S:0.09Ti磷光体。同时发现复合助熔剂比例不同制备的样品中,Y2O2S:0.09Ti磷光体晶体择优取向也发生明显的变化,且高比例Li2CO3有助于Y2O2S:0.09Ti磷光体的晶体形成。复合助熔剂比例x对样品的激发峰与发射谱主峰位置(565nm)基本没有影响;但助熔剂比例x对发射峰强度则有明显影响,随着x增加,该磷光体的发光强度先增后减,在x=0.8时发光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助熔剂 无稀土掺杂 Y2O2S:Ti 发光 长余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三网融合
4
作者 潘毓 高翔 《信息通信》 2011年第3期105-106,共2页
主要就三网融合的一些基本的实现技术进行了探讨,对三网融合如何方便人们的生活进行了展望。同时探讨了在现有的三网(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融合的基础上加入电网,使之成为四网融合。
关键词 三网融合 计算机网络 ADSL H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