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特色与医防融合能力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其改革路径探析——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潘校琦 刘维映 +6 位作者 闫梦璠 梁洁 侯杰 王世宇 吴曦 杨练 彭羽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8-1162,共5页
在“健康中国2030”宏伟蓝图的指引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带来的严峻挑战,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被提升至新的高度,尤其要求培养能够应对复杂公共卫生问题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中医药防控策略以其独特优势,在历次突发公共卫... 在“健康中国2030”宏伟蓝图的指引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带来的严峻挑战,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被提升至新的高度,尤其要求培养能够应对复杂公共卫生问题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中医药防控策略以其独特优势,在历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彰显了不可估量的价值,凸显了其在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不可替代性。中医药院校在培育具备中西医结合预防特色的公共卫生人才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面临着起步晚、规模小、师资紧缺、差异化人才培养路径不清晰等诸多挑战。本文旨在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剖析多年来中医药院校预防医学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改革实践路径。核心在于,强化中医药院校构建一种具备中西医结合预防特色与医防融合能力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中西融通的现代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 预防医学 人才培养 中西医结合 医防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子神经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潘校琦 彭成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1期2551-2554,2562,共5页
传统中药的安全性是指导其临床应用的坚实基础。附子为"百药之长",具有多种功效,但对机体也表现出明显的神经毒性。附子以酯型生物碱为主要毒性物质基础,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其毒作用机制主要涉及离子通道、... 传统中药的安全性是指导其临床应用的坚实基础。附子为"百药之长",具有多种功效,但对机体也表现出明显的神经毒性。附子以酯型生物碱为主要毒性物质基础,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其毒作用机制主要涉及离子通道、神经递质、信号转导和能量代谢等。为提高附子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降低神经不良反应,本文基于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从附子毒性物质基础、神经毒作用靶器官和神经毒作用机制3个方面具体阐述附子神经毒性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酯型生物碱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