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福建珍贵阔叶用材树种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李建民
潘标志
陈存及
李生
胡晓静
-
机构
福建省林业厅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93-99,共7页
-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阔叶树种优选和生态示范林建立的研究 ( 99-Z -113 )"
-
文摘
在对福建 1 0种珍贵阔叶树种的速生丰产特性、经济性状和适应性调查基础上 ,运用多目标决策原理 ,进行福建珍贵阔叶用材树种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 :在 1 0种珍贵阔叶树种中 ,檫树的速生丰产指标得分最高 ,闽楠的经济性状指标得分最高 ,福建青冈、刺栲、青钩栲的适应性指标最好 ;1 0个阔叶树种可分为 3个等级 ,其中一级的刺栲、闽楠为福建适宜的阔叶造林树种 ;二级的檫树、青钩栲、沉水樟、福建青冈为福建次适宜的阔叶造林树种。
-
关键词
阔叶树种
速生丰产
多目标决策
-
Keywords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Polygonal decision
-
分类号
S722.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中国濒危植物的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范繁荣
马祥庆
潘标志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建省林业厅
-
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3期1-5,共5页
-
基金
福建省林业厅资助项目“珍贵树种白桂木的驯化研究”(闽林[2001]科12-9)
-
文摘
珍稀濒危植物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濒危植物的科学内涵、濒危机制、保护技术理论、保护途径五个方面对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全面开展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基础调查和信息系统建设,充分运用分子生物技术,多学科结合,开展植物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原理、植物致濒机制及脱濒技术等创新研究的建议。
-
关键词
濒危植物
保护生物学
研究进展
-
分类号
S759.94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Q16
[生物学—普通生物学]
-
-
题名草甘膦与威尔柏、盖灌能混用除草研究
被引量:4
- 3
-
-
作者
潘标志
-
机构
福建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
-
出处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5-47,共3页
-
文摘
单用草甘膦防除防火道上 1年生杂草、禾本科、莎草科杂草 ,在一定范围内 ,其效果与剂量成正相关 ,草甘膦 +威尔柏未发现增效 ,草甘膦 +盖灌能不仅有增效作用 ,而且扩大了杀草灭灌谱 。
-
关键词
草甘膦
威尔柏
盖灌能
混用
林地杂草
除草剂
-
Keywords
liquorice phosphine
Wenerbo
Gaiguanneng
mixture
weeding techniques
-
分类号
S765.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麻竹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9
- 4
-
-
作者
潘标志
-
机构
福建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
-
出处
《浙江林业科技》
2004年第1期21-23,共3页
-
基金
福建省科委重点项目"麻竹丰产栽培技术"(编号:95-2-111)
-
文摘
介绍了麻竹的生物学特性,并分析了其地上部分生物量和竹丛蔸幅与发笋量的关系。
-
关键词
麻竹
生物学特性
地上生物量
竹丛蔸幅
发笋量
-
Keywords
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biology
property
study
-
分类号
S795.50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闽粤栲马尾松混交林造林施肥试验简报
被引量:9
- 5
-
-
作者
潘标志
-
机构
福建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
-
出处
《浙江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92-93,99,共3页
-
文摘
通过对闽粤栲与马尾松纯林、混交林的造林施肥试验及年的观察,闽粤栲与马尾松混交,能促进林 10 分生长,形成合理的林分结构,造林前施基肥,初期对闽粤栲幼林(当年)树高、胸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后期对闽粤栲生长效果不明显。
-
关键词
闽粤栲
马尾松
混交林
造林
施肥试验
-
Keywords
Castanopsis fissa
Pinus massoniana
mixed forest
fertilization
-
分类号
S725.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92.1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福建森林非木质资源利用、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2
- 6
-
-
作者
潘标志
-
机构
福建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
-
出处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526-529,共4页
-
文摘
本文从保护生态公益林角度着手,提出生态开发福建森林非木质资源;系统分析了福建森林非木质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了非木质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与对策.
-
关键词
非木质资源
生态利用
对策
研究
-
分类号
TS7
[轻工技术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
-
-
题名杉木林冠下虎杖不同栽培方式生长效果分析
被引量:9
- 7
-
-
作者
潘标志
-
机构
福建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
-
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2009年第3期55-58,共4页
-
基金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森林药用经济植物虎杖标准化栽培和有机加工技术"项目(闽发改投资[2006]985号)
福建省科技厅"森林经济植物虎杖规范栽培及新资源食品加工利用研究"项目(2007S0039)
-
文摘
采取不同清理方式、郁闭度、坡位和坡向随机与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并采用Duncan多重分析比较,提出了虎杖在林冠下郁闭度0~0.9之间均能生长,而以0.5郁闭度最适宜高、径和生物量生长。虎杖的高、径生长量及生物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下坡〉中坡〉上坡,阴坡的高、径生长量及生物量均大于阳坡;采伐剩余物的不同清理方式从高到低依次为1m×1m水平带等高堆积〉全面清理〉不清理。同时,从不同郁闭度、坡位和清理方式进行正交试验的结果看出,3个因素中极差值排序为RB〉RA〉RC,说明郁闭度对虎杖高生长与干物质生产影响最大。试验表明,下坡+0.5郁闭度+隔1m等高线堆积清理组合(A1B2C1),虎杖的高生长和干物质量最大。
-
关键词
杉木
虎杖
栽培方式
生长量
-
Keywords
Cunninghamia lancelolate
Polygonum cuspidatum
Cultivation patterns
Growth
-
分类号
S792.1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91.25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拉氏栲和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比较
被引量:3
- 8
-
-
作者
潘标志
-
机构
福建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
-
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2005年第6期16-18,共3页
-
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科学基金项目"拉氏栲栽培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造林技术研究"(JB04128)
-
文摘
通过对26a生拉氏栲与杉木人工林蓄积生长、林分生物量和林分空间格局的测定分析,进行拉氏栲和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拉氏栲人工林单株材积为0·2293m3/hm2,比杉木人工林高14·76%,但其林分蓄积量小于杉木林;拉氏栲林分生物量为148·59t/hm2,是杉木人工林的1·13倍;其干、枝、叶和根的生物量均高于杉木林,拉氏栲根系十分发达,其根系分布较杉木更为合理,说明拉氏栲人工林的林分空间格局比杉木人工林更有利于林分光合产物的积累。拉氏栲生产力较高,可望在南方大面积推广。
-
关键词
拉氏栲
杉木
人工林
生产力
生物量
人工林生产力
杉木人工林
林分生物量
林分蓄积量
空间格局
根系分布
大面积推广
测定分析
单株材积
-
Keywords
Castanopsis lamonteii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ation
Productivity
Biomass
-
分类号
S7-1
[农业科学—林学]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能源植物麻疯树闽东南引种试验
被引量:8
- 9
-
-
作者
卓开发
洪志猛
潘标志
林晓辉
陈玉印
-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林业局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福建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
南安市英都宝昌苗圃场
-
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2006年第6期80-82,共3页
-
基金
福建省泉州市科技局"生物能源树种麻疯树引种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5N-8)
-
文摘
在福建省南安市进行麻疯树引种育苗,并开展不同海拔和不同立地条件的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平均为81%,造林成活率迭92,8%,试验林在冬霜期间没有受冻害,生长良好。当年生试验林9~10月份有少量植株开花结果,单株结果数最多达40粒,至12月份已陆续成熟,初试见效,可为中试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和示范。
-
关键词
能源树种
麻疯树
引种试验
初报
-
Keywords
Energy resources plant
Jatropha curcas L
Introduction experiment
Primary report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