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磨堆焊层显微组织特征及其与耐磨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潘春旭 陈俐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12,17,共6页
利用透射电镜 ( TEM)和扫描电镜 ( SEM)研究了不同耐磨堆焊层的显微组织特征。通过与实际工况磨损状态和堆焊层硬度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发现高铬铸铁耐磨堆焊层的显微组织 ,如硬质相的形态、尺寸和分布、基体相的性质等是决定其耐磨性的... 利用透射电镜 ( TEM)和扫描电镜 ( SEM)研究了不同耐磨堆焊层的显微组织特征。通过与实际工况磨损状态和堆焊层硬度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发现高铬铸铁耐磨堆焊层的显微组织 ,如硬质相的形态、尺寸和分布、基体相的性质等是决定其耐磨性的主要因素 ,而不是一般认为的硬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磨堆焊 耐磨性 显微组织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钢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在高温服役中的转变 被引量:9
2
作者 潘春旭 沈棣华 张志慧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异种钢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在高温服役中的转变潘春旭,沈棣华,张志慧(武汉交通科技大学船机系,武汉430063)(冶金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八室,北京100081)在Cr5Mo低合金耐热钢钢管上熔敷奥氏体不锈钢Cr23Ni13... 异种钢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在高温服役中的转变潘春旭,沈棣华,张志慧(武汉交通科技大学船机系,武汉430063)(冶金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八室,北京100081)在Cr5Mo低合金耐热钢钢管上熔敷奥氏体不锈钢Cr23Ni13型奥302(A302)焊条进行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接头 显微组织 高温 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Cr2MoWVTiB钢焊缝微裂纹产生机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潘春旭 张志慧 +1 位作者 王海波 陈永康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87-90,共4页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研究了12Cr2MoWVTiB耐热钢焊缝区产生裂纹的微观机理。文中提出,粒状贝氏体中大量的富氢微孪晶马氏体M-A小岛引起的延迟微裂纹;柱状晶晶界间的多晶低熔共晶膜引起的结晶裂纹以及外加拘束应力等三者之间的相...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研究了12Cr2MoWVTiB耐热钢焊缝区产生裂纹的微观机理。文中提出,粒状贝氏体中大量的富氢微孪晶马氏体M-A小岛引起的延迟微裂纹;柱状晶晶界间的多晶低熔共晶膜引起的结晶裂纹以及外加拘束应力等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该裂纹的产生。初步讨论了避免焊缝裂纹的方法。首次在TEM下观察到了低熔共晶膜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缝 裂纹 铬钼钢 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钢焊接中氢蚀剥离的产生机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潘春旭 廖红卫 沈棣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2-37,共6页
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TEM、SEM)分析了焊态和长期在高温、高压氢环境中服役后,Cr5Mo+奥302(Cr25Ni13)异种钢焊接熔合区附近的显微组织变化。认为氢蚀剥离裂纹的产生机理为:工件在运行过程中,组织不均匀的... 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TEM、SEM)分析了焊态和长期在高温、高压氢环境中服役后,Cr5Mo+奥302(Cr25Ni13)异种钢焊接熔合区附近的显微组织变化。认为氢蚀剥离裂纹的产生机理为:工件在运行过程中,组织不均匀的熔合区周围,富集氢和碳(碳化物),并发生反应,在奥氏体(A)/类马氏中(M-L)焊接边界处生成CH_4气泡,不断的冷热疲劳使气泡不断长大,并逐渐连在一起。当工件停止运行冷却到室温后,由于母材和焊缝金属之间热膨胀系数以及导热系数的差异,使边界处的应力集中重新出现,导致接头沿气泡连接部位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蚀剥离 焊接 产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Cr1MoV和12Cr2MoWVTiB钢焊接接头组织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潘春旭 王海波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2-57,共6页
利用透射电镜(TEM)技术,系统地对比观察了12Cr1MoV和12Cr2MoWVTiB低合金耐热钢焊态和焊后回火的焊接接头中焊缝、近缝区和母材的组织变化,讨论了其对接头性能的影响。认为高温回火后在12Cr1MoV近缝区产生再热裂纹的原因,一方面与该区焊... 利用透射电镜(TEM)技术,系统地对比观察了12Cr1MoV和12Cr2MoWVTiB低合金耐热钢焊态和焊后回火的焊接接头中焊缝、近缝区和母材的组织变化,讨论了其对接头性能的影响。认为高温回火后在12Cr1MoV近缝区产生再热裂纹的原因,一方面与该区焊态下粗大带棱角粒状贝氏体M+A小岛造成的应力集中有关;另一方面还与该区回火时晶内沉淀强化,晶界弱化有关。初步探讨了新观察到的组织——回火退化粒状贝氏体的产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钢 焊接 电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组织和偏析的电镜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潘春旭 朱凤艳 陈雁荡 《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419-424,共6页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能谱分析(EDS)技术,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焊缝中δ+γ双相结构的组织形态和显微成分偏析。认为当先析出相为δ铁素体时,在快速冷却条件下,δ→γ转变是块状转变,同时还应考虑短程扩散的作用。铁素...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能谱分析(EDS)技术,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焊缝中δ+γ双相结构的组织形态和显微成分偏析。认为当先析出相为δ铁素体时,在快速冷却条件下,δ→γ转变是块状转变,同时还应考虑短程扩散的作用。铁素体的形态和大小由短程扩散和块状转变决定。当先析出相为奥氏体时,共晶δ铁素体内的成分偏析主要是由于溶质分凝的结果,整个固态转变由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焊缝组织 显微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Mo-V钢焊缝组织的高温回火转变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潘春旭 戴海容 《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480-486,共7页
本文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Cr-Mo-V低合金耐热钢焊接接头在770℃不同时间进行高温回火处理后,焊缝中粒状贝氏体的转变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随回火时间的延长,富碳M-A小岛就地分解,析出细小的M_(23)C_6或M_7C_3型碳化物,并不断聚集长... 本文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Cr-Mo-V低合金耐热钢焊接接头在770℃不同时间进行高温回火处理后,焊缝中粒状贝氏体的转变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随回火时间的延长,富碳M-A小岛就地分解,析出细小的M_(23)C_6或M_7C_3型碳化物,并不断聚集长大;小岛边界逐渐变得模糊;基体中析出的VC颗粒大小变化不明显;铁素体晶粒长大,焊缝区的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缝 回火 粒状贝氏体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102焊接组织精细结构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潘春旭 王仁卉 王海波 《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73-77,共5页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钢102,即12Cr2MoWVTiB低合金耐热钢焊接接头各特征区组织的精细结构变化进行了观察。初步讨论了组织变化对焊接接头机械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焊缝组织 电镜观察 钢10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焊缝微观组织和偏析的电镜研究
9
作者 潘春旭 朱凤艳 陈雁荡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206-206,共1页
本文利用带能谱(EDS)的透射电镜(TEM)分析技术(STEM/EDS),研究了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奥氏体不锈钢焊缝中δ+γ双相结构的组织形态,晶体学取向关系和显微成分偏析。样品Ⅰ:奥302(25-13型)+18-8Ti和样品Ⅱ:奥402(25-20型)+18-8Ti是在焊条自... 本文利用带能谱(EDS)的透射电镜(TEM)分析技术(STEM/EDS),研究了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奥氏体不锈钢焊缝中δ+γ双相结构的组织形态,晶体学取向关系和显微成分偏析。样品Ⅰ:奥302(25-13型)+18-8Ti和样品Ⅱ:奥402(25-20型)+18-8Ti是在焊条自动焊机上堆焊面成的。由于焊接的特殊热作用,焊缝的形成过程是一种非平衡快速凝固结晶过程。焊缝中δ铁索体的含量和形态决定于Cr/Ni比值和焊接规范。对于Ⅰ号样品,其凝固时首先析出δ相,残留下来的骨架状δ铁素体与奥氏体之间可存在K-S取向关系(图1),也可不存在取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焊缝 微观组织 偏析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中形变孪晶的电镜研究
10
作者 潘春旭 陈冰泉 杨红霞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79-281,共3页
利用电子显微镜对不同材料组合和焊接条件下,奥氏体不锈钢焊缝中形变挛晶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实验发现焊缝中形变孪晶的数量和形态与接头的拘束条件有关。在全拘束接头一,孪晶的数量最多,还会出现多次孪晶。随拘束程度的下降,孪晶数... 利用电子显微镜对不同材料组合和焊接条件下,奥氏体不锈钢焊缝中形变挛晶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实验发现焊缝中形变孪晶的数量和形态与接头的拘束条件有关。在全拘束接头一,孪晶的数量最多,还会出现多次孪晶。随拘束程度的下降,孪晶数量减少。在无拘束接头中,几乎看不到孪晶。这些形变孪晶是由于在奥氏体钢焊缝冷却过程中,结晶凝固和δ-铁素体向奥氏体的相转变,导致焊缝体积缩小而快速引入的拉伸切应力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 不锈钢 形变孪晶 焊缝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H-800电镜上实现会聚束电子衍射的方法
11
作者 潘春旭 王仁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1期47-51,共5页
本文介绍在没有CBED附件的情况下,如何在H-800电镜上实现会聚束电子衍射(CBED)的几种方法,如成像模式法、衍射模式法、STEM模式法、Free模式法和大角度会聚束电子衍射(LA CBED)。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讨论了影响CBED花样的... 本文介绍在没有CBED附件的情况下,如何在H-800电镜上实现会聚束电子衍射(CBED)的几种方法,如成像模式法、衍射模式法、STEM模式法、Free模式法和大角度会聚束电子衍射(LA CBED)。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讨论了影响CBED花样的几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镜 会聚束 电子衍射 CB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焊对不锈钢焊缝组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春旭 杨荣茂 《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28-133,共6页
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多层焊对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组织变化和M_(23)C_6碳化物析出规律的影响。观察到重热作用使δ-铁素体部分发生溶解,转变为奥氏体或其它第二相,并变得破碎和细小呈球形分布,类似于焊接热影响区的组... 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多层焊对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组织变化和M_(23)C_6碳化物析出规律的影响。观察到重热作用使δ-铁素体部分发生溶解,转变为奥氏体或其它第二相,并变得破碎和细小呈球形分布,类似于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变化规律。发现打底层(第1焊层)中所有δ/γ晶界上均有M_(23)C_6析出;第2焊层中仅部分δ/γ晶界上有M_(23)C_6析出;盖面层(第3焊层)中没有M_(23)C_6析出。这种变化与多层焊热循环及Cr,Ni在δ/γ晶界附近的偏析和材料的碳含量有关。M_(23)C_6与奥氏体之间存在立方/立方取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缝 电子显徽术 奥氏体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法制备Ag/TiO_2纳米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44
13
作者 许平昌 柳阳 +3 位作者 魏建红 熊锐 潘春旭 石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261-2266,共6页
以乙醇为溶剂,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用溶剂热法制备了Ag表面修饰的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BE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UV-Vis)光谱等技术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表征,... 以乙醇为溶剂,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用溶剂热法制备了Ag表面修饰的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BE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UV-Vis)光谱等技术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表征,以亚甲基蓝(MB)溶液的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不同Ag含量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用溶剂热法制备的样品中TiO2皆为锐钛矿相,金属Ag颗粒沉积在TiO2表面,粒径为2nm左右,比表面积较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大大增加,最高可达151.44m2·g-1;UV-Vis光谱和光催化实验表明:Ag修饰使TiO2对光的吸收能力大大增强,吸收带边红移至可见光区,亚甲基蓝在该复合材料上的光催化降解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溶剂热法制备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明显好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Ag摩尔分数为5%的样品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银修饰 溶剂热法 溶胶凝胶法 亚甲基蓝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异种钢焊接熔合区中置换式原子扩散的计算和测定
14
作者 潘春旭 王仁卉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 1996年第5期549-553,共5页
利用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透射电镜(TEM)+能谱(EDS)技术,观察和测定了奥氏体-珠光体异种钢焊接熔合区的组织变化和置换式合金元素的浓度分布.根据实验结果。
关键词 焊接 原子扩散 异种钢 熔合区 计算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及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永钱 江旭东 潘春旭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18,42,共5页
微弧氧化(MAO)技术不从外部引入陶瓷物料,而是直接在基体金属表面"原位(In-Situ)"氧化烧结获得氧化物陶瓷层,具有膜层致密性高、与基体结合力强等特点。综述了钛(Ti)及钛合金MAO技术的工艺过程、形成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应用领... 微弧氧化(MAO)技术不从外部引入陶瓷物料,而是直接在基体金属表面"原位(In-Situ)"氧化烧结获得氧化物陶瓷层,具有膜层致密性高、与基体结合力强等特点。综述了钛(Ti)及钛合金MAO技术的工艺过程、形成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应用领域,简介了采用MAO制备TiO2复合薄膜及其在光催化方面应用的研究结果,以期进一步推动钛合金MAO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钛及钛合金 表面处理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锡青铜合金腐蚀过程中的电化学与微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冰洁 江旭东 潘春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8-143,共6页
采用电化学分析技术,如开路电位(OCP)、极化曲线(Tafel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等,并结合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不同锡(Sn)含量的青铜合金在NaCl、Na_2SO_4溶液中的腐蚀过程。结果显示高Sn锡青铜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对锡青铜合金中显微组织... 采用电化学分析技术,如开路电位(OCP)、极化曲线(Tafel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等,并结合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不同锡(Sn)含量的青铜合金在NaCl、Na_2SO_4溶液中的腐蚀过程。结果显示高Sn锡青铜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对锡青铜合金中显微组织的观察发现α相的点蚀坑明显多于δ相,表明在电解质溶液中α相更易发生腐蚀。本研究为古代青铜器的锈蚀防护提供了基础数据,具有较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腐蚀 电化学测量 组成结构 电化学阻抗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氏体不锈钢超高温氧化失效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亚敏 吴佑明 潘春旭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6,共4页
利用电子显微镜和能谱等现代分析仪器,系统研究了YUS701型高Cr-Ni奥氏体不锈钢在1200℃超高温腐蚀介质环境下长期服役过程中的氧化腐蚀特征及失效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不锈钢表面氧化膜具有多膜层结构,氧化环境及基体-氧化层界面处的元素... 利用电子显微镜和能谱等现代分析仪器,系统研究了YUS701型高Cr-Ni奥氏体不锈钢在1200℃超高温腐蚀介质环境下长期服役过程中的氧化腐蚀特征及失效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不锈钢表面氧化膜具有多膜层结构,氧化环境及基体-氧化层界面处的元素分布和扩散对氧化膜的结构与性能有重要影响;氧化膜的失效行为主要表现为氧化层中裂纹的产生和不致密氧化层的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超高温 氧化膜 失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的材料微区应力应变状态研究综述 被引量:23
18
作者 黄亚敏 潘春旭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共11页
材料中微米级微区范围内的应力和应变状态常被用来解释宏观材料的失效行为。目前的常规技术都难以实现数微米范围内的应力应变测试和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是近年来新发展的可用于微区应力应变状态分析的有力手段。它是扫描电... 材料中微米级微区范围内的应力和应变状态常被用来解释宏观材料的失效行为。目前的常规技术都难以实现数微米范围内的应力应变测试和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是近年来新发展的可用于微区应力应变状态分析的有力手段。它是扫描电镜(SEM)的附件之一,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角度分辨率和应变敏感性。本文以材料形变方式为基础,综述了EBSD技术对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的不同表征原理与方法。同时,还介绍了应变敏感度的提高和进展,及测量参数对结果精度的影响,为更好地发展该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区残余应力 EBSD 弹性应变 塑性应变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EM和EBSD的“原位跟踪”观测技术研究奥氏体不锈钢及其焊接接头的超高温组织转变过程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亚敏 吴佑明 +1 位作者 付强 潘春旭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32-438,共7页
为了准确地研究材料在高温过程中的组织转变过程及其对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对材料进行"原位跟踪(in-situ-tracking)"观察和测量的新方法。即首先在样品的观察位置做一个记... 为了准确地研究材料在高温过程中的组织转变过程及其对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对材料进行"原位跟踪(in-situ-tracking)"观察和测量的新方法。即首先在样品的观察位置做一个记号,并在标识位置附近进行形貌、成分和结构等观测;然后将样品拿出SEM外进行处理,处理完后再放入SEM在同一标识部位做同样的观测;如此反复多次,最后获得一组能反映同一位置特征的系列实验结果。该方法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位(in-situ)"观察和分析,但如果仔细和谨慎操作,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和目的。利用该方法对奥氏体不锈钢及其焊接接头在1 000℃以上超高温下的组织转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奥氏体不锈钢母材组织长大严重,大角晶界减少,界面能低的小角晶界增多;而在焊缝区相邻柱状晶取向逐步合并趋于〈100〉方向,但晶粒并无明显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 EBSD “原位跟踪” 奥氏体不锈钢 焊接接头 超高温服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基合金激光熔覆组织及其耐磨耐蚀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浩 潘春旭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5-48,共4页
利用CO2 激光器在Q2 35低碳钢基体表面熔覆Co基合金 ,并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和分析了激光熔覆层的显微组织特征。耐磨性、抗擦伤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实验表明 ,与等离子喷涂层相比 。
关键词 钴基合金 激光熔覆组织 耐磨耐蚀性 显微组织 Q235低碳钢 表面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