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时间-外观能量扩散Transformer的无监督视频异常检测
1
作者 潘振鹏 李志军 +3 位作者 薛超然 黎鑫 吴克伟 谢昭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2期68-76,共9页
无监督视频异常检测,关注从只有视频级标签的视频中,检测出异常事件发生的视频帧。由于没有视频帧标签,会造成该视频中的正常视频帧和异常视频帧难以区分。为了对正常和异常视频帧进行外观和外观特征分析,本文提出一种用于无监督视频异... 无监督视频异常检测,关注从只有视频级标签的视频中,检测出异常事件发生的视频帧。由于没有视频帧标签,会造成该视频中的正常视频帧和异常视频帧难以区分。为了对正常和异常视频帧进行外观和外观特征分析,本文提出一种用于无监督视频异常检测的时间-外观扩散Transformer。该模型中,Transformer编码器用于提取视频帧特征。时间能量扩散模块,使用高斯噪声对时间特征进行扩散,生成加噪后的时间特征集合。该模块使用单步的Monte Carlo采样方法选择出加噪样本,根据加噪样本和原始样本的余弦相似度和均方误差,判断加噪样本是否可信。该模块进一步设计了单次迭代的加噪和多次跨步的采样过程,来充分学习样本特征的更为复杂的时间变化情况。外观能量扩散模块,对外观特征进行单次迭代的加噪和多次跨步的采样过程,学习复杂的外观特征变化。上述的时间、外观能量扩散模块,描述视频帧可信的时间-外观特征,具有较好的互补性,能够有效增强正常和异常样本的区分能力。Transformer解码器用于异常分数的预测。在CUHK Avenue、ShanghaiTech、UCF-Crime和UBnormal这4个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时间-外观扩散Transformer模型优于现有的无监督视频异常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视频异常检测 扩散模型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点位置关系时空变化模型的人体姿态预测
2
作者 黎鑫 许闻 +3 位作者 李顼 潘振鹏 杨兴明 吴克伟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人体姿态预测,是指根据可观测的人体姿态序列,来预测运动后的人体姿态。现有方法缺乏对关节点在运动后的位置范围进行描述。由此,提出了一种关节点位置关系时空变化模型。在该模型中,空间位置关系学习模块,通过统计同一个动作类别的多... 人体姿态预测,是指根据可观测的人体姿态序列,来预测运动后的人体姿态。现有方法缺乏对关节点在运动后的位置范围进行描述。由此,提出了一种关节点位置关系时空变化模型。在该模型中,空间位置关系学习模块,通过统计同一个动作类别的多个时间视频帧中关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分布,来学习动作类别约束的不同关节点之间位置关系。空间位置关系学习模块用于描述人体姿态预测中位置关系的合理性,并减少不合理的关节点估计。时间位置关系学习模块,通过同一个动作类别中统计相邻两帧的关节点位置变化,来学习动作类约束的单关节点位置随着时间的变化关系。时间位置关系学习模块用于描述人体姿态预测中人体关节点运动后的合理范围,并减少不合理的关节点估计。时空位置关系融合模块,利用位置关系的高斯分布方差作为权重,对空间位置关系和时间位置关系进行加权融合。时空位置关系融合模块考虑人体姿态中的邻接关系,将融合的时空位置关系进行空间范围的筛选,得到更加合理的时空位置关系。时空变化特征学习模块,将关节点的全局/局部位置关系,点乘到自注意力关系中。时空变化特征学习模块使用位置约束的自注意力,找出关节点有效的影响范围,从而提高人体姿态预测的准确性。在Human3.6M和Penn Action两个数据库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关节点位置关系时间变化模型,优于现有人体姿态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姿态预测 时空位置关系 相对位置分布 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辊式和三螺杆式气门校正机的机械结构与应用
3
作者 潘振鹏 罗华欢 +4 位作者 李芬 罗天友 刘伟国 莫东强 黄祖明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3-26,共4页
介绍了三辊式和三螺杆式气门校正机的机械结构,分析了气门杆部、气门盘部偏歪校正的机理,讨论了机器结构、压辊形状、螺杆形状等对校正质量和效率的影响;对三螺杆式、三辊式、双螺杆式及搓板式气门校正机加以比较,阐述了它们各自的... 介绍了三辊式和三螺杆式气门校正机的机械结构,分析了气门杆部、气门盘部偏歪校正的机理,讨论了机器结构、压辊形状、螺杆形状等对校正质量和效率的影响;对三螺杆式、三辊式、双螺杆式及搓板式气门校正机加以比较,阐述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门 三辊式 三螺杆式 内燃机 校正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喷涂Al_2O_3陶瓷梯度涂层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2
4
作者 卢国辉 曾鹏 +4 位作者 黄惠平 王桂棠 谢光荣 潘振鹏 胡社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33,共4页
用爆炸喷涂法制备了 Al2 O3与自熔性合金的陶瓷梯度涂层。结果表明 ,基体 /Ni60 /2 5% Al2 O3+ 75% Ni60 /50 %Al2 O3+ 50 % Ni60 /Al2 O3的陶瓷梯度涂层具有较好的结合力 ,较低的残余内应力及和缓的热应力。对粉末及涂层的XRD谱分析表... 用爆炸喷涂法制备了 Al2 O3与自熔性合金的陶瓷梯度涂层。结果表明 ,基体 /Ni60 /2 5% Al2 O3+ 75% Ni60 /50 %Al2 O3+ 50 % Ni60 /Al2 O3的陶瓷梯度涂层具有较好的结合力 ,较低的残余内应力及和缓的热应力。对粉末及涂层的XRD谱分析表明 ,爆炸喷涂的 Al2 O3陶瓷涂层结构为γ- Al2 O3,而其粉末结构为α- Al2 O3,这说明在爆炸喷涂中存在相变过程。爆炸喷涂 Al2 O3陶瓷梯度涂层适合于工作环境较恶劣的热障耐磨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喷涂 显微结构 性能 氧化铝陶瓷梯度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条件对爆炸喷涂Al_2O_3陶瓷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曾鹏 卢国辉 +2 位作者 潘振鹏 谢光荣 胡社军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48,共5页
研究了工艺条件对爆炸喷涂Al2 O3陶瓷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热焓制度下制备的涂层组织致密均匀 ,具有较好的结合力、高的显微硬度及低的残余应力 ,是良好的耐磨耐热陶瓷涂层。
关键词 爆炸喷涂 AL2O3陶瓷涂层 组织 性能 工艺条件 三氧化二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Ni包WC爆炸喷涂涂层组织与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揭晓华 潘振鹏 +3 位作者 卢国辉 谢光荣 曾鹏 黄拿灿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10,共4页
采用不同的爆炸喷涂工艺参数制备了 Ni包 WC涂层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涂层组织与磨损面形貌 ,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涂层组织形貌及耐磨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比值 O2 /C2 H2 =2时 ,可获得致密的涂层 ,涂层的耐磨性能较高 ,... 采用不同的爆炸喷涂工艺参数制备了 Ni包 WC涂层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涂层组织与磨损面形貌 ,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涂层组织形貌及耐磨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比值 O2 /C2 H2 =2时 ,可获得致密的涂层 ,涂层的耐磨性能较高 ,其它条件下的涂层由于组织较疏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喷涂 工艺参数 组织形貌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电子显微技术的几个实验和建议
7
作者 潘振鹏 《广东机械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24-25,共2页
本文涉及两个和电子显微技术有关的问题:豆.透射电子显微镜试样薄片表面沉淀相颗粒存在状况的实验观察.2.扫描电子显微镜背反射电子象用作定量金相测定的建议。
关键词 透射电子显微 扫描电子显微 沉淀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的研制开发及模具寿命的提高 被引量:3
8
作者 冯颖璋 叶清健 潘振鹏 《广东机械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64-72,共9页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国内近年来在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新材料(近30种)研制开发的进程.论述了有关热处理工艺的改进和发展新动向。提出:将研制开发新钢种、提高冶金和锻造质量、改进和创新有关的热处理工艺.并将三者有机结合是提高模...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国内近年来在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新材料(近30种)研制开发的进程.论述了有关热处理工艺的改进和发展新动向。提出:将研制开发新钢种、提高冶金和锻造质量、改进和创新有关的热处理工艺.并将三者有机结合是提高模具寿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钢 基体钢 组织预处理 强韧化处理 模具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钢在气门热精锻模具的生产应用初步试验
9
作者 莫东强 李芬 +2 位作者 潘振鹏 黄惠平 谢光荣 《广东机械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55-58,共4页
气门热精锻模具失效的主要形式为热磨损和压塌,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关键是使材料具有更高的室温和高温的硬度,磨损抗力,屈服强度和热稳定性。HD(4Cr3Mo2NivNb)钢比传统应用的3Cr2W8V钢具有更高的上述性能及足... 气门热精锻模具失效的主要形式为热磨损和压塌,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关键是使材料具有更高的室温和高温的硬度,磨损抗力,屈服强度和热稳定性。HD(4Cr3Mo2NivNb)钢比传统应用的3Cr2W8V钢具有更高的上述性能及足够的韧塑性,因而其模具在理论上具有更长的工作寿命。生产应用试验表明,HD钢制气门热精锻模具的使用寿命是3Cr2W8V钢的2.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门模具 模具钢 热精锻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u系F.C.C固溶体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振鹏 《广东机械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7-13,共7页
提出Co-Cu系F.C.C固溶体的不规则溶液自由焓的热力学模型,利用巳知的固溶体溶解度的数据,求出该系P.C.C固溶体的剩余自由焓的参数,其中在温度1300K的剩余自由焓计算值与美国的“二元合金热力学性质精选数据”中... 提出Co-Cu系F.C.C固溶体的不规则溶液自由焓的热力学模型,利用巳知的固溶体溶解度的数据,求出该系P.C.C固溶体的剩余自由焓的参数,其中在温度1300K的剩余自由焓计算值与美国的“二元合金热力学性质精选数据”中的实验值很接近。本文还计算出该F.C.C固溶体的临界温度和临界成分以及相应的调幅分解区的边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铜系 相图 热力学分析 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Co、Cu)_5和Sm_2(Co、Cu)_(17)的相平衡热力学分析
11
作者 潘振鹏 《工业工程》 1994年第3期1-9,共9页
本文首先导出三元系中固溶体α与线性化合物。两相平衡方程及两平行线性化合物θ和两相平衡方程.利用Co—Cu—Sm系1250℃时α(Co、Cu、Sm)与θ—Sm2(Co、Cu)17·θ一Sm2(Co、Cu)17与—S... 本文首先导出三元系中固溶体α与线性化合物。两相平衡方程及两平行线性化合物θ和两相平衡方程.利用Co—Cu—Sm系1250℃时α(Co、Cu、Sm)与θ—Sm2(Co、Cu)17·θ一Sm2(Co、Cu)17与—Sm(Co、Cu)5两相平衡成分数据及Co—Cu系中提取的F、C、C固溶体α(Co、Cu)的热力学数据.分别求出Sm2(Co、Cu)17和Sm(Co、Cu)5中Co和Cu的交互作用参数Iθ=5340Cal/g、at和Iθ=5439Cal/g、at.并指出了含有Sm2(Co、Cu)17或Sm(Co、Cu)5相的合金利用调幅分解以提高硬磁性的可能性和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u—Sm系 相平衡 热力学分析 调幅分解 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测量薄膜材料厚度的装置的设计
12
作者 潘振鹏 《工业工程》 1994年第4期105-107,共3页
这种测量薄膜厚度(0—800um)的装置是基于作者在1993年中提出的“污染线”法.它类似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但简单和便宜得多。对有关部件稍加改善便可获得更高的测量精度而且操作更方便。
关键词 薄膜测量与分析 透射电子显微镜 薄膜厚度测定 污染点法 污染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Sm-Cu合金系中包共析转变Sm_2(Co、Cu)_(17)+Sm(Co、Cu)_5﹦α-Co(Cu、Sm)+Sm_2(Co、Cu)_7预测
13
作者 潘振鹏 《广东机械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1-15,共5页
本文以三元系相平衡规律为理论依据.结合文献资料中有关Co-Sm-Cu系,Co—Cu系和Co-Sm系相图的实验数据,预测在Co-Sm-Cu系方Co区,约低于温度600℃处.存在一个三元四相包共析转变:Sm_2(Co、Cu... 本文以三元系相平衡规律为理论依据.结合文献资料中有关Co-Sm-Cu系,Co—Cu系和Co-Sm系相图的实验数据,预测在Co-Sm-Cu系方Co区,约低于温度600℃处.存在一个三元四相包共析转变:Sm_2(Co、Cu)_17十Sm(Co、Cu)5 α—Co(Cu、Sm)+Sm2(Co、Cu)7这个转变可能会导致相应的钴钐永磁材料的硬田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相平衡 相图 包共析转变 钴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