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盟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特点 被引量:20
1
作者 潘家荣 吴永宁 +3 位作者 魏益民 叶志华 安道昌 周乃元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6年第3期7-11,共5页
通过对德国、丹麦和瑞典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考察,与欧盟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专家和官员的交流,总结了欧盟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特点,即(1)遵循消费者健康和利益至高无上的原则,以风险评估为科学依据,建立层次分明的国... 通过对德国、丹麦和瑞典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考察,与欧盟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专家和官员的交流,总结了欧盟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特点,即(1)遵循消费者健康和利益至高无上的原则,以风险评估为科学依据,建立层次分明的国家食品安全法规体系;(2)根据本国的特点,建立责任明确、职能清晰、统一协调的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和科学支撑体系;(3)本着透明性原则,加强政府与食品安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欧盟 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郊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氮肥去向研究 被引量:115
2
作者 巨晓棠 潘家荣 +1 位作者 刘学军 张福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4-270,共7页
采用田间微区1 5N示踪试验研究了肥料氮在冬小麦、夏玉米当季和后茬的去向。结果表明 ,在供试土壤的肥力水平和生产条件下 ,N 12 0kg hm2 的施肥水平已经达到了较高产量 ,再增加氮肥施用量作物产量不再增加 ;其氮肥利用率和残留率均显... 采用田间微区1 5N示踪试验研究了肥料氮在冬小麦、夏玉米当季和后茬的去向。结果表明 ,在供试土壤的肥力水平和生产条件下 ,N 12 0kg hm2 的施肥水平已经达到了较高产量 ,再增加氮肥施用量作物产量不再增加 ;其氮肥利用率和残留率均显著高于施氮量为N 36 0kg hm2 ,损失率则远低于后者 ;在一季作物生长后仍有 2 0 .9%~4 8 4 %肥料氮残留于 0~ 10 0cm土层 ,这些残留的肥料氮在后茬的利用率不足 8% ,至施肥后第 2或第 3茬作物 ,仍有部分肥料氮残留于土壤。在低施氮量时 ,肥料氮以NO-3 N残留的量很低 ,在高施氮量时 ,残留氮除以有机态、微生物态氮形式存在外 ,以NO-3 N形式存在的比例也很高 ;在氮素损失途径中 ,淋洗损失可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郊区 冬小麦 夏玉米 轮作体系 氮肥 肥力管理 生产条件 利用率 残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与覆盖方式对水稻吸收利用氮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艾应伟 刘学军 +4 位作者 张福锁 毛达如 曾祥忠 吕世华 潘家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2-155,共4页
关键词 旱作 覆盖方式 水稻 吸收利用 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作水稻氮肥肥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艾应伟 刘学军 +4 位作者 张福锁 毛达如 曾祥忠 吕世华 潘家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6-419,共4页
通过田间小区和微区框15N示踪试验,研究了水稻旱作秸秆覆盖、旱作薄膜覆盖、旱作秸秆和薄膜双覆盖、旱作无覆盖与常规灌溉栽培方式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水稻常规灌溉栽培的氮肥利用率(15.30%)显著低于旱作无覆盖(23.56%)和旱... 通过田间小区和微区框15N示踪试验,研究了水稻旱作秸秆覆盖、旱作薄膜覆盖、旱作秸秆和薄膜双覆盖、旱作无覆盖与常规灌溉栽培方式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水稻常规灌溉栽培的氮肥利用率(15.30%)显著低于旱作无覆盖(23.56%)和旱作薄膜覆盖(23.10%);旱作秸秆薄膜双覆盖(19.07%)和旱作秸秆覆盖(18.41%)显著低于旱作溥膜覆盖。旱作水稻根、茎叶、子粒各器官的NDFF值(即各器官N含量来自化肥N所占的百分率)是覆盖栽培小于无覆盖栽培;而旱作栽培普遍高于常规灌溉栽培。旱作条件下,水稻产量覆盖栽培高于无覆盖栽培;无覆盖条件下,常规灌溉栽培显著高于旱作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方式 旱作 水稻 氮肥 肥效 利用率 秸秆 薄膜 灌溉 栽培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法检测植物油脂中脂肪酸 被引量:19
5
作者 郑月明 冯峰 +3 位作者 国伟 储晓刚 潘家荣 贾玮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66-1171,共6页
建立了植物油脂中31种脂肪酸成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GC×GC-qMS)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酯化衍生后,以DB-1柱(30 m×0.25 mm×0.25μm)作为一维柱、DB-Wax柱(3.2 m×0.1 mm×0.1μm)作为二维柱组成柱系统进... 建立了植物油脂中31种脂肪酸成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GC×GC-qMS)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酯化衍生后,以DB-1柱(30 m×0.25 mm×0.25μm)作为一维柱、DB-Wax柱(3.2 m×0.1 mm×0.1μm)作为二维柱组成柱系统进行分离,在调制周期为3.5 s、四极杆质量扫描范围为m/z 40~350的条件下,植物油脂中31种脂肪酸成分可以在50 min内得到准确和灵敏的检测。将本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灵敏度较传统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提高了100倍以上,一些植物油中微量的脂肪酸成分也因此被检出。该研究不仅为植物油中脂肪酸成分的分析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同时对于确保食用植物油的质量安全、消除食用植物油的掺假伪劣等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 脂肪酸 植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重金属汞、镉和铅污染水稻叶片鉴别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龙 潘家荣 朱诚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5,共6页
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模式识别技术,建立重金属Hg、Cd和Pb污染水稻叶片的判别模型,以发展快速检测重金属污染水稻的技术。结果表明:在模拟稻田重金属Hg、Cd和Pb质量分数分别在1.5、1和500mg/kg条件下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叶片近红外光谱... 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模式识别技术,建立重金属Hg、Cd和Pb污染水稻叶片的判别模型,以发展快速检测重金属污染水稻的技术。结果表明:在模拟稻田重金属Hg、Cd和Pb质量分数分别在1.5、1和500mg/kg条件下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叶片近红外光谱数据通过小波函数(daubechies 2,db2)在0~5水平预处理后分别输入反向传递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BPNN)和径向基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networks,RBFNN)预测的结果表明,小波转换采用db2函数第3分解水平对光谱的预处理结合径向基人工神经网络对重金属胁迫下水稻叶片识别效果最优,对Hg、Cd和Pb污染土壤上以及正常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叶片的识别正确率分别为95.5%,81.8%,91.3%和100.0%。这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水稻的识别上提供了初步依据,并有利于保障植物环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叶片 近红外光谱 重金属 小波转换 反向传递神经网络 径向基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木瓜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刘朝霞 胡士德 +2 位作者 邹坤 潘家荣 廖全斌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72-75,共4页
目的:对资木瓜乙醇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以65%乙醇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资木瓜,旋转蒸发浓缩得资木瓜乙醇提取物(CSF),通过猪油体系(POV)、DPPH.法和Fe3+还原力测定实验对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资木... 目的:对资木瓜乙醇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以65%乙醇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资木瓜,旋转蒸发浓缩得资木瓜乙醇提取物(CSF),通过猪油体系(POV)、DPPH.法和Fe3+还原力测定实验对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资木瓜乙醇提取物能使猪油的过氧化值(POV值)降低,且随提取物浓度升高其降低POV值的能力增强,所选取的药物浓度较Vc(0.8 mg/mL)强,但量效关系不明显;乙醇提取物具明显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随提取物浓度增加其清除率增加,当浓度为6 mg/mL时清除率达到近80%;同时提取物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亦较强,与提取物浓度呈正相关性.结论:资木瓜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木瓜 乙醇提取物 POV DPPH· 还原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丙烯酰胺风险评估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8
作者 郭波莉 魏益民 潘家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7-251,共5页
丙烯酰胺是一种神经毒素及对人可能的致癌物质。研究发现,高温加热的多种食品中含有高剂量的丙烯酰胺。本文重点介绍了国际上关于丙烯酰胺毒理学,风险评估,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旨在为我... 丙烯酰胺是一种神经毒素及对人可能的致癌物质。研究发现,高温加热的多种食品中含有高剂量的丙烯酰胺。本文重点介绍了国际上关于丙烯酰胺毒理学,风险评估,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旨在为我国食品中丙烯酰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参考,进一步控制或减少食品加工中丙烯酰胺的形成,降低我国人群丙烯酰胺的膳食暴露水平,促进食品安全发展,保护消费者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丙烯酰胺 毒理学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不同发酵类型茶叶判别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龙 潘家荣 朱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49-152,共4页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发酵程度茶叶进行判别分析。原始近红外光谱数据经不同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以消除噪音,降噪后的光谱进行主成分特征提取,再将主成分得分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标准正态变换结合去趋势...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发酵程度茶叶进行判别分析。原始近红外光谱数据经不同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以消除噪音,降噪后的光谱进行主成分特征提取,再将主成分得分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标准正态变换结合去趋势转化对不同发酵程度的茶叶分类效果最好,其原始分类正确率为100.0%,交叉验证正确分类率为94.4%。此外,茶叶各组分基团的近红外吸收在判别分析中的贡献率分析表明,茶叶组分中C=O伸缩振动的合频,甲基C—H键的合频和C—H键的伸缩振动以及氨基酸肽键羰基C=O键伸缩振动的二级倍频在判别分析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茶叶 光谱预处理 判别分析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ID技术在食品全程跟踪与追溯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张姝楠 郭波莉 潘家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8-151,共4页
简要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功能特性,综述了RFID技术在食品跟踪与追溯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与其他溯源技术的区别与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制约可追溯系统应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RFID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RFID技术 跟踪 追溯 电子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Fenton催化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奇 黄应平 +2 位作者 唐敏 潘家荣 李瑞萍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1-367,共7页
在可见光(λ>450nm)照射并通外加电压(E=3V)条件下,以染料酸性桃红(Sulforhodamine B,SRB)及有机无色小分子化合物2,4-二氯苯酚(2,4-dichlorophenol,DCP)为目标物,探索光电Fenton降解其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对1.0×10^(-5) mol... 在可见光(λ>450nm)照射并通外加电压(E=3V)条件下,以染料酸性桃红(Sulforhodamine B,SRB)及有机无色小分子化合物2,4-二氯苯酚(2,4-dichlorophenol,DCP)为目标物,探索光电Fenton降解其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对1.0×10^(-5) mol/L SRB Fenton试剂(Fe^(3+)/H_2O_2)在pH=3.0,H_2O_2浓度为7.49×10^(-4)mol/L,Fe^(3+)为2.48×10^(-4) mol/L时,SRB降解效果最好。通过分析SRB及DCP降解过程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FTIR)和总有机碳(TOC)测定,发现光电Fenton体系能使SRB和DCP发生有效的降解,SRB反应300min矿化率达到96.38%,DCP反应90min降解率达到100%。采用酶分析法和苯甲酸荧光分析法分别测定了在光电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过程中H_2O_2和羟基自由基(·OH)的变化,表明此光催化降解过程涉及·OH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电FENTON 可见光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检测猪肉源性成分 被引量:17
12
作者 冯涛 李素芳 +2 位作者 毛梦娇 邵柔铭 潘家荣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07-1212,共6页
肉制品掺假现象已成为我国食品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使用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和核酸试纸条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快速检测肉制品中猪肉成分。对猪线粒体的D-loo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通... 肉制品掺假现象已成为我国食品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使用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和核酸试纸条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快速检测肉制品中猪肉成分。对猪线粒体的D-loo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引物浓度及反应条件,确立最佳反应体系。实验结果表明,CPA扩增系统对猪源性成分的检测特异性良好,对单猪源性成分的检出限为1 ng/μL,对混合肉制品中猪源性成分的检出比例为10%(相当于10 ng/μL)。同时核酸试纸条可以快速检测CPA扩增产物,结果与凝胶电泳系统检测保持一致。本研究建立的CPA-核酸试纸条检测方法是一种特异、高效的肉制品中猪肉成分检测方法,可以为肉制品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 核酸试纸条 D-loop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过敏及虾过敏原 被引量:12
13
作者 顾可飞 高美须 +1 位作者 李春红 潘家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9-240,243,共3页
综述了虾过敏及虾过敏原,涉及过敏原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免疫学性质的研究,并对现存的问题做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虾过敏 过敏原 过敏原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速效氮两种测定方法的测定值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夏栋 潘家荣 +1 位作者 张博 熊诗源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95-97,102,共4页
对三峡大学校园内以及高坝洲、水布垭大坝几处人工修复坡地不同肥力水平的97个土样,结合凯氏自动定氮仪的优点,分别采用常规分析(扩散法)与速测法(直接蒸馏法)对各土样速效氮进行测定,以探索速测与常规分析法测定值间的相关性.通过回归... 对三峡大学校园内以及高坝洲、水布垭大坝几处人工修复坡地不同肥力水平的97个土样,结合凯氏自动定氮仪的优点,分别采用常规分析(扩散法)与速测法(直接蒸馏法)对各土样速效氮进行测定,以探索速测与常规分析法测定值间的相关性.通过回归分析对数据的处理和统计,表明两种方法测定值间相关性极显著,并建立了它们之间的线性转换模式;同时对常规分析值和转换值进行了t检验,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利用凯氏自动定氮仪加碱直接蒸馏法代替扩散法测定速效氮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效氮 直接蒸馏法 扩散法 回归分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花生原产地溯源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龙 潘家荣 朱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7-170,共4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省份来源的花生样品进行溯源研究。首先花生近红外光谱通过标准正态变换加去趋势化预处理降噪、主成分分析降维和小波转换降噪降维两种处理,然后结合线性判别分析、贝叶斯判别分析和k最近邻分析... 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省份来源的花生样品进行溯源研究。首先花生近红外光谱通过标准正态变换加去趋势化预处理降噪、主成分分析降维和小波转换降噪降维两种处理,然后结合线性判别分析、贝叶斯判别分析和k最近邻分析3种判别模型对不同省份来源地花生进行判别。通过分析最优判别组合结果表明,小波转换结合k最近邻分析对花生产地分类效果最好,原始正确分类率为100.0%;交叉验证正确分类率为55.9%。初步实现了花生产地判别,但模型的性能仍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近红外光谱 原产地 主成分分析 小波转换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钼和氮化钼结构、催化加氢性能及制备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远志 叶刚 +3 位作者 周俊婷 潘家荣 李昕 杨昌英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470-474,共5页
就碳化钼和氮化钼结构及性质对芳香烃加氢、不饱和烃加氢。
关键词 氮化钼 碳化钼 催化加氢 催化性能 加氢脱硫 不饱和烃 CO 制备 芳香烃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双江小黑江新发现铜钴矿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家荣 周家喜 +3 位作者 殷桂圆 尹虹霖 蔡泉宇 李子航 《矿产勘查》 2024年第8期1537-1539,共3页
钴(Co)是战略性紧缺关键矿产,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和新兴产业中,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中国钴资源匮乏,对外依存度长期超过90%。相对而言,云南省是中国钴资源大省,截至2019年云... 钴(Co)是战略性紧缺关键矿产,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和新兴产业中,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中国钴资源匮乏,对外依存度长期超过90%。相对而言,云南省是中国钴资源大省,截至2019年云南省累计查明钴资源量48233 t,约占全国总储量的36%,位居全国第5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军工 新兴产业 资源匮乏 对外依存度 航空航天 新能源 钴资源 小黑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胺磷残留检测直接竞争ELISA试剂盒的研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华 熊汉国 +1 位作者 张丁联 潘家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2-126,共5页
研制了一种用于检测蔬菜中甲胺磷残留量的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测定(ELISA)试剂盒,结果表明,该试剂盒的最低检测限为0.01μg/mL,线性检测范围为0.01μg/mL ̄100μg/mL,标准曲线的平均板内变异系数为4.05%,板间平均变异系数为13.66%,回收率... 研制了一种用于检测蔬菜中甲胺磷残留量的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测定(ELISA)试剂盒,结果表明,该试剂盒的最低检测限为0.01μg/mL,线性检测范围为0.01μg/mL ̄100μg/mL,标准曲线的平均板内变异系数为4.05%,板间平均变异系数为13.66%,回收率的范围在93.12% ̄102%。试剂盒在4℃下至少可以保存6个月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胺磷 直接竞争ELISA 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对花生B族黄曲霉毒素脱毒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建辉 魏益民 +2 位作者 郭波莉 潘家荣 吕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37-40,共4页
研究分析不同浓度的柠檬酸溶液在不同的液料比和不同作用时间下花生中B族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柠檬酸溶液浓度的提高,液料比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花生中B族黄曲霉毒素的含量降低,脱毒效果越好。用80g/L的柠檬酸溶液,... 研究分析不同浓度的柠檬酸溶液在不同的液料比和不同作用时间下花生中B族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柠檬酸溶液浓度的提高,液料比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花生中B族黄曲霉毒素的含量降低,脱毒效果越好。用80g/L的柠檬酸溶液,液料比(V/m)为5:1对霉变后染有B族黄曲霉毒素(AFB1和AFB2)的花生颗粒(98.60μg/kg)浸泡30min具有很好的脱毒效果,处理后,黄曲霉毒素含量小于20μg/kg,达到国标GB2761—2005对花生中黄曲霉毒素限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毒 B族黄曲霉毒素 柠檬酸 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照射下纳米TiO_2降解水中有机氯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香玲 潘家荣 +2 位作者 李瑞萍 方艳芬 黄应平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77-180,共4页
选取有机氯酚类化合物邻氯苯酚(OCP)、对氯苯酚(PCP)及2,4-二氯苯酚(DCP)为目标化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330 nm<λ<380 nm),以P25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剂,研究其对目标化合物的降解特性.考察了酸度及紫外光光解对其降解行为的影响,... 选取有机氯酚类化合物邻氯苯酚(OCP)、对氯苯酚(PCP)及2,4-二氯苯酚(DCP)为目标化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330 nm<λ<380 nm),以P25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剂,研究其对目标化合物的降解特性.考察了酸度及紫外光光解对其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OCP、PCP及DCP分别在pH 6.0、4.2、5.0酸度条件下降解效果最好.在实验条件下OCP、PCP及DCP分别降解240 min、270 min1、60 min后矿化率达到100%.OCP、PCP及DCP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004 54、0.003 64及0.005 03.根据实验结果及文献初步探讨了其光催化氧化降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酚 光催化降解 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