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被引量:
11
1
作者
潘家耕
《华东经济管理》
2003年第6期76-77,87,共3页
当代,文化与生产力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文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认识生产力发展的这一时代特征,对于推动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主张从创新文化理论、构建文化发展体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推动文化与科技的结...
当代,文化与生产力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文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认识生产力发展的这一时代特征,对于推动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主张从创新文化理论、构建文化发展体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推动文化与科技的结合等方面来推动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生产力
中国
创新
文化理论
文化发展体制
政府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实践教育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
26
2
作者
潘家耕
《教育与现代化》
2000年第4期70-73,共4页
本文阐述了实践教育和创新教育两个概念的内涵 ,指出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是过于重视知识传承与应试 ,轻视实践教育的作用和功能 ,使教育失去了对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实践教育
创新教育
传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谈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
12
3
作者
潘家耕
《教育与现代化》
2007年第4期23-27,共5页
实践教育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教学目的而开展的实践活动,它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根本方式。本文着重探讨实践教育的形成,并认为应从建立实践教育理论,构建实践教育教育体制,改善实践教育所需的物质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实践教育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教学目的而开展的实践活动,它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根本方式。本文着重探讨实践教育的形成,并认为应从建立实践教育理论,构建实践教育教育体制,改善实践教育所需的物质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构建实践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育
构建
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知、情、意全面培养——论我国当代教育的缺失
被引量:
3
4
作者
潘家耕
《教育与现代化》
2002年第4期57-60,共4页
人的精神世界由认知、情感、意志三部分构成 ,且三者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长期以来 ,教育界存在的片面重视智力教育 ,轻视情感、意志培养 ;重知识传授 ,轻认知能力培养的现象 ,正是我国教育的缺失。本文重点阐述了情感、意志教育对智力...
人的精神世界由认知、情感、意志三部分构成 ,且三者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长期以来 ,教育界存在的片面重视智力教育 ,轻视情感、意志培养 ;重知识传授 ,轻认知能力培养的现象 ,正是我国教育的缺失。本文重点阐述了情感、意志教育对智力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 ,应对受教育者在认知、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培养
意志教育
智力教育
认知能力
可持续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意义的再认识及其改革构想
5
作者
潘家耕
《教育与现代化》
2001年第3期42-46,共5页
在当前 ,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作用与意义应有新的认识。即除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外 ,还具有创新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的作用。但以这一目标衡量 ,该课程的教学尚存在一定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 ,应以该课程为核心 ...
在当前 ,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作用与意义应有新的认识。即除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外 ,还具有创新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的作用。但以这一目标衡量 ,该课程的教学尚存在一定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 ,应以该课程为核心 ,开设一些相关课程供学生选择。同时 ,要积极探索富有时代感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教学方式 ,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教学意义
教学改革
教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被引量:
11
1
作者
潘家耕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出处
《华东经济管理》
2003年第6期76-77,87,共3页
文摘
当代,文化与生产力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文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认识生产力发展的这一时代特征,对于推动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主张从创新文化理论、构建文化发展体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推动文化与科技的结合等方面来推动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关键词
文化
生产力
中国
创新
文化理论
文化发展体制
政府
科学技术
Keywords
culture productivity
culture theory
culture systems
the leading role of gover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04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实践教育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
26
2
作者
潘家耕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
出处
《教育与现代化》
2000年第4期70-73,共4页
文摘
本文阐述了实践教育和创新教育两个概念的内涵 ,指出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是过于重视知识传承与应试 ,轻视实践教育的作用和功能 ,使教育失去了对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实践教育
创新教育
传统教育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谈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
12
3
作者
潘家耕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出处
《教育与现代化》
2007年第4期23-27,共5页
文摘
实践教育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教学目的而开展的实践活动,它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根本方式。本文着重探讨实践教育的形成,并认为应从建立实践教育理论,构建实践教育教育体制,改善实践教育所需的物质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构建实践教育体系。
关键词
实践教育
构建
教育体系
Keywords
practice education
construction
education system
分类号
G423.0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知、情、意全面培养——论我国当代教育的缺失
被引量:
3
4
作者
潘家耕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
出处
《教育与现代化》
2002年第4期57-60,共4页
文摘
人的精神世界由认知、情感、意志三部分构成 ,且三者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长期以来 ,教育界存在的片面重视智力教育 ,轻视情感、意志培养 ;重知识传授 ,轻认知能力培养的现象 ,正是我国教育的缺失。本文重点阐述了情感、意志教育对智力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 ,应对受教育者在认知、情感。
关键词
情感培养
意志教育
智力教育
认知能力
可持续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Keywords
cognizant capacity
emotion
willpower
deficiency
cultivation
significance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意义的再认识及其改革构想
5
作者
潘家耕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
出处
《教育与现代化》
2001年第3期42-46,共5页
文摘
在当前 ,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作用与意义应有新的认识。即除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外 ,还具有创新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的作用。但以这一目标衡量 ,该课程的教学尚存在一定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 ,应以该课程为核心 ,开设一些相关课程供学生选择。同时 ,要积极探索富有时代感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教学方式 ,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教学意义
教学改革
教学方式
Keywords
Maxist Philosophy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methods for improvement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G642.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潘家耕
《华东经济管理》
200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实践教育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潘家耕
《教育与现代化》
2000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谈谈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
潘家耕
《教育与现代化》
200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应知、情、意全面培养——论我国当代教育的缺失
潘家耕
《教育与现代化》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意义的再认识及其改革构想
潘家耕
《教育与现代化》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