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浙丝业公债与20世纪30年代的江浙丝绸业 被引量:4
1
作者 潘国旗 裘平军 刘大伟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6-211,共6页
以太湖为中心的江南一带自古以来就以蚕丝业而闻名。进入近代以来,人造丝因价廉物美深获百姓喜爱,但日丝在对外贸易中不断挤占华丝市场,外加天灾、战事频发,江浙丝业日趋衰落。为此,南京国民政府和江浙两省曾两次发行公债,对江浙丝绸业... 以太湖为中心的江南一带自古以来就以蚕丝业而闻名。进入近代以来,人造丝因价廉物美深获百姓喜爱,但日丝在对外贸易中不断挤占华丝市场,外加天灾、战事频发,江浙丝业日趋衰落。为此,南京国民政府和江浙两省曾两次发行公债,对江浙丝绸业予以扶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浙地区 丝业公债 丝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浙江省公债的发行及启示 被引量:5
2
作者 潘国旗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8-104,共7页
与近代中国的大多数地方政府一样,浙江省政府为扩充军备、弥补行政费用之不足和筹措建设经费,曾发行了大量地方公债并呈现出以下特点:这些公债的70%被用于军政费用,但发行办法逐渐由粗疏而趋于周密,公债利率逐年减低。近代浙江省公债的... 与近代中国的大多数地方政府一样,浙江省政府为扩充军备、弥补行政费用之不足和筹措建设经费,曾发行了大量地方公债并呈现出以下特点:这些公债的70%被用于军政费用,但发行办法逐渐由粗疏而趋于周密,公债利率逐年减低。近代浙江省公债的发行史为当今地方公债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不少值得借鉴的历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浙江省 公债特点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的浙江营业税述论 被引量:3
3
作者 潘国旗 汪晓浩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0-104,共5页
厘金是晚清政府为镇压天平天国运动、筹措军费而采取的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日益显现,从而导致国民政府时期裁厘改税的施行。作为裁厘后财政收入减少的弥补举措,中央有统税和特种消费税的举办,地方则为营业税。浙江作为实施营业... 厘金是晚清政府为镇压天平天国运动、筹措军费而采取的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日益显现,从而导致国民政府时期裁厘改税的施行。作为裁厘后财政收入减少的弥补举措,中央有统税和特种消费税的举办,地方则为营业税。浙江作为实施营业税较早的省份,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厘金 营业税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天国后期清政府的“减赋”政策 被引量:3
4
作者 潘国旗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102,共7页
太平天国后期,清政府对部分战区省份实行“减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它的预期目的。但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被镇压后,清政府马上将“减赋”政策转变为清赋政策,加紧对广大农民的横征暴敛,这再一次证明了“黄宗羲定律”,给后人留下了... 太平天国后期,清政府对部分战区省份实行“减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它的预期目的。但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被镇压后,清政府马上将“减赋”政策转变为清赋政策,加紧对广大农民的横征暴敛,这再一次证明了“黄宗羲定律”,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政府 “减赋”政策 清赋政策 经验教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国债七十年:规模、市场与经验 被引量:3
5
作者 潘国旗 黄丹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3-147,160,共6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国债经济发展之路,国债年发行额从1950年的2.60亿元增至2018年的3.5万亿元,中国债券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取得辉煌成就的生动缩影。总...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国债经济发展之路,国债年发行额从1950年的2.60亿元增至2018年的3.5万亿元,中国债券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取得辉煌成就的生动缩影。总结其经验,一是立足于现实需求,实现国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二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坚持国债的市场化改革取向;三是在积极发挥国债正面效应的同时高度重视国债风险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国债规模 国债市场 国债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