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人体重心的测量方法浅谈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潘和泉
-
机构
万源师范校
-
出处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2年第4期112-116,共5页
-
文摘
对人体重心的研究,能够为体育运动提供科学的依据,有助于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例如,分析和研究跑的技术动作,过去都是凭直接观察。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多采用高速拍摄的连续影片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了更准确地解决力通过重心的问题,就离不开跑时人体重心位置的研究。
-
关键词
人体重心
技术动作
测量方法
重心位置
运动技术水平
体育运动
重心高度
科学技术
直接观察
运动员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对跑的原理的一些分析探讨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吴太平
潘和泉
-
出处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4年第2期59-62,共4页
-
文摘
我国出版的田径书籍,在跑的技术原理的分析中,对后蹬动作一直是十分重视的,甚至还有人提出:“后蹬是人体运动的唯一动力” (余维立:《短跑途中跑技术的几个问题》,《新体育》1977年4期),并且逐渐地形成了一种固有的观点。 近年来,虽然也有人提出:一定条件下,“前蹬”扒地动作也能产生向前的动力。但这一观点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再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
关键词
短跑途中跑
技术原理
人体运动
田径
余维
短跑运动员
瞬时速度
100米跑
加速阶段
跑速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对投掷原理的一些探讨
- 3
-
-
作者
潘和泉
-
机构
万源师范校
-
出处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0年第1期53-56,共4页
-
文摘
(一) 《田径》(全国统编教材)上册,投掷原理一节中,有一个计算投掷距离的公式:S=(V<sub>0</sub>)<sup>2</sup>sin2θ/g。S为水平距离,g为重力加速度,V<sub>0</sub>为出手时的瞬时速度,θ为与水平线所成的角度。
-
关键词
瞬时速度
工作距离
投掷距离
统编教材
重力加速度
田径
运动实践
水平线
快速力量
投掷运动员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