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特点及其意义
被引量:27
- 1
-
-
作者
潘后杰
李锐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00-108,共9页
-
文摘
大学的起源虽可以上溯到中国的先秦,西方的古希腊与罗马,但世界著名高等教育家、前剑桥大学副校长埃里克·阿什比认为现代大学基本上渊源于欧洲中世纪,并著有专著论述高等学校由西方向东方的转移。欧洲中世纪大学,被不少史学家誉为人类中古史上最璀灿夺目的文明花朵之一;也是中古留给后世的最可称颂的文化遗产之一。中世纪虽然在大多数历史著作以及大多数人的历史表象中,被认为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缺乏创造力的一段,但是,恰恰在此时期孕育诞生了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大学教育制度。
-
关键词
欧洲中世纪大学
奖学金
巴黎大学
13世纪
同乡会
自治城市
大学教授
教师资格
学位
教会法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女教师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潘后杰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06-111,共6页
-
文摘
妇女在各个领域中的作用如何,已成为衡量当今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尺度。本文从对四川省高等学校女教师、女专业技术人员的调查入手,阐述了她们在高校中地位的提高,在“科教兴川”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且对当前四川省高校女教师。
-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女教师
女专业技术人员
地位
作用
-
分类号
G451.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马卡连柯的前景教育理论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潘后杰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77-82,共6页
-
文摘
苏联现代卓越的教育理论家、教育革新家、教育实践家安·谢·马卡连柯(生于1888年,卒于1939年),自十七岁起就开始了教育生涯,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接受了党和政府的委托,建立和主持了有名的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担负了教育流浪儿和少年违法者的重任。在连续十六年的辛勤教育实践中,马卡连柯不仅把这批青少年培养成为保卫和建设苏维埃祖国的人才。
-
关键词
马卡连柯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教育革新
教育理论家
青少年培养
教育生涯
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
高尔基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评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则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潘后杰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94-102,共9页
-
文摘
教育要适应自然,是世界近代教育理论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它不仅对近代的教育实践起过积极的作用,而且对现代的学校教育也产生过影响。笔者认为,研究、评价这一原则,批判地吸收教育学的历史遗产,对于激励我们重视教育规律的深入探讨,是有一定意义的。 教育要适应自然,早在古希腊的一些思想家如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教育言论中已有萌芽.而把教育要适应自然作为一条根本性的指导原则进行系统论述的,却是十七世纪杰出的捷克教育家、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夸美纽斯。
-
关键词
夸美纽斯
自然适应性原则
儿童
教育史
学校
《大教学论》
适应自然
近代教育
感觉论
唯物主义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邓小平的师范教育思想
- 5
-
-
作者
潘后杰
李锐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9,共9页
-
文摘
邓小平同志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家。他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根据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和我国国情观察、分析教育问题,作了一系列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指示、讲话和谈话。在邓小平同志一系列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中,有的是直接针对师范教育而言的,有的虽然不是直接谈师范教育,但其思想和精神对师范教育仍具重大指导意义。所以,邓小平同志的师范教育思想是他的整个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今天深化师范教育改革,为21世纪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师范教育思想
办好师范教育
邓小平同志
师范院校
师范大学
人民教师
师范生
社会主义
“三个面向
知识分子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日本基础教育的相关法规及其启示
- 6
-
-
作者
潘后杰
李江源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6-62,共7页
-
文摘
日本的教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较快,与其教育立法、依法治教有关。本文论述了日本基础教育相关法规的几种形式,认为较为完善的基础教育法规来源于日本人积极的立法意识和立法行动及法学研究者的努力探索;有关执法、督法中的重要问题;完善的基础教育法规产生的效果,对加强我国教育法规建设也是一种启发。
-
关键词
日本
基础教育
法规
启示
-
分类号
G531.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美国高等教育思想的源与流
被引量:4
- 7
-
-
作者
李锐
潘后杰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4-21,13,共9页
-
文摘
近代美国高等教育源于英国,但又不同于英国;效仿德国,但又不拘泥于德国。由于敢于吸取欧陆之长,继而结合本国实际,锐意进取,推陈出新,美国终于形成了以大批社区学院为塔基,以四年制本科院校为主轴,以研究型大学为塔尖的符合美国国情的高等教育体系,建构了美国所独有的“高等教育思想”。即从英国大学倡导的“教学”“一维图式”
-
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育
德国大学
源与流
文科教育
美国高等学校
美国学院
英国高等教育
霍普金斯大学
十九世纪
英国大学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周恩来教育思想的辩证观述论
被引量:2
- 8
-
-
作者
李江源
潘后杰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92-99,共8页
-
文摘
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处理好教育内、外部的各种关系。周恩来正是一位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的马克思主义者,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贯穿在他所有的教育论述与实践中。这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学习、研究、继承和发扬的宝贵遗产。本文试从周恩来关于教育与政治、经济及教育内部诸种关系等几方面的辩证思想进行讨论。
-
关键词
周恩来
教育
政治
经济
辩证思想
-
分类号
G40-0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独生子女人格教育探索
- 9
-
-
作者
吴孝明
潘后杰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S1期137-140,共4页
-
-
关键词
独生子女
人格教育
健康人格
家庭教育结构
精神价值
学校教育
人格塑造
途径与方法
人格取向
子女教育
-
分类号
B844.1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