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腹部卒中3例并国内有关文献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潘力生 方灿军 聂宗杰 《安徽医学》 2013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部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庆市立医院3例以及国内近10年文献报道39例共42例老年腹部卒中患者的病因、诊断、治疗。结果 90%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手术治疗39例,方法为血管缝扎,单纯腹腔冲洗,引流;介入栓塞...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部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庆市立医院3例以及国内近10年文献报道39例共42例老年腹部卒中患者的病因、诊断、治疗。结果 90%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手术治疗39例,方法为血管缝扎,单纯腹腔冲洗,引流;介入栓塞治疗1例,保守治疗2例。痊愈38例,死亡4例。结论老年人腹部卒中临床少见,发病凶险,诊断困难,早期开腹手术止血,可大大提高患者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卒中 老年人 高血压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7例肢体假性动脉瘤的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力生 方灿军 聂宗杰 《安徽医学》 2013年第8期1103-1106,共4页
目的探讨肢体假性动脉瘤治疗方式的选择,提高假性动脉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肢体假性动脉瘤患者治疗方式。18例患者行局部按压治疗,6例瘤腔里注射凝血酶治疗,开放手术治疗16例,其中行血管结扎术3例,破口修补术5例,血... 目的探讨肢体假性动脉瘤治疗方式的选择,提高假性动脉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肢体假性动脉瘤患者治疗方式。18例患者行局部按压治疗,6例瘤腔里注射凝血酶治疗,开放手术治疗16例,其中行血管结扎术3例,破口修补术5例,血管端端吻合术2例,血管重建6例。介入治疗3例。结果37例患者均治疗成功。32例患者得到随访,时间为6个月~3年;行血管修补术、吻合术和动脉结扎术者,术后肢体均无血运障碍。3例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均得到随访,1例支架堵塞,下肢以股深动脉供血,但没有明显下肢缺血症状,随访观察。结论对于四肢的假性动脉瘤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术后患者多可以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性胰腺外伤的诊治(附17例报告)
3
作者 潘力生 张从雨 +2 位作者 王宜龙 徐冰 汪进国 《安徽医学》 2004年第5期394-395,共2页
目的 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2~ 2 0 0 2年共收治的 17例闭合性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中 ,发生术后并发症 6例 ,胰瘘 3例、胆瘘 1例、肠瘘 1例、腹腔残余感染1例 ,死亡 1例。结... 目的 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2~ 2 0 0 2年共收治的 17例闭合性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中 ,发生术后并发症 6例 ,胰瘘 3例、胆瘘 1例、肠瘘 1例、腹腔残余感染1例 ,死亡 1例。结论 胰腺损伤早期诊断困难 ,CT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胰腺损伤的手术方式较多 ,应根据患者胰腺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良好的围手术期管理能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胰腺损伤 闭合性 胰腺外伤 患者 并发症 手术方式 围手术期管理 诊治 发生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管溶栓与足背静脉溶栓治疗DVT的早期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8
4
作者 梅文俊 昝建宝 +3 位作者 潘力生 何承龙 方灿军 丁振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 :探讨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观察置管溶栓与经足背静脉溶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 V T)治疗早期临床疗效的对比。方法:选取84例D V T患者随机分为置管溶栓组以及足背静脉溶栓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静脉通畅度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评... 目的 :探讨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观察置管溶栓与经足背静脉溶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 V T)治疗早期临床疗效的对比。方法:选取84例D V T患者随机分为置管溶栓组以及足背静脉溶栓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静脉通畅度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评价其早期疗效。结果:置管溶栓组静脉通畅度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足背静脉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相比足背静脉溶栓,置管溶栓能更迅速改善静脉回流障碍,早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腔静脉滤器 置管溶栓 足背静脉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探讨
5
作者 余一平 徐冰 +2 位作者 潘力生 稽成祥 宋玉庆 《安徽医学》 2005年第4期280-28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不同年龄段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方法3例小于6个月的婴幼儿采用非开腹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巨结肠;7例1~14岁患儿采用Ikeda[1]手术治疗;2例成人采用胃肠吻合器应用Ikeda手术治疗。结果9例Ikeda术式中,发生炎症...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不同年龄段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方法3例小于6个月的婴幼儿采用非开腹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巨结肠;7例1~14岁患儿采用Ikeda[1]手术治疗;2例成人采用胃肠吻合器应用Ikeda手术治疗。结果9例Ikeda术式中,发生炎症性肠梗阻1例,经对症处理痊愈,无其它手术并发症,随访5个月~4年,排便恢复正常,无便秘、污粪等现象。结论不同年龄段的先天性巨结肠可采用不同的术式,以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好为选择标准。对婴儿的短段型、常见型病例首选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对大龄儿童及成人,则优先选用Ikeda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先天性巨结肠 根治术 炎症性肠梗阻 放射状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激励联合流程化健康宣教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柏霞 潘力生 丁振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12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言语激励联合流程化健康宣教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rteriossclerosis obliterans,LEASO)患者术后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LEASO患者7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言语激励联合流程化健康宣教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rteriossclerosis obliterans,LEASO)患者术后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LEASO患者7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宣教方法进行宣教活动,观察组采用言语激励联合流程化健康宣教进行宣教活动。比较两组患者LEASO疾病认识和治疗知识掌握程度、焦虑情况[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抑郁情况[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生活质量(SF-36)、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LEASO疾病知识、治疗措施、注意事项、配合事项、护理方法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HAMA和HAMD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ESCA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言语激励联合流程化健康宣教能提高患者对LEASO疾病的认识和腔内治疗的掌握程度,减轻术后负面情绪,加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激励 流程化健康宣教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负面情绪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