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目标性监测 被引量:6
1
作者 潘健儿 吴玉宇 容玉葵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1期25-26,32,共3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对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NICU患者VAP的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并提出具体的防控措施。结果监测期间共发生VAP28例次,呼...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对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NICU患者VAP的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并提出具体的防控措施。结果监测期间共发生VAP28例次,呼吸机使用天数689d,VAP发病率20.14%,日感染率40.64‰。2010、2011和2012年日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7,P<0.05)。不同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患者VAP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8例VAP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共培养出病原菌30株,其中耐药菌13株。结论开展目标性监测可有效降低VAP感染的发生,同时为VAP的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转运新生儿疾病构成变化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健儿 赵永健 +1 位作者 郝妮娜 吴玉宇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8期68-70,87,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本地区转运新生儿的发病情况,了解基层医院新生儿的救治水平,为指导新生儿转运网络的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7年12月成功转运的1325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转运病种排列前5位分别是:早产... 目的通过分析本地区转运新生儿的发病情况,了解基层医院新生儿的救治水平,为指导新生儿转运网络的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7年12月成功转运的1325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转运病种排列前5位分别是: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以胎龄<32周的小早产儿为主;新生儿肺炎以及新生儿窒息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早产低出生体重仍是新生儿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建设区域性的新生儿转运网络有利于提高基层医院新生儿的救治水平和降低本地区新生儿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转运 危重症 疾病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婴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潘健儿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3期69-70,共2页
目的分析小婴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布,以便早期诊断,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6月确诊为支气管肺炎的187例29d~3个月小婴儿,入院行胸片检查,取下呼吸道分泌物送细菌培养,同时采用胶体金免... 目的分析小婴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布,以便早期诊断,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6月确诊为支气管肺炎的187例29d~3个月小婴儿,入院行胸片检查,取下呼吸道分泌物送细菌培养,同时采用胶体金免疫斑点法测定血清病毒特异性IgM,采用凝集法测定血清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M。结果小婴儿肺炎常以鼻塞、吃奶减少、喉头痰响、气促为首发症状;病原检测阳性者172例(92.0%),细菌培养阳性128例(68.5%),前3位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血清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102例(54.5%),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居多。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阳性8例(4.3%),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阳性1例(0.5%)。混合感染68例(36.4%)。未检出病原15例(8.0%)。结论小婴儿肺炎临床表现极不典型,细菌仍是第一位病因,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居首,且耐药菌株增多。其较多发生混合感染,且病情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婴儿 支气管肺炎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AP联合普米克令舒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肺透明膜病60例分析
4
作者 吴振波 潘健儿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4期66-67,共2页
目的 观察CPAP联合普米克令舒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为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肺透明膜病新生儿60例,在生后4~6h内给予CPAP,联合普米克令舒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为2005年1月~2008年... 目的 观察CPAP联合普米克令舒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为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肺透明膜病新生儿60例,在生后4~6h内给予CPAP,联合普米克令舒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为2005年1月~2008年3月收治的条件相同的仅给予CPAP而未使用雾化吸入的肺透明膜病患儿55例.结果 治疗组60例肺透明膜病患儿中出现症状加重需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及进一步呼吸支持的仅5例,其中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的2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的3例;对照组55例出现上述情况的达20例,其中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15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的5例.结论 CPAP联合普米克令舒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有显著疗效,方法简便,节约经济,创伤少,患儿后期恢复快,值得在基层医院及专科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AP 普米克令舒 雾化吸入 肺透明膜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