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的对比分析及与年龄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潘三葱 秦中胜 +2 位作者 崔花花 张卫玲 孙玉霞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年第6期447-449,共3页
目的 探讨收缩性心力衰竭(HF)和舒张性HF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差异及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收入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山西省晋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02例心力衰竭患者,其中收缩性HF 104例,舒张性HF 98例,... 目的 探讨收缩性心力衰竭(HF)和舒张性HF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差异及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收入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山西省晋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02例心力衰竭患者,其中收缩性HF 104例,舒张性HF 98例,所有患者均具有HF的症状、体征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202例患者初次入院后判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入院后初始测定血浆NT-proBNP,比较其在收缩性与舒张性HF中的差别,并比较不同心功能组、不同年龄组血浆NT-proBNP的差异,并设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收缩性HF、舒张性HF组血浆NT-proBNP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收缩性HF组血浆NT-proBNP显著高于舒张性HF组(P<0.05)。在任何年龄组,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高,NT-proBNP浓度升高(P<0.05)。随着年龄增长,NT-proBNP浓度呈现上升趋势,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收缩性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高于舒张性HF患者,HF患者血浆NT-proBNP与NYHA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NT-proBNP浓度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收缩性心力衰竭 舒张性心力衰竭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24例疗效观察
2
作者 秦中胜 张卫玲 +3 位作者 潘三葱 韩麦丰 王丽 刘影 《临床医药实践》 2005年第7期502-503,共2页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首剂负荷量胺碘酮3mg/kg~5mg/kg,10min内缓慢静脉注射,继之以1.0mg/min~1.5mg/min的速度维持静脉滴注,24h后依病情逐渐减量,可维持静脉滴注7...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首剂负荷量胺碘酮3mg/kg~5mg/kg,10min内缓慢静脉注射,继之以1.0mg/min~1.5mg/min的速度维持静脉滴注,24h后依病情逐渐减量,可维持静脉滴注72h,静脉应用胺碘酮24h后加用口服胺碘酮600mg/d,30min未转复者可给予1.5mg/kg~3mg/kg的追加负荷量。结果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有效率可达79.2%,平均转复时间为(35.6±20.8)min。平均转复用药剂量(250±100)mg。1例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1例出现血压下降、恶心、呕吐,余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终止阵发性房颤是安全有效的急诊药物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静脉 心房颤动 阵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例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分析
3
作者 秦中胜 潘三葱 +2 位作者 张卫玲 韩麦丰 王丽 《临床医药实践》 2005年第6期424-425,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00年~2004年确诊的PTE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症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D-二聚体、治疗过程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有46.2%的PTE患者有下肢静...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00年~2004年确诊的PTE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症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D-二聚体、治疗过程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有46.2%的PTE患者有下肢静脉血栓或曲张,PTE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心电图呈现典型SIQT者占50%,超声心动图示右房、右室扩大者占53.8%,血气分析示低氧、低碳酸血症者占75%,D-二聚体大于500μg/L者占93.3%,溶栓较抗凝治疗更为有效。结论:重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可筛选出高度怀疑PTE的患者,降低漏诊率、误诊率,积极溶栓、抗凝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临床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