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茶树CLH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转录调控研究及其在白化茶树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涛
王艺清
+3 位作者
漆思雨
周喆
陈志丹
孙威江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1-346,共16页
叶绿素酶(Chlorophyllase,CLH)是叶绿素降解过程中的关键酶,将叶绿素a脱去植醇,形成脱植基叶绿素a。以白化茶树白鸡冠新梢叶片为材料,克隆获得3条CsCLHs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3条CsCLHs基因分布于2个亚家族...
叶绿素酶(Chlorophyllase,CLH)是叶绿素降解过程中的关键酶,将叶绿素a脱去植醇,形成脱植基叶绿素a。以白化茶树白鸡冠新梢叶片为材料,克隆获得3条CsCLHs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3条CsCLHs基因分布于2个亚家族,其蛋白质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长度为894~975 bp,编码氨基酸个数为297~324,蛋白质分子量为31.99~34.91 kDa,等电点为4.89~7.61,不稳定系数为38.94~48.24,其中CsCLH1.1和CsCLH1.2为不稳定蛋白,CsCLH2为稳定蛋白。Cell-PLoc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表明,3个CsCLHs蛋白均定位于叶绿体;而WolfPsort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CsCLH1.1和CsCLH1.2定位于细胞质,CsCLH2定位于叶绿体。遮阴和恢复光照处理下的qRT-PCR结果显示,遮阴抑制白鸡冠叶片CsCLHs的表达,光照诱导白鸡冠叶片CsCLHs的表达。不同品种中CsCLHs表达模式分析表明,CsCLH1s在白化叶中高表达。另外,酵母单杂交结果表明,CsCDF5可以与CsCLH1.1和CsCLH2启动子结合。综上所述,CsCLHs在白化茶树叶片中可能参与叶绿素降解,在叶片白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究茶树CLH基因家族的功能及茶树叶片白化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叶绿素酶
基因家族
表达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炭焙和电焙白茶的关键风味物质和品质差异
被引量:
14
2
作者
吴全金
周喆
+2 位作者
漆思雨
吴颖
孙威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59-267,共9页
以炭焙和电焙的不同等级白茶为实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二者的香气物质、主要呈味物质与感官品质差异。结果表明:从样品中共检测出262种挥发性化合物,以萜类、杂环化合物、醇类、酯...
以炭焙和电焙的不同等级白茶为实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二者的香气物质、主要呈味物质与感官品质差异。结果表明:从样品中共检测出262种挥发性化合物,以萜类、杂环化合物、醇类、酯类和酮类为主,相对含量较高的有2-苯乙醇、芳樟醇、香叶醇、水杨酸甲酯、月桂烯、(E)-芳樟醇氧化物等。对比电焙的白茶,炭焙银针、白牡丹和寿眉分别筛选出77、16种和93种差异挥发性物质。香气活性值分析表明,芳樟醇、香叶醇、2-苯乙醇和月桂烯是炭焙白茶的重要香气物质,这些物质主要呈现天然清香、花果香或甜香。通过检测非挥发性化合物,结果表明炭焙与电焙白茶的儿茶素组分及总量、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差异显著。感官审评分析表明,审评结果与挥发性物质、非挥发性物质的检测结果较一致。本研究有助于了解炭焙白茶的香气和滋味品质化学,为提高白茶品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焙白茶
芳香物质
香气活性值
芳樟醇及其氧化物
呈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CLH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转录调控研究及其在白化茶树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涛
王艺清
漆思雨
周喆
陈志丹
孙威江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
福建省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海峡两岸特色作物安全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福建省茶产业技术开发基地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1-346,共16页
基金
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项目(2019N5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70732)
+2 种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1001601)
福建农林大学“双一流”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培育计划(KSYLC005)
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科技创新基金(FJZTF01)。
文摘
叶绿素酶(Chlorophyllase,CLH)是叶绿素降解过程中的关键酶,将叶绿素a脱去植醇,形成脱植基叶绿素a。以白化茶树白鸡冠新梢叶片为材料,克隆获得3条CsCLHs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3条CsCLHs基因分布于2个亚家族,其蛋白质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长度为894~975 bp,编码氨基酸个数为297~324,蛋白质分子量为31.99~34.91 kDa,等电点为4.89~7.61,不稳定系数为38.94~48.24,其中CsCLH1.1和CsCLH1.2为不稳定蛋白,CsCLH2为稳定蛋白。Cell-PLoc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表明,3个CsCLHs蛋白均定位于叶绿体;而WolfPsort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CsCLH1.1和CsCLH1.2定位于细胞质,CsCLH2定位于叶绿体。遮阴和恢复光照处理下的qRT-PCR结果显示,遮阴抑制白鸡冠叶片CsCLHs的表达,光照诱导白鸡冠叶片CsCLHs的表达。不同品种中CsCLHs表达模式分析表明,CsCLH1s在白化叶中高表达。另外,酵母单杂交结果表明,CsCDF5可以与CsCLH1.1和CsCLH2启动子结合。综上所述,CsCLHs在白化茶树叶片中可能参与叶绿素降解,在叶片白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究茶树CLH基因家族的功能及茶树叶片白化机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树
叶绿素酶
基因家族
表达差异
Keywords
Camellia sinensis
chlorophyllase
gene family
sequence analysis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炭焙和电焙白茶的关键风味物质和品质差异
被引量:
14
2
作者
吴全金
周喆
漆思雨
吴颖
孙威江
机构
福建开放大学文经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福鼎市白茶古镇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59-267,共9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9YFD1001601)
2022年度福建开放大学校内科研项目
福建农林大学茶产业链技术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K1520005A01/K1520005A4)。
文摘
以炭焙和电焙的不同等级白茶为实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二者的香气物质、主要呈味物质与感官品质差异。结果表明:从样品中共检测出262种挥发性化合物,以萜类、杂环化合物、醇类、酯类和酮类为主,相对含量较高的有2-苯乙醇、芳樟醇、香叶醇、水杨酸甲酯、月桂烯、(E)-芳樟醇氧化物等。对比电焙的白茶,炭焙银针、白牡丹和寿眉分别筛选出77、16种和93种差异挥发性物质。香气活性值分析表明,芳樟醇、香叶醇、2-苯乙醇和月桂烯是炭焙白茶的重要香气物质,这些物质主要呈现天然清香、花果香或甜香。通过检测非挥发性化合物,结果表明炭焙与电焙白茶的儿茶素组分及总量、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差异显著。感官审评分析表明,审评结果与挥发性物质、非挥发性物质的检测结果较一致。本研究有助于了解炭焙白茶的香气和滋味品质化学,为提高白茶品质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炭焙白茶
芳香物质
香气活性值
芳樟醇及其氧化物
呈味物质
Keywords
charcoal-baked white tea
aroma substances
aroma activity value
linalool and its oxides
taste substances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茶树CLH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转录调控研究及其在白化茶树中的表达分析
王涛
王艺清
漆思雨
周喆
陈志丹
孙威江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炭焙和电焙白茶的关键风味物质和品质差异
吴全金
周喆
漆思雨
吴颖
孙威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