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右向左分流的急性脑梗死影像学特征与分流级别的关系
1
作者 李艳萍 黄卫 +2 位作者 申煜 徐丽君 漆学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47-652,共6页
目的 探讨合并右向左分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影像学特征与分流级别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6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通过发泡试验将患者分为右向左分流阴性组443例与阳性组... 目的 探讨合并右向左分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影像学特征与分流级别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6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通过发泡试验将患者分为右向左分流阴性组443例与阳性组254例,比较两组人口统计学资料及影像学特征的差异,分析阳性组患者急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征与发泡试验分流量的关系。结果 两组高血压(OR=0.533,95%CI 0.380~0.748)、糖尿病(OR=0.649,95%CI 0.422~0.999)、脑梗死(OR=0.275,95%CI 0.136~0.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性别、年龄、吸烟、高血脂、冠心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梗死累及区域和梗死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57、4.219,P均<0.05),梗死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发泡试验阳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Ⅰ、Ⅱ级在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单侧前循环或后循环梗死,以深部、单发梗死多见,Ⅲ、Ⅳ级分流患者多见于双侧前循环合并后循环的多发梗死。结论 合并右向左分流的急性脑梗死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发泡试验诊断右向左分流的敏感度高,两者结合分析可以给临床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卵圆孔 未闭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梅影 漆学良 +1 位作者 丁卫江 鲁燕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0期99-100,F0003,共3页
患者男,36岁,汉族。2006年患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2008年开始服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2010年因ALT、AST高,乙肝DNA拷贝数增高,加服阿德福韦酯后,转氨酶接近正常,后一直服用此两种抗病毒药物。2011年10月29日患者因四肢肌肉酸痛伴乏力... 患者男,36岁,汉族。2006年患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2008年开始服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2010年因ALT、AST高,乙肝DNA拷贝数增高,加服阿德福韦酯后,转氨酶接近正常,后一直服用此两种抗病毒药物。2011年10月29日患者因四肢肌肉酸痛伴乏力2 a,加重2个月余,收住南昌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于2 a前开始出现双下肢酸痛不适,以腓肠肌、股二头肌、臀大肌等后侧肌群为主,在休息后开始活动时酸痛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横纹肌溶解症 乙型病毒性肝炎 DNA拷贝数 第二附属医院 肌肉酸痛 抗病毒治疗 阿德福韦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