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传感技术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满燕 梁刚 +2 位作者 靳欣欣 付海龙 潘立刚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3431-3441,共11页
农药的大量使用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目前,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分析主要采用液相及液质联用、气相及气质联用等传统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具有较高检测灵敏性和选择性,但却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以及专业的技术人员,不能满足当前食品安... 农药的大量使用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目前,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分析主要采用液相及液质联用、气相及气质联用等传统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具有较高检测灵敏性和选择性,但却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以及专业的技术人员,不能满足当前食品安全领域对实时、快速、便携式检测的需求。生物传感技术作为农药检测的前景替代方法,具有高专一性、高选择性、便携性和实时分析的性能,因此,可以弥补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本文首先对应用于农药检测的基于酶的、抗体的生物传感技术进行综述。其次,对基于核酸适配体、微流控芯片、分子印迹的新型生物传感技术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最后,对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农药残留 酶生物传感器 免疫传感器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6东超稠油油藏开采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满燕 吴光焕 +2 位作者 蒋红红 白鹏 张军峰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20,23,共2页
关键词 稠油 油藏 油田开采 岩性 疏松细砂岩 热采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芯片技术在农产品及食品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满燕 梁刚 +2 位作者 李安 靳欣欣 潘立刚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2949-2956,共8页
真菌毒素污染的农产品及食品会对人类及牲畜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目前,真菌毒素的检测主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真菌毒素污染的农产品及食品会对人类及牲畜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目前,真菌毒素的检测主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等传统检测方法。然而,这些检测方法的样品前处理过程比较繁琐、费时,并且在分析过程中还会消耗大量的有毒试剂。微芯片技术所需样品的消耗量少并且分析时间短,可实现样品的集成化、微型化以及高通量检测。微芯片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弥补了上述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本文主要综述了微芯片技术在农产品及食品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首先对农产品及食品中常见的真菌毒素及其毒性进行了简单介绍;接着重点对微芯片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对微芯片应用于真菌毒素检测的发展前景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微芯片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油田开发决策的已开发油田实例库建设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满燕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8-259,共2页
通过对已开发油田的各种做法和经验进行归纳和整理,采用文字、图形、曲线、表格组成文档模板的方式描述,建立综合描述油田开发历史的模式,记载不同油田开发过程中采取的开发技术、工艺措施以及产生的效果(经验、教训),对已开发油田的历... 通过对已开发油田的各种做法和经验进行归纳和整理,采用文字、图形、曲线、表格组成文档模板的方式描述,建立综合描述油田开发历史的模式,记载不同油田开发过程中采取的开发技术、工艺措施以及产生的效果(经验、教训),对已开发油田的历史有一个系统的描述,为未来油田的开发提供参考。可节省搜集整理资料的时间,直接获得油田开发研究所需要的信息,满足专业人员对开发数据的应用需求。为类似新油田的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辅助决策 开发实例描述 动态记载 油田开发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区超稠油油藏热采开发设计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献民 吴光焕 +1 位作者 满燕 刘欧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5期60-64,共5页
针对胜利油区三类超稠油油藏 ,设计了九种热采布井方式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 ,研究各种井网对不同类型超稠油油藏的适应性 ,并结合经济分析 ,优化出各类超稠油油藏所适宜的布井方式、井距及热采操作参数。
关键词 胜利油区 超稠油油藏 热采开发 设计 优化 研究 驱油机理 热利用率 布井方式 复合水平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技术在食品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梁刚 满燕 +1 位作者 李安 潘立刚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2936-2942,共7页
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检测技术,具有靶向性强、灵敏度高、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生物医学、环境分析、食品分析等领域。其中,在食品分析领域主要体现在农残、重金属、食品添加剂以及生物... 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检测技术,具有靶向性强、灵敏度高、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生物医学、环境分析、食品分析等领域。其中,在食品分析领域主要体现在农残、重金属、食品添加剂以及生物毒素等检测方面。本文首先介绍了核酸适配体的概念、筛选方法、核酸适配体传感器优点,重点从传感器的设计、传感检测原理、检测性能等方面综述了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在Pb^(2+)等食品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最后对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适体 生物传感器 重金属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任君安 满燕 +3 位作者 李安 梁刚 靳欣欣 潘立刚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2063-2071,共9页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适用于现场的快速检测技术研发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重视。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适用于现场的快速检测技术研发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重视。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速度快等优点,且不需复杂仪器设备,可以在条件简陋的实验室和资源不足的户外等地实现检测和应用。本文介绍了RPA技术的概念和原理,综述了近年来RPA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如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测、转基因农产品识别和常见食品的物种鉴别等,概括了其在食品安全和食品产业领域中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并对RPA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反应 核酸等温扩增 食品安全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微流控芯片酶反应器用于蛋白质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肖鹏 李大雷 +3 位作者 满燕 耿利娜 吕雪飞 邓玉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27-1132,共6页
将核酸适配体作为胰蛋白酶固定化介质,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微流控芯片酶反应器,并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搭建了在线分析平台;分别使用标准蛋白及混合蛋白样品对芯片的酶解效率及联用平台的分析能力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5 ng肌... 将核酸适配体作为胰蛋白酶固定化介质,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微流控芯片酶反应器,并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搭建了在线分析平台;分别使用标准蛋白及混合蛋白样品对芯片的酶解效率及联用平台的分析能力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5 ng肌红蛋白经该平台分析后肽段覆盖率可达到37%;对500 ng混合蛋白进行3次平行分析,肽段覆盖率及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4.3%、6.5%(牛血清白蛋白),65.0%、2.7%(肌红蛋白)和62.0%、5.6%(细胞色素c);初步实验表明,该在线分析平台具有检测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酶解效率高的特点,有望在蛋白质组学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胰蛋白酶 蛋白质 核酸适配体 芯片酶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技术在沙门氏菌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班美静 满燕 潘立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0期114-122,共9页
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在世界各地的食物中毒中,该菌引起的中毒事件数量位居前列。目前,基于抗原/抗体、核酸适配体、细胞等传感元件的生物传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沙门氏菌的定量检测中。其中,核酸适配体是一种短的核... 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在世界各地的食物中毒中,该菌引起的中毒事件数量位居前列。目前,基于抗原/抗体、核酸适配体、细胞等传感元件的生物传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沙门氏菌的定量检测中。其中,核酸适配体是一种短的核酸序列,具有特异性强、亲和力高、合成速度快、重现性好、修饰方便等优点。核酸适配体的这些优点可能会取代抗体,成为分析领域中的潜在识别探针。因此,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技术在沙门氏菌定量检测中具有独特优势。主要综述了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技术在沙门氏菌定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首先对沙门氏菌及其常用检测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其次介绍沙门氏菌核酸适配体的SELEX筛选方法,重点对基于核酸适配体的比色、荧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电化学等生物传感技术在沙门氏菌定量检测中的应用进行详细论述,最后对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技术应用于沙门氏菌定量检测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食源性致病菌 核酸适配体 生物传感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格孢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0
作者 满燕 梁刚 +3 位作者 李安 王冬 贾文珅 潘立刚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453-458,共6页
链格孢霉菌属于丝状真菌,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环境中的病原体和腐生菌,是低温环境下导致水果、蔬菜等农产品腐烂变质的主要微生物。链格孢霉毒素中有70多种具有明显毒性,对人或牲畜具有诱变性、致癌性和致畸性等慢性或急性毒性作用,因此引... 链格孢霉菌属于丝状真菌,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环境中的病原体和腐生菌,是低温环境下导致水果、蔬菜等农产品腐烂变质的主要微生物。链格孢霉毒素中有70多种具有明显毒性,对人或牲畜具有诱变性、致癌性和致畸性等慢性或急性毒性作用,因此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现行的食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中尚不包括链格孢霉毒素,并且通常采用液相、液相-质谱、气相、气相-质谱等相关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本文首先对链格孢霉菌的3种主要的次级代谢产物——链格孢酚、链格孢酚单甲醚和细交链孢菌酮酸的分类及毒性性质进行介绍;其次,对其主要的传统检测方法和快速检测方法进行综述;最后,对链格孢霉毒素检测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霉菌 链格孢酚 链格孢酚单甲醚 细交链孢菌酮酸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鼻技术在果蔬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1
作者 贾文珅 李孟楠 +3 位作者 王亚雷 梁刚 满燕 潘立刚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410-418,共9页
电子鼻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仿生技术,在工业和农业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具有样品处理简单、检测速度快、识别效果好、实时、无损的优点。由于电子鼻具有满足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要求等优点,电子鼻系统正在被越来越多地运用... 电子鼻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仿生技术,在工业和农业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具有样品处理简单、检测速度快、识别效果好、实时、无损的优点。由于电子鼻具有满足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要求等优点,电子鼻系统正在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农业研究之中。本文介绍了电子鼻的发展史和一些常见的电子鼻型号,其中典型的有PEN3型和FOX4000等。分析了电子鼻系统的组成构造,介绍了电子鼻系统的工作原理。其中重点阐述了电子鼻技术在水果与蔬菜中的研究与应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电子鼻在对区分果蔬的不同类型与品种、合理地制定与调整果蔬的贮藏时间和条件以及鉴别与评价果蔬品质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帮助。最后,主要针对电子鼻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从多个方面对电子鼻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敏传感器 电子鼻 无损检测 水果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有机磷农药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梁刚 满燕 +1 位作者 贾文珅 潘立刚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433-438,共6页
农业生产中有机磷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建立快速、灵敏的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近年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因具有灵敏性高、选择性好、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 农业生产中有机磷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建立快速、灵敏的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近年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因具有灵敏性高、选择性好、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抗干扰性强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农药残留分析,成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检测有机磷农药的电化学生物传感方法。简要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概念、检测原理,重点讨论了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乙酰胆碱酯酶、丁酰胆碱酯酶、磷酸水解酶)及电化学免疫生物传感器在检测有机磷农药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各类传感器的检测原理、最新进展及存在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最后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酶生物传感器 免疫生物传感器 有机磷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法鉴别猪油中掺杂石蜡的研究初探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安 马红枣 +3 位作者 潘立刚 王冬 梁刚 满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8-90,94,共4页
采用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法开展了猪油中掺杂石蜡的鉴别技术研究。以猪油为掺杂对象和工业石蜡为添加物,分析测定了不同猪油样品和不同厂家的石蜡样品中δ^(13)C值大小,并对石蜡掺杂量与δ^(13)C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 采用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法开展了猪油中掺杂石蜡的鉴别技术研究。以猪油为掺杂对象和工业石蜡为添加物,分析测定了不同猪油样品和不同厂家的石蜡样品中δ^(13)C值大小,并对石蜡掺杂量与δ^(13)C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猪油中δ^(13)C值的分布范围为-21.089×10-3^-16.418×10^(-3),石蜡中δ^(13)C值分布范围为-32.128×10^(-3)^-30.713×10^(-3),两者存在明显差异。当石蜡添加量达到10%时,可鉴别出猪油中是否添加了石蜡,根据回归方程可对猪油中石蜡的含量进行初步估算。该方法简便快速,能为动物油脂掺假行为的监管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法 δ13C值 猪油 石蜡 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辐照猪肉中2-十二烷基环丁酮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秀彤 李安 +3 位作者 潘立刚 王冬 靳欣欣 满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1170-1175,共6页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准确的基于加速溶剂萃取技术的辐照猪肉中特异性辐解产物2-十二烷基环丁酮(2-dodecylcyclobutanone,2-DCB)提取方法,利用该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辐照猪肉中2-DCB含量。方法以正己烷为萃取...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准确的基于加速溶剂萃取技术的辐照猪肉中特异性辐解产物2-十二烷基环丁酮(2-dodecylcyclobutanone,2-DCB)提取方法,利用该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辐照猪肉中2-DCB含量。方法以正己烷为萃取溶剂、中性氧化铝为粗脂肪吸附剂,在系统压力1500 psi、80℃条件下快速提取纯化猪肉中的2-DCB,采用GC-MS方法并以m/z 98为定量离子、m/z 1 12为定性离子进行分析检测。结果本方法对2-DCB的定量检出限为12.25 ng/g,回收率大于80%,相对标准偏差〈10%(n=3),提取时间仅为20 min。采用该方法对辐照剂量为0~8 kGy的猪肉进行检测,浓度范围为0~75.17 ng/g。结论此法实现了2-DCB的快速提取纯化,操作简便、重现性好,且定量计算方法更为科学,可用于辐照食品中2-DCB的检测分析和辐照食品的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猪肉 2-十二烷基环丁酮 加速溶剂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开发决策支持系统研制成功
15
作者 靳彩霞 满燕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6-66,共1页
由胜利油田承担的中国石化股份公司重点项目——油田开发决策支持系统,于2007年1月21日顺利通过验收。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总体思路先进、系统实现先进、软件设计先进,建成了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实例库、方法库、规律标... 由胜利油田承担的中国石化股份公司重点项目——油田开发决策支持系统,于2007年1月21日顺利通过验收。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总体思路先进、系统实现先进、软件设计先进,建成了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实例库、方法库、规律标准库、新区方案设计、老区开发分析于一体的项目平台。提高了决策科学化程度和水平,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支持系统 油田开发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 自主知识产权 软件设计 专家委员会 决策科学化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壬基酚溶液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研究
16
作者 李安 潘立刚 +3 位作者 张秀彤 梁刚 满燕 靳欣欣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14-2420,共7页
为探究壬基酚溶液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急性致死毒性和非致死毒性效应,将同期化后的秀丽隐杆线虫暴露于壬基酚溶液24 h,考察壬基酚对秀丽隐杆线虫的半致死浓度、性腺臂发育、子代数目、虫体长度和身体弯曲频率等毒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 为探究壬基酚溶液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急性致死毒性和非致死毒性效应,将同期化后的秀丽隐杆线虫暴露于壬基酚溶液24 h,考察壬基酚对秀丽隐杆线虫的半致死浓度、性腺臂发育、子代数目、虫体长度和身体弯曲频率等毒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L4期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为受试生物,对壬基酚溶液24 h的半数致死浓度即LC50值为8.09 mg·L^(-1)。壬基酚暴露干扰了秀丽隐杆线虫性腺臂的正常发育,与对照组相比,0.081 mg·L^(-1)和0.162 mg·L^(-1)染毒组对秀丽隐杆线虫的子代数目和虫体长度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低剂量染毒组身体弯曲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毒性试验研究表明,模式动物秀丽隐杆线虫对壬基酚的毒性响应比较敏感,在环境激素的生态毒理学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 秀丽隐杆线虫 生态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