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珠芽蓼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满敬元 刘宇 +5 位作者 邢小勇 杨珍 郝宝成 拉巴次旦 何俊峰 吴金措姆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6-1427,共12页
【目的】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珠芽蓼多糖,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进一步对其单糖组成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和超声功率对珠芽蓼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运用Box-B... 【目的】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珠芽蓼多糖,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进一步对其单糖组成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和超声功率对珠芽蓼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运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法设计4因素3水平试验并进行响应面优化,确定各影响因素与多糖提取率的关系;运用Sevag法对多糖进行脱蛋白纯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珠芽蓼多糖的单糖组成进行检测。【结果】各影响因素对珠芽蓼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温度>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液料比,获得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液料比8∶1、提取时间90 min、超声功率500 W,在该优化条件下所得的珠芽蓼多糖提取率为6.619%。GC-MS检测结果显示,珠芽蓼多糖主要由D-阿拉伯糖、D-甘露糖、葡萄糖和D-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0.63∶0.57∶6.3∶2.5。【结论】利用响应面法对珠芽蓼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初步检测了其单糖组成,研究结果为珠芽蓼多糖的工业化提取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芽蓼 多糖 响应面法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乌茜草水煎液抗炎、镇痛和止泻作用研究
2
作者 满敬元 吴金措姆 +4 位作者 王学红 格桑卓嘎 班旦 郝宝成 拉巴次旦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13,共5页
为了确证逆乌茜草水煎液的抗炎作用、镇痛作用、止泻作用,按照试验设计将21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组,逆乌茜草水煎液组分别灌胃低剂量(0.3033 g/kg)、中剂量(0.9100 g/kg)、高剂量(2.7300 g/kg)的逆乌茜草水煎液,同时每个试验设立模型对照... 为了确证逆乌茜草水煎液的抗炎作用、镇痛作用、止泻作用,按照试验设计将21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组,逆乌茜草水煎液组分别灌胃低剂量(0.3033 g/kg)、中剂量(0.9100 g/kg)、高剂量(2.7300 g/kg)的逆乌茜草水煎液,同时每个试验设立模型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醋酸致小鼠疼痛扭体法、炭末推进测定法和粪便含水量称重法对逆乌茜草水煎液进行抗炎、镇痛、涩肠和止泻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逆乌茜草水煎液中剂量组二甲苯引起的耳廓肿胀率极显著降低(P<0.01),表明逆乌茜草水煎液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并能延长醋酸致小鼠疼痛扭体潜伏期,但作用不显著,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疼痛扭体次数显著减少(P<0.05或P<0.01),且随药物剂量增大,小鼠疼痛扭体抑制率明显升高,表明逆乌茜草水煎液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逆乌茜草水煎液能抑制炭末在小鼠小肠内的推动,说明逆乌茜草水煎液具有一定的涩肠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3 d,逆乌茜草水煎液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粪便中含水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逆乌茜草水煎液具有良好的止泻作用。综上,逆乌茜草水煎液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镇痛作用和止泻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涩肠作用,可作为犊牛腹泻潜在的候选治疗药物进行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乌茜草水煎液 抗炎 镇痛 止泻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