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X(Cl,Br,I)/Bi_(2)WO_(6)异质结型复合光催化剂用于高浓度氮氧化物的脱除 被引量:5
1
作者 卞俊杰 王万圆 +1 位作者 满恒孝 文成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094-6101,共8页
海中船舶排放的废气是大气污染的来源之一,其中的氮氧化物能使海洋酸化,不仅危害海洋生态系统,还会造成沿海城市空气污染,对人的身体健康也造成危害。光催化脱除大气中的氮氧化物被认为是可靠且有潜力的高级氧化脱除技术,但目前的研究... 海中船舶排放的废气是大气污染的来源之一,其中的氮氧化物能使海洋酸化,不仅危害海洋生态系统,还会造成沿海城市空气污染,对人的身体健康也造成危害。光催化脱除大气中的氮氧化物被认为是可靠且有潜力的高级氧化脱除技术,但目前的研究大多针对低浓度(10^(-9)级)下氮氧化物脱除,针对船舶尾气中较高浓度(10^(-6)级)氮氧化物脱除的研究较少。本文采用超声辅助法制备了BiOX(Cl,Br,I)/Bi_(2)WO_(6)复合催化剂,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得到BiOX(Cl,Br,I)/Bi_(2)WO_(6)的带隙能分别为3.1eV、2.6eV和1.8eV,并且计算了其导带电位。光电流实验表明,BiOCl/Bi_(2)WO_(6)复合材料的光电流强度高于BiOBr/Bi_(2)WO_(6)和BiOI/Bi_(2)WO_(6)。模拟光催化脱硝实验表明,BiOCl/Bi_(2)WO_(6)在紫外线下NO的脱除率为37.5%,且BiOX/Bi_(2)WO_(6)复合光催化剂在5次循环后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通过原位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对BiOX/Bi_(2)WO_(6)催化剂上进行NO光催化氧化的中间产物进行了鉴定,提出了NO的氧化脱除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氧化铋 钨酸铋 异质结 一氧化氮光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催化剂铂中毒对DeNO_(x)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津涛 满恒孝 +3 位作者 张瑜 齐俊学 张汝晓 王建东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18,共7页
随着排放法规日趋严格,DOC-DPF-SCR后处理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柴油机。位于SCR催化剂上游的DOC催化剂,其主要活性组分为贵金属铂、钯,氧化态贵金属在高温时可以气化,并能随排气迁移至SCR催化剂表面,在SCR催化剂上沉积,造成SCR催化剂... 随着排放法规日趋严格,DOC-DPF-SCR后处理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柴油机。位于SCR催化剂上游的DOC催化剂,其主要活性组分为贵金属铂、钯,氧化态贵金属在高温时可以气化,并能随排气迁移至SCR催化剂表面,在SCR催化剂上沉积,造成SCR催化剂贵金属中毒。将台架试验后中毒的催化剂制备成小样,并对催化剂进行了性能探究,发现贵金属中毒主要影响DeNO_(x)的高温阶段(300℃以上)效率;同时在试验室制备两种模拟中毒样件:掺杂涂覆样件和表面涂覆样件,研究了SCR催化剂Pt中毒的现象并分析中毒后的反应机理。掺杂涂覆500×10^(-6)样件试验结果表明,贵金属中毒后催化剂氧化能力显著提升,氨气泄漏量在350℃降低至0;而选择性还原能力大幅下降,NO_(x)转化效率在450℃下降至56.3%。表面涂覆50×10^(-6)样件试验结果与掺杂涂覆500×10^(-6)相当。两种涂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中毒主要发生在表层,导致内层催化剂利用率低,吸附的氨气很难传递进催化剂内层,被直接氧化为NO_(x)和N_(2)O,导致NO_(x)转化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 催化剂中毒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