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浅丘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滕连泽 李绪平 +1 位作者 罗勇 谭小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期284-288,共5页
碎散的农村居民点分布是丘陵区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的重大问题之一,以典型丘陵区——四川雁江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为例,运用Fragstats 3.3以及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从景观指数、海拔高度、坡度、坡向、道路、河流等方面定量分析了浅丘区农... 碎散的农村居民点分布是丘陵区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的重大问题之一,以典型丘陵区——四川雁江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为例,运用Fragstats 3.3以及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从景观指数、海拔高度、坡度、坡向、道路、河流等方面定量分析了浅丘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特征,找出了其存在的关系,并从改善居住条件和土地整理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建设与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景观指数 GIS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滕连泽 张洪吉 +2 位作者 罗勇 谭小琴 黄昭贤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299-300,共2页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是四川省一项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农民增产增收、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总结了四川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对策,对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现状 问题 对策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SDE和SQL Server的新农村建设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洪吉 李绪平 +2 位作者 罗勇 滕连泽 戴爱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4期1836-1838,1841,共4页
构建新农村建设数据库,对提高建设工作效率,提升重大项目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对新农村建设数据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ArcSDE和SQL Server的数据库设计,并对数据分类组织、数据库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及空间数据与专题... 构建新农村建设数据库,对提高建设工作效率,提升重大项目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对新农村建设数据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ArcSDE和SQL Server的数据库设计,并对数据分类组织、数据库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及空间数据与专题属性数据之间的关联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以四川雁江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为例,构建了新农村建设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 ARCSDE SQL SERVER 空间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A和GIS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以四川雁江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规划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洪吉 李绪平 +2 位作者 罗勇 黄昭贤 滕连泽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期348-350,共3页
将PRA和GIS工具综合运用于新农村建设规划,不仅可以克服"自上而下"式规划的缺陷,也为规划信息的准确定位、快速处理、数据分析提供强有力支撑。该文以四川雁江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为例,介绍基于PRA和GIS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法和... 将PRA和GIS工具综合运用于新农村建设规划,不仅可以克服"自上而下"式规划的缺陷,也为规划信息的准确定位、快速处理、数据分析提供强有力支撑。该文以四川雁江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为例,介绍基于PRA和GIS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法和技术路线,对半结构式访谈、参与式绘图、问题树分析、空间分析、数据库建设及三维可视化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 规划 参与式农村评估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茶年限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分形特征
5
作者 李森 涂卫国 +1 位作者 罗勇 滕连泽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3期99-102,共4页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植茶年限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分形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茶年限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随粒径减小均呈降低—增加—降低—增加的变化趋势,其中粒径>2mm和<0.25mm的水稳性团聚体占...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植茶年限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分形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茶年限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随粒径减小均呈降低—增加—降低—增加的变化趋势,其中粒径>2mm和<0.25mm的水稳性团聚体占主要比重,粒径1~2mm的水稳性团聚体占比最小。植茶5年和10年的土壤中,>2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高于<0.25mm含量(P<0.05),植茶30年的土壤中,>2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则显著低于<0.25mm的含量(P<0.05)。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几何平均直径和平均重量直径均随植茶年限增加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不同植茶年限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的值在0~20cm土层表现为:植茶5年>植茶10年>植茶15年>植茶30年;在20~40cm土层则表现为:植茶30年>植茶15年>植茶5年>植茶10年。表明长期植茶会明显破坏老冲积黄壤的团粒结构,导致较大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逐渐向较小粒级转化,团聚体水稳性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茶年限 土壤团聚体 组成 稳定性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