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终结的故事如何延续?--莫言《生死疲劳》中讲故事的人和讲故事的方法 |
滕翠钦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底层叙事:阶层美学的凸显 |
滕翠钦
刘小新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3
|
文本的狂欢和禁忌——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中的“剽窃” |
滕翠钦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4
|
文学与政治:当代文论中“本质主义”话语的分析 |
滕翠钦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5
|
“底层经验”的表述与被表述:论争背后的话语策略分析 |
滕翠钦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6
|
人、人群、人民性——论巴赫金狂欢理论中有关“人”的理论意图 |
滕翠钦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7
|
以清醒的姿态审视现代世界——解读《在一个地铁车站》的内涵与形式 |
滕翠钦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8
|
广度与限度:空间视角下当代文学的女性性别认同叙述 |
滕翠钦
陈舒劼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2 |
0 |
|
9
|
细节:理论的发现与发生——论南帆的细节观念 |
滕翠钦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0
|
“话语”的有效和失效——福柯“作者”观的理论缝隙 |
滕翠钦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1
|
理论、创作及文学秩序——从“创作方法”看文学的“本质主义”和“关系主义” |
滕翠钦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2
|
后现代主义之死:确信与犹疑——从爱德华·多克斯的说法说起 |
滕翠钦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3
|
论文化研究的“批判性”和“现实性” |
滕翠钦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4
|
“虚构”的权威:“底层文学”的合法性及其风格问题 |
滕翠钦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