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位置/电流两环结构位置伺服系统的跟随性能 被引量:26
1
作者 滕福林 胡育文 +1 位作者 刘洋 储剑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0-46,共7页
位置闭环、速度闭环和电流闭环组成的三环结构,是目前被普遍认同的位置伺服系统控制结构。然而在某些特定场合,例如点对点运动控制场合中,重点是要求系统位置响应的动态性能,而对速度调节的性能要求并不高。这时,速度闭环不仅没有发挥作... 位置闭环、速度闭环和电流闭环组成的三环结构,是目前被普遍认同的位置伺服系统控制结构。然而在某些特定场合,例如点对点运动控制场合中,重点是要求系统位置响应的动态性能,而对速度调节的性能要求并不高。这时,速度闭环不仅没有发挥作用,还作为控制结构中的串联环节,降低了系统位置调节动态响应性能。针对这些特定的场合,本文研究了全数字位置闭环和电流闭环组成的两环结构位置伺服系统,并利用阶跃响应性能和梯形响应性能,在相同命令信号和相同控制对象的条件下,与三环系统作比较。仿真和实验结果显示,两环系统的位置动态响应时间小于三环系统,并且两环系统中位置前馈复合控制同样可以使用,以减小梯形响应中稳态位置跟踪误差。两环系统应用到点对点运动控制的特定场合比较合适,但因没有速度闭环调节功能,系统应用到轨迹运动控制场合中有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伺服系统 两环控制结构 跟随性能 位置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伺服系统位置跟踪误差 被引量:10
2
作者 滕福林 胡育文 +2 位作者 黄文新 张彦召 刘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5-819,共5页
首先提出采用比例和位置前馈复合控制的位置闭环调节器。位置前馈工作在完全补偿状态时,实现了恒速运行时间段内和定位结束后的稳态位置跟踪零误差。但由于目前广泛使用的梯形给定存在加速度突变,增大了动态位置跟踪误差,所以提出采用S... 首先提出采用比例和位置前馈复合控制的位置闭环调节器。位置前馈工作在完全补偿状态时,实现了恒速运行时间段内和定位结束后的稳态位置跟踪零误差。但由于目前广泛使用的梯形给定存在加速度突变,增大了动态位置跟踪误差,所以提出采用S曲线位置给定,避免加速度突变,可以大大减小动态位置跟踪误差。最后分析了负载变动对位置跟踪误差的影响,并提出了消除这种影响的途径和方法。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控制 前馈拉制 跟踪误差 5曲线给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伺服系统初始位置修正算法 被引量:8
3
作者 滕福林 胡育文 黄文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109-113,共5页
使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伺服系统中,如何准确测定转子的初始位置是一个难点。根据初始定位的原理、Z信号的作用以及电磁力矩的计算,提出一种转子初始位置修正算法,给出目标位置的定子电流以探测转子实际位置,实时做转子回初始位置的操作... 使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伺服系统中,如何准确测定转子的初始位置是一个难点。根据初始定位的原理、Z信号的作用以及电磁力矩的计算,提出一种转子初始位置修正算法,给出目标位置的定子电流以探测转子实际位置,实时做转子回初始位置的操作,并通过叠代功能不断减小探测的范围。此外,传动结构中的齿槽间隙可以淹没转子振动幅度,以减小负载的抖动。实验结果证明该初始位置修正算法可以减小初始定位中的转子振动幅度,且提高系统初始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初始定位 转子振动幅度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齿轮比对轮廓误差及加工效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滕福林 李宏胜 +1 位作者 温秀兰 黄家才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607-1610,共4页
电子齿轮比仅考虑了在尺寸、加工速度上实现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匹配,而忽视了插补加速度与交流伺服系统实际最大加速度能力的匹配。当电子齿轮比调节为偏离1较多的数值时,会对数控机床的轮廓误差和加工效率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提出电子齿... 电子齿轮比仅考虑了在尺寸、加工速度上实现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匹配,而忽视了插补加速度与交流伺服系统实际最大加速度能力的匹配。当电子齿轮比调节为偏离1较多的数值时,会对数控机床的轮廓误差和加工效率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提出电子齿轮比和插补加速度优化算法,以减小电子齿轮比对数控机床轮廓误差和加工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轮廓误差 加工效率 电子齿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轮廓误差的插补预测补偿控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滕福林 李宏胜 +1 位作者 温秀兰 陈桂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0,共4页
伺服系统的基本原则是闭环控制,跟踪误差必然存在。如果多轴联动设备上使用伺服系统驱动进给轴,跟踪误差会引起加工轮廓误差。高精度数控机床要求轮廓误差越小越好。文章在定位过程中的伺服系统位置跟踪误差曲线等效成梯形曲线的基础上... 伺服系统的基本原则是闭环控制,跟踪误差必然存在。如果多轴联动设备上使用伺服系统驱动进给轴,跟踪误差会引起加工轮廓误差。高精度数控机床要求轮廓误差越小越好。文章在定位过程中的伺服系统位置跟踪误差曲线等效成梯形曲线的基础上,从插补控制器着手研究跟踪误差的预测补偿控制。试验结果证明该控制方法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轮廓误差 插补控制 预测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馈控制对数控机床轮廓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滕福林 李宏胜 +1 位作者 吴爱萍 曹锦江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24,28,共4页
前馈控制可以提高交流伺服系统的跟踪性能,同时也是降低数控机床轮廓误差的一种有效手段。文章在速度前馈的基础上,研究了在电流闭环的给定信号上增加电流前馈作用的新型前馈控制结构,仿真结果显示该新型前馈控制结构很大幅度地提高了... 前馈控制可以提高交流伺服系统的跟踪性能,同时也是降低数控机床轮廓误差的一种有效手段。文章在速度前馈的基础上,研究了在电流闭环的给定信号上增加电流前馈作用的新型前馈控制结构,仿真结果显示该新型前馈控制结构很大幅度地提高了交流伺服系统在加减速段的位置跟踪性能。将该控制结构应用到伺服割字机中,加工结果显示新控制结构下的轮廓误差有所减小,加工实物曲线更为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系统 轮廓误差 跟踪性能 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伺服系统的两维数控机床参数在线调试 被引量:1
7
作者 滕福林 李宏胜 +1 位作者 王建华 王乐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3-56,共4页
简单高效的参数调试手段也是高性能伺服系统的一个典型特征。特别是当伺服系统应用到数控机床上后,机床性能不仅要求每台伺服系统都参数最优,同时还要求各个轴上伺服系统之间性能匹配。文章提出利用电脑的高性能设计两维数控机床的伺服... 简单高效的参数调试手段也是高性能伺服系统的一个典型特征。特别是当伺服系统应用到数控机床上后,机床性能不仅要求每台伺服系统都参数最优,同时还要求各个轴上伺服系统之间性能匹配。文章提出利用电脑的高性能设计两维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参数自整定软件,利用一些典型图案模拟加工后的性能分析结果作为伺服系统参数调整的原则,使得伺服系统的参数调试、数控机床的性能联调变得直观、高效、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系统 CNC 参数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割字机轮廓误差的预测补偿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滕福林 刘娣 许有熊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0-132,136,共4页
为降低高速高精度数控机床的加工轮廓误差,文章提出一种轮廓误差预测补偿方法,不仅在直线和曲线切割中进行轮廓半径误差补偿,还在尖角处进行刀半径补偿和位置跟踪误差补偿。以数控割字机为平台进行补偿方法验证,补偿后轮廓误差大幅度降... 为降低高速高精度数控机床的加工轮廓误差,文章提出一种轮廓误差预测补偿方法,不仅在直线和曲线切割中进行轮廓半径误差补偿,还在尖角处进行刀半径补偿和位置跟踪误差补偿。以数控割字机为平台进行补偿方法验证,补偿后轮廓误差大幅度降低,充分证明该补偿方法对提高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字机 伺服系统 轮廓误差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网络在阻抗式原油含水率测量仪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黄家才 李宏胜 +1 位作者 滕福林 刘毅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26,共3页
阻抗法测原油含水率时,测量结果受温度影响很大。由于含水率与温度之间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很难建立精确的温度补偿模型。针对该问题,建立一个BP神经网络模型,并将其用于原油含水率的测量。现场实验表明:当温度变化时,该方法提高... 阻抗法测原油含水率时,测量结果受温度影响很大。由于含水率与温度之间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很难建立精确的温度补偿模型。针对该问题,建立一个BP神经网络模型,并将其用于原油含水率的测量。现场实验表明:当温度变化时,该方法提高了原油含水率的测量精度,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含水率 BP神经网络 阻抗传感器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馈控制的压电单轴实时位移控制系统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建华 李宏胜 +1 位作者 葛红宇 滕福林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57-961,983,共6页
为满足微细加工、超精加工等的实时性、精度要求,基于前馈复合控制,提出一种压电单轴精密位移的嵌入式实时控制系统。建立了压电致动器的阶跃响应模型、迟滞特性的Preisach及逆模型。采用Preisach逆模型作为前馈控制环节、比例积分控制... 为满足微细加工、超精加工等的实时性、精度要求,基于前馈复合控制,提出一种压电单轴精密位移的嵌入式实时控制系统。建立了压电致动器的阶跃响应模型、迟滞特性的Preisach及逆模型。采用Preisach逆模型作为前馈控制环节、比例积分控制作为反馈环节,设计前馈复合控制器。研制了基于S3C2410控制器的压电单轴实时位移控制系统。测试表明:阶跃响应稳态误差小于0.15μm,调节时间约1.2 ms,超调量约10%;正弦响应误差为-0.41~0.45μm,在±1.5%以内;该系统能满足多个领域的实时精确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 实时控制 嵌入式系统 压电致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压电致动器精密定位的模糊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建华 葛红宇 +1 位作者 李宏胜 滕福林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676-2680,共5页
针对压电精密定位系统的精度与实时性问题,提出一种适于压电精密定位系统的模糊控制方法,实现了压电致动器的迟滞特性和阶跃响应的实验建模。设计了压电致动器的模糊控制器,结合仿真结果,实现了基于32位嵌入式处理器S3C2410的压电精密... 针对压电精密定位系统的精度与实时性问题,提出一种适于压电精密定位系统的模糊控制方法,实现了压电致动器的迟滞特性和阶跃响应的实验建模。设计了压电致动器的模糊控制器,结合仿真结果,实现了基于32位嵌入式处理器S3C2410的压电精密定位模糊控制系统。测试结果表明:系统阶跃响应稳态误差小于0.1μm,调节时间在3ms以内,超调量小于20%;正弦响应误差范围为-0.24~0.2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响应 精密定位 压电致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不确定系统迭代学习控制的单调收敛性
12
作者 李宏胜 刘娣 +2 位作者 滕福林 黄家才 张建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13-1016,共4页
针对离散线性时不变系统,研究了参数区间不确定迭代学习控制系统(IILC)的单调收敛性条件,并针对常见的离散PD型ILC算法,给出了在l∞范数意义下区间不确定迭代学习控制系统单调收敛性的判断方法,数字仿真结果证明了其有效性。
关键词 区间迭代学习控制 单调收敛 离散线性时不变系统 区间不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