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快速行进法的缝洞型储层数值试井方法
1
作者 杜雅雯 滕柏路 +1 位作者 蔡寒幸 李清全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4,共11页
缝洞型储层中发育裂缝、溶洞或孔洞等三重介质,对油气流动的影响十分显著。然而,传统的试井解释方法应用效果并不理想,难以精确描述流体流动的特征。为此,提出了基于快速行进法的数值试井方法,该方法引入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刻画缝洞型... 缝洞型储层中发育裂缝、溶洞或孔洞等三重介质,对油气流动的影响十分显著。然而,传统的试井解释方法应用效果并不理想,难以精确描述流体流动的特征。为此,提出了基于快速行进法的数值试井方法,该方法引入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刻画缝洞型三重介质储层,建立用于表征不同介质之间传输过程的程函方程并采用快速行进法求解,由此建立一维扩散飞行时间坐标下的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地质特征中不同孔洞、裂缝、溶洞的组合模式,分别建立了溶洞型储集体模式和裂缝-孔洞型储集体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溶洞型储集体中溶洞的大小以及与井筒的相对位置会导致典型曲线的特征存在差异,井-洞不相连时,考虑溶洞大小对压力动态的影响,典型曲线呈现井筒储集阶段、径向流阶段、晚期下凹阶段和边界流阶段4个特征;井-洞相连时,探究溶洞中心与井筒的相对位置对压力动态的影响,典型曲线呈现井筒储集阶段、径向流阶段、边界流阶段、径向流阶段和边界流阶段5个特征。而在裂缝-孔洞型储集体中,典型曲线历经井筒储集阶段、早期下凹阶段、晚期下凹阶段和边界流阶段4个阶段,孔洞与天然裂缝的良好沟通是影响油藏产能的重要因素,孔洞作为流体储集的重要空间,对压力动态变化的影响贯穿储层全生产周期。基于快速行进法的数值试井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实际现场的储层动态分析,验证了其适用性和有效性,相比传统方法,本方法能够有效地表征复杂缝洞型储层的流体流动规律,为类似储层的开发动态评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储层 快速行进法 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 三重介质 数值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裂缝发育程度定量评价新方法——以安岳气田须二气藏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彭越 张满郎 +6 位作者 李明秋 万玉金 李昱宏 张静平 滕柏路 牛梦瑶 罗万静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1期12-21,共10页
储层天然裂缝的预测及评价对裂缝性气藏开发至关重要。岩心观察、地球物理方法和裂缝建模是目前对裂缝定性和定量描述的主要方法。以安岳气田须二气藏为例,以裂缝建模三维数据体为基础,引入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定义无量纲裂缝发育指数,对... 储层天然裂缝的预测及评价对裂缝性气藏开发至关重要。岩心观察、地球物理方法和裂缝建模是目前对裂缝定性和定量描述的主要方法。以安岳气田须二气藏为例,以裂缝建模三维数据体为基础,引入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定义无量纲裂缝发育指数,对单井储量控制体内的裂缝发育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形成了一套新的裂缝发育程度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图像识别技术利用计算机读取每个像素的RGB基础色强度数值,通过RGB数值的大小来判断图像所代表的实际物理参数分布规律,能实现对裂缝发育程度的快速定量评价;2)安岳气田须二气藏平均单井储量控制体积内无量纲裂缝发育指数为0.38,整体裂缝发育;3)裂缝发育指数可作为气井早期生产预测的重要指标,裂缝发育指数大的气井初期产量和无阻流量较大,井位部署可优先考虑裂缝发育指数大于0.40的区域。该研究对国内外类似储层裂缝的定量评价及安岳气田须二气藏后续开发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裂缝发育程度 安岳气田 气井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近井流动的页岩气压裂水平井理论模型 被引量:9
3
作者 滕柏路 程林松 +2 位作者 黄世军 艾爽 贾振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8-163,共6页
以往应用双孔单渗模型预测页岩气压裂水平井产能,没有直接考虑裂缝中气体在近井地带流动的复杂性,准确性差或无法真实反映气体的流动规律.在考虑页岩气基质解吸作用及滑脱效应影响的基础上,建立并求解考虑气体近井流动的数学模型.绘制... 以往应用双孔单渗模型预测页岩气压裂水平井产能,没有直接考虑裂缝中气体在近井地带流动的复杂性,准确性差或无法真实反映气体的流动规律.在考虑页岩气基质解吸作用及滑脱效应影响的基础上,建立并求解考虑气体近井流动的数学模型.绘制井底拟压力与拟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并对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裂缝线性流、双线性流及基质线性流进行分析,发现弹性储容比、裂缝渗透率和基质渗透率分别作用于不同的时期,提出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多级压裂 水平井 近井流动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前快速推进法的页岩气储层动用预测 被引量:6
4
作者 滕柏路 程林松 +2 位作者 黄世军 贾振 艾爽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2-128,共7页
对非常规能源尤其是页岩气藏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目前对页岩气藏动用情况的预测还有待提高。波前快速推进法是一种可以快速高效地预测波前运移情况的方法,在考虑页岩基质吸附解吸特性,及基质孔隙中气体的滑脱作用影响的前... 对非常规能源尤其是页岩气藏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目前对页岩气藏动用情况的预测还有待提高。波前快速推进法是一种可以快速高效地预测波前运移情况的方法,在考虑页岩基质吸附解吸特性,及基质孔隙中气体的滑脱作用影响的前提下,利用Van Kruysdijk提出的多段压裂水平井的复合线性流模型,将储层划分不同的流动区域,并分别建立基质与裂缝的程函方程,基于波前快速推进法求解程函方程,从而达到对多段压裂水平井页岩气储层的动用进行预测的目的。绘制了储层动用情况与时间的关系图,对比了考虑解吸和滑脱与不考虑解吸和滑脱的储层动用情况。结果表明,滑脱效应加快了储层的动用速度对储层动用影响较大,而解吸作用降低了储层的动用速度对储层动用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波前快速推进法 动用体积 多级压裂 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精度波前快速推进法的页岩气储层动用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黄世军 滕柏路 +2 位作者 程林松 艾爽 贾振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22,118,共7页
为了快速准确模拟页岩气储层开发过程中的动用情况,利用高精度波前快速推进法对波前运移程函方程进行求解,通过复合线性流模型对多级压裂水平井模型中的气体流态进行分区,实现飞行时间与真实时间的换算,得到储层动用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及... 为了快速准确模拟页岩气储层开发过程中的动用情况,利用高精度波前快速推进法对波前运移程函方程进行求解,通过复合线性流模型对多级压裂水平井模型中的气体流态进行分区,实现飞行时间与真实时间的换算,得到储层动用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及储层动用范围与时间的定量关系.对比波前快速推进法与高精度波前快速推进法的计算结果,发现在相同时间内,利用高精度波前快速推进法计算时储层动用范围更大.在裂缝总长相等的情况下,通过对比不同裂缝形态下的储层动用发现,在裂缝间的压力达到连通前,储层动用程度与裂缝形态无关;当裂缝之间压力连通后,储层动用与裂缝形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高精度波前快速推进法 储层动用 波前运移 裂缝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蠕变效应的页岩气水平井控压生产增产机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为 柳家正 +5 位作者 张晓伟 滕柏路 康莉霞 高金亮 刘钰洋 罗万静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0-642,共13页
页岩储层具有基质渗透率低、天然裂缝发育复杂等特点,主要采用多段压裂水平井的方式进行开发.页岩气井的生产分为放压生产和控压生产两种方式,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控压生产能够增加EUR,且应力敏感性是控压生产效果优于放压生产效果的主... 页岩储层具有基质渗透率低、天然裂缝发育复杂等特点,主要采用多段压裂水平井的方式进行开发.页岩气井的生产分为放压生产和控压生产两种方式,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控压生产能够增加EUR,且应力敏感性是控压生产效果优于放压生产效果的主要原因.文章在考虑基质和裂缝应力敏感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基质岩石的蠕变效应,建立变压蠕变影响的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应力敏感和蠕变效应对不同生产方式生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只考虑应力敏感时,放压生产优于控压生产,只有考虑蠕变效应时,控压生产效果才会优于放压生产,抑制页岩的蠕变效应是控压生产提高气井EUR的机理之一.随控压时长的增加,气井EUR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控压生产存在一个最优值;基质蠕变参数越大、人工裂缝导流能力越高、基质渗透率越小、吸附体积越小、控压生产增产的效果越好.本研究从机理上解释了控压生产的增产机理,为页岩气井的生产制度优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平井 应力敏感 蠕变效应 生产制度 控压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井生产剖面分析及预测模型
7
作者 滕柏路 郭为 +4 位作者 曾晶莹 彭越 张晓伟 罗万静 万玉金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6-592,共7页
随着压裂技术在页岩气藏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气体在页岩基质和裂缝中的流动机理研究变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和预测页岩气井的生产剖面,基于流线模拟中的一维飞行时间方法,文中建立了一种计算简便、稳定的体积压裂复杂裂缝网络渗... 随着压裂技术在页岩气藏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气体在页岩基质和裂缝中的流动机理研究变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和预测页岩气井的生产剖面,基于流线模拟中的一维飞行时间方法,文中建立了一种计算简便、稳定的体积压裂复杂裂缝网络渗流数学模型:将裂缝性储层离散为以裂缝和储层边界为界限的基质块,将这些基质块的局部性质放大来表示非均质储层,将等压线的轮廓近似为泄流面积的动态边界,引入拟压力推导出可模拟单相气流的流动方程。其中,每个基质块的边界代表储层中的裂缝,通过组合基质块的所有边界来表征非常规气藏中复杂裂缝网络的结构。将该裂缝网络模型在软件上验证,并在一口实际页岩气水平井进行应用。结果表明,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准确地模拟气井的生产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网络 页岩气 非均质储层 产气剖面 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储层蠕变对气井产能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崔玉东 陆程 +4 位作者 关子越 罗万静 滕柏路 孟凡璞 彭越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3年第6期809-818,共10页
南海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岩性以弱固结泥质粉砂为主,此类储层在降压开采过程中会发生蠕变效应。针对泥质粉砂型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过程中蠕变效应对储层物性、温度场、压力场、水合物饱和度场和气井产能影响不明的问题,结合室内... 南海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岩性以弱固结泥质粉砂为主,此类储层在降压开采过程中会发生蠕变效应。针对泥质粉砂型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过程中蠕变效应对储层物性、温度场、压力场、水合物饱和度场和气井产能影响不明的问题,结合室内岩心驱替实验数据,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考虑南海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蠕变特征的直井降压法开采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直井降压法开采南海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蠕变效应降低了储层有效孔隙度和有效渗透率;压力降落主要发生在近井区域,井周温度降低幅度最大,且储层蠕变导致储层压力漏斗变得更加陡峭;水合物分解主要发生在近井区、水合物层A顶部和水合物层B底部区域。同时,蠕变效应导致水合物横向分解半径降低了66.7%;储层蠕变降低了气井产能,气井5 a累产降低了87%。当生产压差大于4 MPa时,储层蠕变效应占主导作用,气井累产增幅随压差的增大逐渐减小,因此长期开发南海海域蠕变储层水合物气井应控制在临界生产压差以下生产。研究为南海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粉砂 天然气水合物 储层蠕变 降压法 气井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页岩气水平井开发中天然裂缝特征对气井EUR的影响机制研究
9
作者 乔永明 王南 +2 位作者 李昱宏 罗万静 滕柏路 《油气与新能源》 2025年第3期71-78,共8页
采用水平井开发深层页岩气既可以提高页岩气采收率,又便于实施压裂改造,但由于气井估算最终采收量(Estimated Ultimate Reserve,EUR)受天然裂缝特征影响显著,且影响机制尚不明确,亟需开展定量化分析研究。通过建立深层页岩气储层气水两... 采用水平井开发深层页岩气既可以提高页岩气采收率,又便于实施压裂改造,但由于气井估算最终采收量(Estimated Ultimate Reserve,EUR)受天然裂缝特征影响显著,且影响机制尚不明确,亟需开展定量化分析研究。通过建立深层页岩气储层气水两相渗流的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综合考虑天然裂缝与井筒间夹角、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天然裂缝长度及类型对气井EUR的影响,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所建立渗流模型进行求解,从而探究天然裂缝特征对气井EUR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天然裂缝与井筒间夹角均值为30°~45°时,气井EUR最高;且夹角对气井EUR的敏感性会随着人工裂缝导流能力以及天然裂缝长度增大而增强;同时,网状缝整体开发效果优于条状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 深层页岩气 天然裂缝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