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岩体的支持向量机分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滕文彦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3-96,共4页
文章提出一种新的工程岩体分类和寻找最优支持向量机网络的方法,通过采用支持向量机的回归算法来解决多类分类的问题。通过对相同工程岩体的分类结果对比,发现可以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来解决工程岩体的分类问题,取得与采用支持向量... 文章提出一种新的工程岩体分类和寻找最优支持向量机网络的方法,通过采用支持向量机的回归算法来解决多类分类的问题。通过对相同工程岩体的分类结果对比,发现可以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来解决工程岩体的分类问题,取得与采用支持向量机多类分类算法相同的分类效果,从而证明了采用回归算法来解决分类问题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岩体分类 支持向量机 回归算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位移非线性时间序列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的智能建模与预测研究 被引量:65
2
作者 刘开云 乔春生 滕文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61,共5页
介绍了人工智能领域最新的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理的数据挖掘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运用Matlab语言编写了程序,采用不同的核函数对具体的边坡工程实例作了计算,并将人工神经元网络计算结果与之对比,可见无论是在学习或预测精度方面... 介绍了人工智能领域最新的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理的数据挖掘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运用Matlab语言编写了程序,采用不同的核函数对具体的边坡工程实例作了计算,并将人工神经元网络计算结果与之对比,可见无论是在学习或预测精度方面,支持向量机算法较基于经验风险最小化原理的人工神经元网络算法都有很大的优越性,可以运用于实际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位移 非线性 时间序列 支持向量机 回归算法 位移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智能CAD中的模糊点模型
3
作者 滕文彦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2002年第B08期12-14,共3页
工程智能 CAD是提高工程设计质量的有效途径。目前 ,从原型到工程设计初始解的生成算法一直是限制工程 CAD高智能化的一个瓶颈。从工程设计中参数之间的相互关联的特性出发 。
关键词 CAD 工程知识项 相关度 模糊点模型度 工程原型 工程设计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质量检测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广庆 张保俭 滕文彦 《铁道标准设计》 2001年第3期33-34,36,共3页
分析高速铁路路基各种压实检测方法产生的背景及原理 。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检测方法 压实检测 施工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连拱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相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隋修志 滕文彦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2003年第B07期8-11,共4页
大跨连拱隧道受结构和跨度的影响 ,其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各自承受不同的围岩压力。通过计算分析 ,二次衬砌所受荷载比初期支护大得多 ,而且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存在不均匀压力 ,二次衬砌是主要承载结构 。
关键词 大跨连拱隧道 初期支护 二次衬砌 相互作用 围岩压力 设计 荷载分配比例 公路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隧道变形预测方法 被引量:23
6
作者 田执祥 乔春生 +1 位作者 滕文彦 刘开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6-90,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隧道变形预测新方法。支持向量机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是一个凸二次优化问题,能够保证所得解就是全局最优解。采用RBF和Bspline核函数学习某隧道前30天的收敛监测数据,用学习得到的最佳支持... 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隧道变形预测新方法。支持向量机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是一个凸二次优化问题,能够保证所得解就是全局最优解。采用RBF和Bspline核函数学习某隧道前30天的收敛监测数据,用学习得到的最佳支持向量机网络预测30天后隧道的收敛。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回归和预测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6 5%。通过对比发现,Bspline核函数比RBF核函数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支持向量机 变形预测 收敛 智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水黄土隧道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乔春生 管振祥 滕文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225-230,共6页
新松树湾隧道位于饱和的砂粘土中,土体的稳定性极差,施工难度较大。为此,在隧道施工期间,通过土工试验、隧道收敛和围岩内部位移的现场监测、隧道变形的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等手段,对该隧道的变形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大量试验数据... 新松树湾隧道位于饱和的砂粘土中,土体的稳定性极差,施工难度较大。为此,在隧道施工期间,通过土工试验、隧道收敛和围岩内部位移的现场监测、隧道变形的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等手段,对该隧道的变形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大量试验数据。研究成果对隧道的施工组织和支护参数的确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此类隧道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黄土隧道 隧道变形 现场监测 三维有限元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