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山东省工业减污降碳时空变化及耦合协调增效研究
- 1
-
-
作者
刘加珍
马熙涓
肖召伟
徐梦辰
朱敬峰
滕心宇
-
机构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
北京金水永利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
济南市环境研究院
-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371-3385,共15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C15B02)
新疆水-能关系耦合与模型构建项目(K23LD100)
聊城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CXCY2023066)。
-
文摘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明确不同地区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关联程度,可为实现区域减污降碳提供重要参考。研究基于2005年、2010年、2015年及2020年4个节点的大气污染排放与碳排放等数据,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地理探测器等分析了山东省工业减污降碳协调程度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量时空变化不同步。在空间上,污染物排放量较高的地区集中在北部及中部,而碳排放量较高的地区集中在中南部部分地区,且大部分城市碳排放总量有所增长,但增长速率逐渐减缓,接近峰值。减污降碳耦合协调度从2005年的濒临失调阶段,至2020年已经接近初级协调水平。核密度曲线峰值增加,表明减污降碳协同效果不断提升,波峰由单峰变为双峰,协调水平出现分化。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人均GDP及第三产业占比是影响山东省工业减污降碳耦合协调水平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环境学
减污降碳
时空变化
耦合协调度
协同效应
地理探测器
-
Keywords
environmentalology
pollution reduction and carbom reduction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oupling coordination
synergistic effect
geo detector
-
分类号
X8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