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光纤加加速度传感器在振动台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易杰 赵斌 +1 位作者 张文涛 滕云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43-51,共9页
目前在结构振动和地震动测量中,主要关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响应,而忽略了加速度的微分(即加加速度)。结构的加加速度响应与舒适度和结构损伤演化密切相关,已经开始受到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在土木工程领域,加加速度传感器尚未被成熟地... 目前在结构振动和地震动测量中,主要关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响应,而忽略了加速度的微分(即加加速度)。结构的加加速度响应与舒适度和结构损伤演化密切相关,已经开始受到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在土木工程领域,加加速度传感器尚未被成熟地应用于工程项目或结构试验中。介绍了一种基于微分Mach-Zehnder干涉仪的新型光纤加加速度传感器,可直接测量结构的加加速度响应。将该传感器直接布置于振动台台面进行了0.1~100.0 Hz的正弦扫频校准振动测试,试验结果证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由采集的加加速度积分获取的加速度时程与振动输入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76。同时,将该加加速度传感器应用于某超高层模型结构的振动台试验,采集超高层结构加加速度时程响应。试验结果表明该超高层结构顶部的加加速度放大效果超过了6倍,鞭梢效应显著。试验中采集的加加速度响应也为进一步开展该抗震新参量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该新型光纤加加速度测量仪器在地震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加速度测量 光纤传感器 振动台试验 超高层结构 结构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电磁卫星的发展与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滕云田 王喜珍 +1 位作者 王晓美 周勋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2,共6页
大量的震例表明,地震与电离层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这为地震电磁卫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分析了各国地震电磁卫星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对日前地震电磁卫星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建立多种类型、多种手段、多颗卫星组成的综合卫... 大量的震例表明,地震与电离层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这为地震电磁卫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分析了各国地震电磁卫星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对日前地震电磁卫星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建立多种类型、多种手段、多颗卫星组成的综合卫星星座观测是实现地震预报的必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地震电磁卫星 卫星星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巨磁阻抗效应的微型磁传感器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晓美 滕云田 +2 位作者 王喜珍 王晨 周勋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3,共4页
从非晶丝的巨磁阻抗效应入手,详细分析了非晶丝巨磁阻抗效应原理及其影响因素,阐述了基于非晶丝巨磁阻抗效应的传感器工作原理,并设计了传感器的信号调制电路.该微型化、低功耗的磁传感器有望应用于空间磁场测量.
关键词 非晶丝 磁巨磁阻抗效应 微型磁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对重力测量异常值的局部异常因子检测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琼 滕云田 王晓美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3-537,560,共6页
自主研发绝对重力仪的测量结果中出现的离群程度不同的异常值会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测量精度。目前一般采用的一元正态分布异常值检测算法漏检率高,容易造成测量结果的偏差和测量精度的下降。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中的局部异常因子... 自主研发绝对重力仪的测量结果中出现的离群程度不同的异常值会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测量精度。目前一般采用的一元正态分布异常值检测算法漏检率高,容易造成测量结果的偏差和测量精度的下降。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中的局部异常因子异常值检测算法,可以在线、快速、高效地完成自主研发绝对重力测量数据的异常值检测。首先,根据实测数据构建测试数据集,利用数值模拟确定局部异常因子算法邻域宽度参数的取值;然后,基于实测数据进行异常值检测并进行结果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局部异常因子异常值检测算法对离群程度不同、连续出现异常值等情况检测效果明显优于一元正态分布异常值检测算法,组测量精度平均提高9.37μGal,可以作为自主研发绝对重力仪异常值检测的通用算法完成组测量结果的异常值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重力测量 异常值检测 局部异常因子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地震电磁卫星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喜珍 滕云田 +1 位作者 王晓美 周勋 《国际太空》 2008年第9期26-31,共6页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发展趋势 磁卫星 直接经济损失 死亡人数 国际 自然灾害 唐山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聚类对群三元组损失的车辆再识别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燕雄 蔡建羡 滕云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44-2452,共9页
车辆再识别旨在从多个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中识别出同一车辆.本文提出了一种对群三元组损失函数,以特征中心点替代均值,并将对群思想和三元组损失相结合,优化了困难样本的识别.车辆再识别过程中,对群损失函数的训练过程扩大了样本规模,增... 车辆再识别旨在从多个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中识别出同一车辆.本文提出了一种对群三元组损失函数,以特征中心点替代均值,并将对群思想和三元组损失相结合,优化了困难样本的识别.车辆再识别过程中,对群损失函数的训练过程扩大了样本规模,增加了计算量,且传统对群损失函数无法准确处理困难正样本.为此,提出了一种特征聚类对群三元组损失函数.本方法采用正样本特征聚类中心并改进了三元组损失函数的设计,从而优化了对群损失函数.在不扩增输入样本数量的同时提升了算法处理困难样本的能力.实验表明,与主流车辆再识别算法相比,本方法可有效提升车辆再识别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再识别 视觉特征 特征聚类对群损失 三元组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震时空演变规律研究
7
作者 王志浩 单维锋 滕云田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3-231,共9页
通过分析某一区域地震事件的时空演化过程可以了解该区域地震的演化特征,为评估该地区地震的危险性提供依据。基于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2000年至2019年3.0级以上的地震事件数据,利用加权平均中心、标准差椭圆和全局空间自相关等空间统计... 通过分析某一区域地震事件的时空演化过程可以了解该区域地震的演化特征,为评估该地区地震的危险性提供依据。基于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2000年至2019年3.0级以上的地震事件数据,利用加权平均中心、标准差椭圆和全局空间自相关等空间统计学方法探索该地区地震事件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汶川地震之后该地区地震的发生频次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地震的活动性逐渐减弱。(2)地震加权平均中心呈现出“折返”型的移动规律,在东北-西南方向上来回震荡。(3)地震事件的空间分布呈现“东北-西南”格局走向,与映秀-北川断裂带的方向基本一致。(4)该地区地震事件的空间分布模式以聚集模式为主,且正处于上升阶段,但上升速度较为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时空演变 空间统计学 标准差椭圆 空间自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