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植被指数探测低盖度植被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彭道黎 滑永春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6,共6页
以京津源风沙治理区延庆县为例,利用2002年ETM+数据,对NDVI、RDVI、SAVI和MSAVI四种植被指数探测低盖度植被的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并以NDVI为基础,采用混合像元分解模型,反演出基础盖度,分别建立不同VI与植被覆盖度的相关模型。通过分... 以京津源风沙治理区延庆县为例,利用2002年ETM+数据,对NDVI、RDVI、SAVI和MSAVI四种植被指数探测低盖度植被的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并以NDVI为基础,采用混合像元分解模型,反演出基础盖度,分别建立不同VI与植被覆盖度的相关模型。通过分析不同VI随植被覆盖度增加的反映速率变化及不同覆盖条件下不同VI的取值范围的变化发现,NDVI在各盖度段数值都比较大,对低盖度植被反映最敏感,探测低密度绿色植被的能力最强,MSAVI次之,RDVI和SAVI探测低盖度植被的能力则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 低盖度植被 混合像元 探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和氮添加对柠条根际微生境及根系形态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盛晰 何炎红 +4 位作者 郝龙飞 聂正英 刘婷岩 王云鹏 滑永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89,共10页
【目的】探究氮沉降背景下土壤微生物对柠条根际微生境特征的影响,探明微生境变化对柠条根系形态构建的调控规律,为脆弱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土壤灭菌处理(灭菌土和非灭菌土)基础上,对1年生柠条盆栽苗木进行接菌... 【目的】探究氮沉降背景下土壤微生物对柠条根际微生境特征的影响,探明微生境变化对柠条根系形态构建的调控规律,为脆弱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土壤灭菌处理(灭菌土和非灭菌土)基础上,对1年生柠条盆栽苗木进行接菌和未接菌试验,并设置3个氮添加[不施氮(0N)、低氮(LN)和高氮(HN)]处理。生长季结束后,对比分析各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养分转化相关酶和土壤养分等指标以及苗木细根形态变化,探究微生态环境变化与根系形态构建的关联性。【结果】1)在不施氮和低氮处理中,非灭菌土处理的柠条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均显著高于灭菌土处理;在高氮处理中,灭菌土处理的柠条非菌根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最低。在不同氮添加处理中,灭菌土处理的柠条菌根苗根际土壤碳转化相关酶活性均高于非菌根苗(P<0.05),而非灭菌土处理和接菌处理交互作用下的柠条根际土壤可溶性碳含量高于单一处理(P<0.05)。2)在不同氮添加处理中,非灭菌土处理下柠条非菌根苗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显著高于灭菌土处理(P<0.05);非灭菌土处理和接菌处理交互作用下的柠条根际土壤氮转化相关酶活性显著高于单一处理(P<0.05)。在低氮和高氮处理下,土壤灭菌处理的非菌根苗根际有效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3)在高氮处理中,非灭菌土处理和接菌处理交互作用下的柠条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且柠条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介于非灭菌土处理和接菌处理的单一作用之间。4)在高氮处理中,灭菌土处理的柠条菌根苗各根系形态指标最大;而不施氮处理中,非灭菌土处理的柠条非菌根苗各根系形态指标最小。5)冗余分析表明,影响苗木根系形态的关键因子中解释度最大的为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且为正调控作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对苗木根系形态影响最大的是碱性磷酸酶活性,且表现为负调控作用。【结论】在外源氮输入背景下,非灭菌土处理和苗木接菌处理协同作用有利于维持植物根际微生境的平衡,且高氮处理中根际微生境的限制因子转化为磷元素;接菌处理促进柠条根系生长,土壤灭菌限制根系生长。根系生长与土壤碳、磷元素循环关系密切,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正调控根系形态构建,磷转化相关酶表现为负调控根系形态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土壤灭菌 苗木接菌 氮添加 根际微生境 根系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次生林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3
作者 梁晶文 翟凯涛 +6 位作者 李静 王子瑞 刘磊 高明龙 滑永春 王冰 萨如拉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6,共9页
以大兴安岭根河林区和黑龙江漠河林区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30块样地对其群落结构、土壤状况、林分空间结构、抵抗力指标、水源涵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选择平均胸径、单位面积蓄积量、全氮等16个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森... 以大兴安岭根河林区和黑龙江漠河林区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30块样地对其群落结构、土壤状况、林分空间结构、抵抗力指标、水源涵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选择平均胸径、单位面积蓄积量、全氮等16个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森林健康评价综合指数评价大兴安岭次生林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并结合地面样地调查数据,将研究区森林健康指数划分为5个等级。结果表明:该研究区13.33%的样地处于亚健康状态,26块健康等级的样地总体占比86.67%,无不健康、中健康和优质森林。从林型角度分析,阔叶次生林森林健康状况较好,继续维持,以促进其向“优质”状态转变;针阔混交林森林健康状态偏低,适当植树造林、疏伐、修剪、施肥,还需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在不同龄组中,健康状态最高的是幼龄林,亚健康状态最高的是成熟林。其中幼龄林健康占比91.18%,亚健康占比8.82%;中龄林健康占比87.30%,亚健康占比12.70%;近熟林健康占比74.96%,亚健康占比25.04%;成熟林健康占比33.33%,亚健康占比66.67%;过熟林健康占比66.67%,亚健康占比33.33%。总之,大兴安岭根河林区和黑龙江漠河林区的次生林森林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大部分处于健康状态,而部分次生林需要采取一定的经营手段来提高其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层次分析法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2—2015年内蒙古地区NDVI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滑永春 张恒 +1 位作者 王冰 斯钦毕力格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5-182,共8页
以1982—2015年间内蒙古地区植被为研究对象,基于GIMMS NDVI3g、ERA5气象和土地覆盖数据,综合运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Hurst指数、多元线性回归和残差分析方法,定量确定气候因子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动态变化的影... 以1982—2015年间内蒙古地区植被为研究对象,基于GIMMS NDVI3g、ERA5气象和土地覆盖数据,综合运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Hurst指数、多元线性回归和残差分析方法,定量确定气候因子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动态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82—2015年,植被显著和极显著增加的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83%、24.01%,显著和极显著减少的面积分别占比为4.20%、5.64%,变化不显著的面积占57.32%。研究区NDVI Hurst指数空间差异明显,植被整体呈现反持续性,但趋势不太明显。研究区年均降水与NDVI显著正相关的地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1.19%,显著负相关的占1.52%;年均温度与NDVI显著正相关的地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8.97%,显著负相关的占13.74%。1982—2015年人类活动、气候、气候和人类活动综合因素引起植被恢复的面积分别占总恢复面积的70.43%、7.82%、21.75%;人类活动、气候、气候和人类综合作用导致植被退化的面积分别占总退化面积的51.03%、26.28%、22.69%。1982—2015年内蒙古地区植被总体处于恢复状态,气候因子与植被显著相关的地区并不是植被变化的主要区域,引起植被恢复和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归一化植被指数 时空变化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叶薰衣草嫩枝生根的解剖结构变化及生理响应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韦东山 张秋良 +3 位作者 杨海峰 滑永春 常金宝 胡柏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43,共9页
通过L16(44)嫩枝扦插正交试验,确定狭叶薰衣草最优扩繁条件组合;并通过解剖学及生理学研究,揭示狭叶薰衣草嫩枝生根的解剖结构变化及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狭叶薰衣草嫩枝扦插优化扩繁条件最优水平组合为A_(3)B_(1)C_(2)D_(3)(即基质... 通过L16(44)嫩枝扦插正交试验,确定狭叶薰衣草最优扩繁条件组合;并通过解剖学及生理学研究,揭示狭叶薰衣草嫩枝生根的解剖结构变化及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狭叶薰衣草嫩枝扦插优化扩繁条件最优水平组合为A_(3)B_(1)C_(2)D_(3)(即基质配比为珍珠岩/草炭土6∶4,插穗采枝条顶部,插穗长度为10 cm,生根粉浓度为1000 mg/kg,成团率为100%,出圃时间为19 d);插穗部位是对成团率影响最大的因素,生根类型为诱生根原基、生根方式属混合型生根,且愈伤组织的形成与不定根的产生彼此独立;可溶性蛋白质、MDA和SOD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POD同SOD、MDA间存在显著相关。植物扦插扩繁的生根效果与是否存在潜伏根原基并无必然联系,而取决于其茎部结构特征等生物学特性和营养物质在逆境胁迫下对植物酶保护系统活性及MDA含量动态变化的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叶薰衣草 嫩枝扦插 插穗 解剖学 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黄河流域内蒙古段十大孔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 被引量:9
6
作者 滑永春 孙小添 +1 位作者 白澳 裴志永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9-205,共7页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及时、准确监测评价,是对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以黄河流域内蒙古段十大孔兑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5 TM和Landsat8 OLI数据,基于生态遥感指数对研究区2000-2020年生态环境健康度的分布格局及变...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及时、准确监测评价,是对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以黄河流域内蒙古段十大孔兑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5 TM和Landsat8 OLI数据,基于生态遥感指数对研究区2000-2020年生态环境健康度的分布格局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十大孔兑的遥感生态指数均值分别为0.31,0.33,0.57,生态环境质量正在不断改善。(2)研究期间,十大孔兑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以差到一般为主,差、较差及一般的面积之和占区域总面积的比例依次为79.45%,76.54%,70.16%,面积在不断减少,向良好和优秀等级转移的面积达1004 km 2。(3)在空间分布上,下游平原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最优,上游丘陵区与中游风沙区相对较差。整体来看,研究区的生态环境治理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大孔兑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 监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景观格局探讨
7
作者 赵吴超 滑永春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第1期160-162,共3页
景观格局主要就是景观结构,从广义方面来讲是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量与空间配置,属于地表景观动态变化较快的部分,因此,目前在城市景观研究中主要分析城市景观格局,按照景观格局的动态化变化实现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和分析工作的目的。... 景观格局主要就是景观结构,从广义方面来讲是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量与空间配置,属于地表景观动态变化较快的部分,因此,目前在城市景观研究中主要分析城市景观格局,按照景观格局的动态化变化实现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和分析工作的目的。当前在城市景观格局研究中主要应用遥感技术,可以全面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动态变化情况,获取到景观格局的重要参数,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将组成结构、空间配置情况等全面反映出来,为景观结构的衡量和分析提供准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城市景观格局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