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良性食管狭窄临床特征及内镜治疗
1
作者 段佳琪 游洁玉 +9 位作者 罗艳红 欧阳红娟 刘莉 张文婷 姜娜 李灿琳 刘晨曦 湛美正 周娟 赵红梅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2-667,共6页
目的探索儿童良性食管狭窄的临床特征及精细化内镜治疗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7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消化营养科收治并行内镜治疗的64例食管狭窄患儿临床资料,按照病因分为先天性食管狭窄组(11例)、反流性食管狭窄组(16... 目的探索儿童良性食管狭窄的临床特征及精细化内镜治疗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7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消化营养科收治并行内镜治疗的64例食管狭窄患儿临床资料,按照病因分为先天性食管狭窄组(11例)、反流性食管狭窄组(16例)、外科术后食管狭窄组(16例)、腐蚀性食管狭窄组(10例)、贲门失弛缓组(11例),分析发病特征、治疗方式选择、疗效评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5组不同病因食管狭窄患儿的初诊年龄、性别、狭窄长度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贲门失弛缓患儿初诊年龄[9.1(7.0,12.7)岁]明显大于其他组,而外科术后食管狭窄组初诊年龄最小[0.5(0.2,2.0)岁]。腐蚀性食管狭窄以长段型多见,而其他病因所致食管狭窄以短段型多见。贲门失弛缓组11例中,5例(45.4%)早期行球囊扩张治疗,其中1例经2次扩张后症状缓解3年,余4例经1次扩张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最终均选择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术后均正常进食,随访至今无任何并发症发生。5组食管狭窄的症状持续时间(首次内镜治疗距离症状出现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腐蚀性食管狭窄时间最短[1.3(0.7,2.1)个月]。5组穿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腐蚀性食管狭窄组发生穿孔5例,其中4例穿孔分别发生于腐蚀伤发生后第23天、第60天、第75天、第90天的球囊扩张治疗中,1例为腐蚀伤发生后第123天出现自发穿孔,均予禁食、胃肠减压、胸腔闭式引流、抗感染等保守治疗后瘘口自愈。1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食管狭窄合并重度喉气管软化的患儿,行球囊扩张术后气道压高、拔管困难转重症监护室呼吸支持治疗,2天后顺利拔管。64例均未发生术后出血。结论内镜微创技术是治疗儿童良性食管狭窄安全、有效的选择,球囊扩张是食管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案,病程中联合药物治疗、切开治疗、支架置入等制定个体化方案有助于提高疗效;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需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处理,可获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联合治疗儿童难治性消化道多发息肉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赵红梅 湛美正 +10 位作者 李勇 胡原 李晓明 陈卫坚 欧阳红娟 刘莉 段佳琪 罗艳红 张文婷 徐斌 游洁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腹腔镜辅助下小肠镜切除消化道难治性息肉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08—2018年收治的21例难治性消化道息肉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小肠镜下深部息肉切除术。结果21例患...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腹腔镜辅助下小肠镜切除消化道难治性息肉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08—2018年收治的21例难治性消化道息肉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小肠镜下深部息肉切除术。结果21例患儿中男童14例,女童7例,平均年龄(7±2.1)岁。病因: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15例,家族性多发性腺瘤样息肉1例,单纯小肠息肉5例。病理检查结果:错构瘤8例,幼年型息肉9例,腺瘤性息肉1例,增生性息肉3例。临床表现:反复发生肠套叠16例,不完全性肠梗阻5例。16例经术前腹部B超明确诊断,5例经CT明确诊断。21例均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小肠镜息肉切除术,其中2例为十二指肠水平段息肉,3例为高位结肠息肉,其余均为小肠息肉。共切除息肉143粒,最大者5 cm×4.5 cm,均留标本送病理检查。术中1例广基巨大息肉5.5 cm×5 cm无法内镜下切除改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因巨大息肉予钛铗缝合3例,钛铗止血5例,术中穿孔较大转行腹腔镜下修补术2例。结论多学科联合治疗儿童难治性消化道多发息肉可获得满意疗效,仅有极少数患儿需外科手术治疗。该治疗方法的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是值得推广的联合微创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息肉 腹腔镜检查 多学科合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