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珍贵树种改培尾巨桉纯林的混交模式探讨
1
作者 韦大勇 方根 +5 位作者 卢德波 湛年勇 曹春芮 李付伸 王劲松 姚国琼 《南方农业》 2024年第5期227-230,234,共5页
为探索利用不同珍贵树种改培尾巨桉纯林的成效,对6年生尾巨桉纯林进行间伐,通过套种珍贵树种,分别营建尾巨桉+红锥、尾巨桉+火力楠和尾巨桉+荷木共3种混交林分,分析不同混交模式下林分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尾巨桉间伐后套种珍贵树种营... 为探索利用不同珍贵树种改培尾巨桉纯林的成效,对6年生尾巨桉纯林进行间伐,通过套种珍贵树种,分别营建尾巨桉+红锥、尾巨桉+火力楠和尾巨桉+荷木共3种混交林分,分析不同混交模式下林分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尾巨桉间伐后套种珍贵树种营建混交林,可显著提升尾巨桉生长量。混交造林3 a时,尾巨桉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的年均生长量最高可达1.47 cm、1.07 m、0.35 m^(3),是同龄不间伐桉树纯林的2.48倍、1.43倍、1.73倍;3种混交造林模式中,以珍贵树种红锥的平均树高及其年均生长量最大,分别达2.98 m和0.77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贵树种 尾巨桉 改培 混交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南宁纤维板霉变微生物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8
2
作者 宋贤冲 张照远 +2 位作者 刘媛 湛年勇 项东云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8-82,共5页
为了确定广西南宁纤维板霉变微生物的种类,从广西高峰人造板有限公司已霉变纤维板上采集霉变样品,经分离纯化,采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与ITS序列分析法相结合,进行了微生物的鉴定。分离筛选得到4株霉变真菌,编号为GXB-1,ZXB-2,ZXB-3和ZXB-... 为了确定广西南宁纤维板霉变微生物的种类,从广西高峰人造板有限公司已霉变纤维板上采集霉变样品,经分离纯化,采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与ITS序列分析法相结合,进行了微生物的鉴定。分离筛选得到4株霉变真菌,编号为GXB-1,ZXB-2,ZXB-3和ZXB-4。根据传统形态学方法将4株霉变真菌鉴定为木霉属(Trichoderma sp.)和脉孢霉属(Neurospora sp.),其中木霉属真菌为优势种群,分离率高达60%。随后对4株霉变真菌进行r DNA-ITS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综合形态学鉴定结果,将菌株GXB-1鉴定为哈茨木霉,将菌株ZXB-2和ZXB-3鉴定为深绿木霉(T.atroviride),将菌株ZXB-4鉴定为四孢脉孢霉(N.tetrasperma XF35)。不同地区、不同基质和环境条件下,霉变微生物的优势菌种类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一结果可为筛选适宜的纤维板防霉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板 霉变 ITS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香果废弃物与平菇废菌渣结合对紫灵芝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湛年勇 陆荣生 +3 位作者 明凤恩 韩美丽 唐旋 陈进宁 《园艺与种苗》 CAS 2020年第4期1-3,8,共4页
[目的]提高百香果废弃物的利用率。[方法]以紫灵芝为对象,研究百香果废弃枝条、果皮与平菇废菌渣结合对紫灵芝生长的影响。[结果]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百香果废弃物与平菇废菌渣对紫灵芝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母种培养基中分别添... [目的]提高百香果废弃物的利用率。[方法]以紫灵芝为对象,研究百香果废弃枝条、果皮与平菇废菌渣结合对紫灵芝生长的影响。[结果]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百香果废弃物与平菇废菌渣对紫灵芝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母种培养基中分别添加百香果果皮与平菇废菌渣150~250 g/L、100 g/L,可提高菌丝生长速度至8.7~8.9 mm/d;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中分别添加30%~45%、45%~60%的百香果果皮,菌丝生长速度分别可以达到8.5、7.5 mm/d;百香果废弃枝条与平菇废菌渣以60%:(20~25)%比例结合的出芝培养基上,生物学转化率可达76%~77%。[结论]该文的研究结果对百香果加工剩余物及生产中产生的废弃枝条在食用菌上的应用提供了较好的供鉴,对于提高百香果产业附加值及废弃物利用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果皮 百香果废枝 平菇废菌渣 紫灵芝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南红壤区多代连栽桉树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韦向向 王晟强 +9 位作者 唐健 赵隽宇 黄林胜 湛年勇 韦富卿 徐航 江海涛 杨家强 刘德承 吴宁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88,共8页
以桂南红壤区4个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替时间的方法,对新造林(Ⅰ)、萌芽一代林(Ⅱ)、萌芽二代林(Ⅲ)、萌芽三代林(Ⅳ)土壤的15个指标进行测定,通过显著性比较分析3种综合指标评价法(模糊数学法、内梅罗指数法和灰色关... 以桂南红壤区4个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替时间的方法,对新造林(Ⅰ)、萌芽一代林(Ⅱ)、萌芽二代林(Ⅲ)、萌芽三代林(Ⅳ)土壤的15个指标进行测定,通过显著性比较分析3种综合指标评价法(模糊数学法、内梅罗指数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不同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回归性验证。结果表明:土壤pH值在多代连栽后有所降低,Ⅳ林(4.41)比Ⅰ林(4.71)低,呈现出一定的酸化趋势,而有机质和有效磷、锌等元素含量也均有所下降;内梅罗指数法和模糊数学法的评价结果趋势一致,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评价结果则和前2种方法不一致;进一步通过回归性验证发现,内梅罗指数法和模糊数学法的综合评价结果符合实际生产情况,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反映的结果失真。连栽土壤肥力质量变化为Ⅱ>Ⅰ>Ⅲ>Ⅳ,土壤肥力从Ⅲ林开始出现衰退现象,需要及时补充缺失养分,维持土壤肥力质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人工林 连作 土壤肥力 回归性验证 红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