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毫秒脉冲星偏振轮廓稳定性的研究
1
作者 李杰 游霄鹏 《天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9,共11页
相对于正常脉冲星,毫秒脉冲星是一类自转速度更快的中子星,其发出的脉冲信号具有极高的稳定性.脉冲星的偏振轮廓的稳定性是研究脉冲星辐射机制和星际介质性质的重要问题之一.利用澳大利亚Parkes64 m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对3颗毫秒脉冲星PSR... 相对于正常脉冲星,毫秒脉冲星是一类自转速度更快的中子星,其发出的脉冲信号具有极高的稳定性.脉冲星的偏振轮廓的稳定性是研究脉冲星辐射机制和星际介质性质的重要问题之一.利用澳大利亚Parkes64 m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对3颗毫秒脉冲星PSR J1022+1001、PSR J1730-2304和PSR J2129-5721的偏振轮廓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其偏振轮廓在不同时间存在着细小的变化.分析轮廓变化的原因,提出了可能的解释,包括星际介质的影响、脉冲星本身内禀属性的不稳定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普通 方法:数据分析 星际介质:普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秒脉冲星PSR J1022+1001轮廓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邵敏 游霄鹏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7-525,共9页
脉冲星具有非常稳定的累积脉冲轮廓,特别是毫秒脉冲星.前人研究发现一些脉冲星的累积脉冲轮廓会呈现出不稳定性.研究了毫秒脉冲星PSR J1022+1001累积脉冲轮廓的稳定性问题,该脉冲轮廓有两个峰,发现其峰值比随时间有明显的变化.通过分析... 脉冲星具有非常稳定的累积脉冲轮廓,特别是毫秒脉冲星.前人研究发现一些脉冲星的累积脉冲轮廓会呈现出不稳定性.研究了毫秒脉冲星PSR J1022+1001累积脉冲轮廓的稳定性问题,该脉冲轮廓有两个峰,发现其峰值比随时间有明显的变化.通过分析,认为该毫秒脉冲星累积脉冲轮廓的不稳定性主要是由于脉冲轮廓随观测频率变化,同时星际闪烁造成不同频率上流量密度变化.研究还发现,也有少部分累积脉冲轮廓的变化可能是脉冲星内禀或其他因素所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 个别 J1022+1001 脉冲星 脉冲轮廓 方法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星核成份和锥成份的宽度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蒋雪 游霄鹏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3-102,共10页
来自脉冲星辐射束的中心和外围的成份一般分别称之为核成份和锥成份.前人研究发现脉冲星的核成份与锥成份的宽度之间有很好的0.7倍比例关系,并将此写入教科书.收集整理了33颗核、锥成份非常明显的脉冲星的观测数据,对这些脉冲星的积分... 来自脉冲星辐射束的中心和外围的成份一般分别称之为核成份和锥成份.前人研究发现脉冲星的核成份与锥成份的宽度之间有很好的0.7倍比例关系,并将此写入教科书.收集整理了33颗核、锥成份非常明显的脉冲星的观测数据,对这些脉冲星的积分脉冲轮廓进行高斯拟合和成份分离,从而得到核、锥成份的宽度及误差.分析了三峰和五峰脉冲星的核锥成份,发现核锥脉冲星其核和锥成份的宽度在统计上没有明显差别,并不存在前人发现的0.7倍的比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 普通 方法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星射电辐射束半径与周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魏丁丁 游霄鹏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6-475,共10页
脉冲星的周期非常稳定.前人通过研究发现脉冲星射电辐射束半径大小应该正比于周期的-1/3或-1/2次方.通过整理收集了87颗信噪比很好的、偏振位置角明显为"S"曲线的脉冲星数据,用脉冲星辐射束几何模型计算得到了每颗脉冲星的辐... 脉冲星的周期非常稳定.前人通过研究发现脉冲星射电辐射束半径大小应该正比于周期的-1/3或-1/2次方.通过整理收集了87颗信噪比很好的、偏振位置角明显为"S"曲线的脉冲星数据,用脉冲星辐射束几何模型计算得到了每颗脉冲星的辐射束半径及误差.发现脉冲星周期小于0.85 s时,辐射束半径正比于周期的-1/2次方.周期大于0.85 s时,辐射束半径与周期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幂律关系,但这可能与选择效应有关.当假设脉冲星的磁倾角为90?时,计算得到的辐射束半径随周期分布的下边界正比于周期的-1/2次方,与前人的结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普通 方法: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河系球状星团射电脉冲星的统计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娇 游霄鹏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9-208,共20页
球状星团是银河系中最古老的天体系统之一,其恒星密度极端高的核心有利于创造双星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从而形成毫秒脉冲星双星、掩食脉冲双星、主序-毫秒脉冲双星、高轨道偏心率双星等双星系统,通过对这些系统进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 球状星团是银河系中最古老的天体系统之一,其恒星密度极端高的核心有利于创造双星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从而形成毫秒脉冲星双星、掩食脉冲双星、主序-毫秒脉冲双星、高轨道偏心率双星等双星系统,通过对这些系统进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球状星团的动力学、双星系统的演化和星际介质等相关问题。自30年前在球状星团中发现第一颗射电脉冲星至今,随着较高灵敏度射电望远镜的不断建成和使用,以及数据数字化处理能力的提高,天文学家在球状星团射电脉冲星的观测和理论研究方面取得很大进展。收集并分析了最新的球状星团脉冲星的数据,研究了球状星团射电脉冲星的自转周期和轨道周期的基本性质,讨论了球状星团脉冲星的搜寻,最后统计分析了双星系统,包括不同伴星类型的脉冲星的分布以及掩食双星系统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状星团 射电脉冲星 统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