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一河一策”推进高州市水污染防治与水环境治理 被引量:5
1
作者 游胜 郭川 +3 位作者 蒋任飞 孔兰 汪天祥 谭颖模 《水利发展研究》 2019年第3期19-24,共6页
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一河一策"实施方案,是加强河流保护与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高州市作为广东省省级水利建设示范县,对河长制建设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在摸清高州市河流水污染、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其主要问题,提出了... 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一河一策"实施方案,是加强河流保护与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高州市作为广东省省级水利建设示范县,对河长制建设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在摸清高州市河流水污染、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其主要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措施。研究成果可以为因地制宜地实施河流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方面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一河一策 水污染 水环境 广东省高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鉴江干流高州市段“一河一策”实施方案 被引量:1
2
作者 游胜 韩妮妮 +3 位作者 肖许沐 孔兰 汪天祥 谭颖模 《水利发展研究》 2019年第12期34-37,共4页
文章针对鉴江干流高州市段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河一策”实施目标,并从保护水资源、保障水安全、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管理保护水域岸线、强化执法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理与保护措施。
关键词 鉴江干流 河长制 一河一策 实施方案 广东省高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河道生态环境补水分析
3
作者 韩妮妮 游胜 游锦敏 《人民珠江》 2020年第S01期124-128,共5页
中国城市河流多数存在枯水期生态水量短缺、水质污染严重、生态功能下降、生态系统脆弱等生态环境问题,“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补水活水”的系统性治理方法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其中生态补水对于提高城市河道水环境容量、改善... 中国城市河流多数存在枯水期生态水量短缺、水质污染严重、生态功能下降、生态系统脆弱等生态环境问题,“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补水活水”的系统性治理方法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其中生态补水对于提高城市河道水环境容量、改善水质至关重要。重点分析城市典型河流湾塘河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Tennant法、水质模型法2种生态需水预测方法取外包值估算生态环境补水量,并对多种外来补水水源可调水量进行分析,确定了下窑水库补水的可行性,可为后续生态补水方案的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水 生态需水 水环境容量 水源涵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口市黑臭水体治理中人工增氧工程的设计
4
作者 郭川 游胜 +2 位作者 杨凤娟 胡和平 肖许沐 《人民珠江》 2019年第S02期8-11,共4页
在海口市鸭尾溪、东坡湖等10个水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践中,水体黑臭严重、水动力不足。在完成截污工程和清淤工程后,面源污染通过雨污混合收集系统溢流进入河道,对生态系统造成冲击。在实施适宜的人工增氧工程后,成功消除了水体黑臭... 在海口市鸭尾溪、东坡湖等10个水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践中,水体黑臭严重、水动力不足。在完成截污工程和清淤工程后,面源污染通过雨污混合收集系统溢流进入河道,对生态系统造成冲击。在实施适宜的人工增氧工程后,成功消除了水体黑臭现象,溶解氧显著升高。经过3年的设计、施工及运行实践后,总结了关于设计、设备选型、安装、控制和运行方面的实施经验,为后续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中人工增氧技术的运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治理 面源污染 人工增氧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埋深软硬岩互层地质条件下敞开式TBM岩爆段施工方法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照太 游胜 +2 位作者 丰光亮 陈竹 陈炳瑞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43-850,共8页
基于喜马拉雅山区域某软硬岩性互层地质条件下的深埋隧洞工程,为解决该区域TBM施工过程中的岩爆问题,统计分析了TBM施工过程中的岩爆特征;在施工过程中开展了多种岩爆规避试验,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法:1)岩爆风险巡查常态... 基于喜马拉雅山区域某软硬岩性互层地质条件下的深埋隧洞工程,为解决该区域TBM施工过程中的岩爆问题,统计分析了TBM施工过程中的岩爆特征;在施工过程中开展了多种岩爆规避试验,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法:1)岩爆风险巡查常态化;2)超前地质预报和超前处理措施相结合;3)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合理化;4)掘进参数动态调整。在后续的施工中加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以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安全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洞 软硬互层 敞开式 TBM 岩爆 风险巡查 超前地质预报 超前处理 初期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马拉雅山区域深埋软硬互层地质条件下敞开式TBM施工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照太 丰光亮 +3 位作者 陈竹 陈炳瑞 李卫兵 游胜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8-353,共6页
针对敞开式TBM在深埋软硬互层围岩地质条件下遇到的技术难题,以喜马拉雅山区域某深埋水工隧洞为背景,分析了深埋软硬互层围岩地质条件下软岩对TBM掘进的影响及表现特征,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成功实践。研究发现:由于岩层软硬相间变... 针对敞开式TBM在深埋软硬互层围岩地质条件下遇到的技术难题,以喜马拉雅山区域某深埋水工隧洞为背景,分析了深埋软硬互层围岩地质条件下软岩对TBM掘进的影响及表现特征,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成功实践。研究发现:由于岩层软硬相间变化频繁,造成软岩灾害在空间上随机分布;在大埋深高地应力洞段,软岩地层一般具有遇水崩解软化效应显著、变形快、"泥裹刀"现象严重、向外鼓胀崩解、难以出渣及塌方频发的特点,严重制约TBM快速掘进。通过实例分析总结了软硬互层围岩地质条件下顺利通过软岩的施工方法,采取分区段动态调整施工对策以适应深埋软硬互层复杂地质条件,可为国内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水工隧洞 TBM 软硬互层 软岩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