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的数据同步技术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游文虎 姜复兴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4期20-22,35,共4页
指出在组合导航系统进行有效的信息融合之前,对来自不同导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同步化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对INS (惯性导航系统)和GPS构成的组合系统中的数据同步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以GPS接收机输出的1PPS(每秒一个脉冲)作为参考... 指出在组合导航系统进行有效的信息融合之前,对来自不同导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同步化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对INS (惯性导航系统)和GPS构成的组合系统中的数据同步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以GPS接收机输出的1PPS(每秒一个脉冲)作为参考时标,软硬件相结合的实时数据同步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保证数据在融合点上准确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GPS组合导航系统 数据同步 导航传感器 惯性导航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中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E+MOM的Mamdani模糊系统通用逼近性充要条件 被引量:1
2
作者 游文虎 王茂 施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共7页
为了解决如何构造具有通用逼近性能的Mamdani模糊系统问题,提出一类Mamdani模糊系统具有通用逼近性的充要条件.该模糊系统采用乘积推理机(product inference engine,PIE)和最大值平均(mean of maximum,MOM)解模糊器,按模糊规则后件分为... 为了解决如何构造具有通用逼近性能的Mamdani模糊系统问题,提出一类Mamdani模糊系统具有通用逼近性的充要条件.该模糊系统采用乘积推理机(product inference engine,PIE)和最大值平均(mean of maximum,MOM)解模糊器,按模糊规则后件分为单点规则后件和模糊数规则后件两种情况,分别根据Weierstrass第一定理和隶属度函数性质给出了严格证明.最后通过示例证明该充要条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mdani模糊系统 乘积推理机 MOM 通用逼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算法研究 被引量:59
3
作者 徐田来 游文虎 崔平远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1-575,共5页
针对车载组合导航系统量测噪声统计特性随实际工作条件的不同而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车载INS/GPS组合导航算法。该方法通过监视理论残差与实际残差的比值是否在一附近,应用模糊推理系统不断的调整量测噪声... 针对车载组合导航系统量测噪声统计特性随实际工作条件的不同而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车载INS/GPS组合导航算法。该方法通过监视理论残差与实际残差的比值是否在一附近,应用模糊推理系统不断的调整量测噪声协方差阵的加权,对卡尔曼滤波的量测噪声协方差阵进行递推在线修正,使其逐渐逼近真实噪声水平,从而使滤波器执行最优估计,提高导航系统的精度。对车载组合导航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对时变的量测噪声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进而精度比常规卡尔曼滤波也大为提高,是一种可行的车载组合导航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自适应滤波 卡尔曼滤波 车载组合导航系统 INS/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BP算法在模糊神经网络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房振勇 游文虎 冯汝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21-1324,共4页
引入一种改进的BP算法——动量因子-自适应学习率算法.通过调节动量因子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率实现自适应,以提高学习速率和增强学习的平稳性.将该学习算法引入到串形结构的多层前向模糊神经网络中,通过学习确定了模糊映射关系,实现... 引入一种改进的BP算法——动量因子-自适应学习率算法.通过调节动量因子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率实现自适应,以提高学习速率和增强学习的平稳性.将该学习算法引入到串形结构的多层前向模糊神经网络中,通过学习确定了模糊映射关系,实现了对象的模糊故障诊断.在应用模糊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时,被监测的故障征兆信号与网络输入层相连,即将输入向量输入到网络中,经过模糊化处理,得到各故障征兆在所定义征兆的模糊子集上的隶属度向量,再利用神经网络的前向计算,得到故障原因的模糊隶属度向量,最后通过对向量的分析确定故障原因的类型.将上述模糊神经网络应用到空气静压轴承中,实现了设备的故障诊断,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算法 模糊神经网络 动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104的转塔控制系统CAN总线接口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罗彩君 房振勇 游文虎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0年第3期293-296,共4页
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采用CAN总线作为实时通讯总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基于PC/104的某转塔控制系统CAN总线的接口设计采用经典的SJA1000作为CAN总线控制器,82C250作为CAN总线收发器,提出了一种采用CPLD实现PC/104总线和SJA1000总线间的... 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采用CAN总线作为实时通讯总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基于PC/104的某转塔控制系统CAN总线的接口设计采用经典的SJA1000作为CAN总线控制器,82C250作为CAN总线收发器,提出了一种采用CPLD实现PC/104总线和SJA1000总线间的读写时序转换的实用技术,并在通信通道上采用光电隔离技术,从而实现了系统的CAN通讯接口设计。该设计简洁可靠,可以很容易地移植到其它嵌入式系统中,并且设计已在某型转塔的调试中得到反复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塔 PC/104 CAN总线 SJA10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