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克拉通中部菅等岩体的成因及构造意义: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的约束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晓贺 张聚全 +4 位作者 段站站 张乐民 温雨菁 郭子桤 李清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8-751,共24页
准确约束华北克拉通基底形成和变质变形年龄,是理解华北克拉通早期构造演化的关键。菅等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的东南段赞皇杂岩中,为~2.5 Ga花岗岩,并经历多期变质和变形。本文对菅等岩体及侵入岩体内部的未变形伟晶岩、粗粒变... 准确约束华北克拉通基底形成和变质变形年龄,是理解华北克拉通早期构造演化的关键。菅等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的东南段赞皇杂岩中,为~2.5 Ga花岗岩,并经历多期变质和变形。本文对菅等岩体及侵入岩体内部的未变形伟晶岩、粗粒变形花岗岩脉、细粒变形花岗岩脉、花岗质岩株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调查、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菅等岩体主体岩性为正长花岗岩,未变形伟晶岩岩性为二长花岗伟晶岩,粗粒变形花岗岩脉、细粒变形花岗岩脉、花岗质岩株均为正长花岗岩;菅等岩体及其内部的侵入体具有高Si,富K,富碱,低Ti、Fe、Mg,贫Ca,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亏损高场强元素Ti的特征,且Rb/Sr=0.75~1.56,显示出壳源特征;岩石具有的高Al低Ti特征,以及岩浆锆石高Pb低Th,均指示菅等岩体为过铝质S型花岗岩类型;对锆石进行LA-ICP-MS测定显示存在~2.5 Ga、~2.3 Ga两期的花岗岩侵入事件,岩体内部侵入活动分为三期,分别形成于~2.5 Ga、~2.3 Ga、~2.1 Ga,其中细粒变形花岗岩脉中保留了1897±17 Ma的变质事件的记录。华北克拉通的构造演化由多期次岩浆侵入与变质事件共同驱动。~2.5 Ga的菅等岩体形成标志克拉通形成统一基底,指示早期构造稳定化过程。古元古代两期花岗岩侵入(2.3 Ga和2.1 Ga)揭示克拉通内部发生裂解-伸展事件,~1.85 Ga的变质事件代表东部与西部陆块之间的俯冲碰撞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菅等岩体 S型花岗岩 岩石地球化学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南段洪山碱性火山-侵入杂岩成因与构造意义: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的约束
2
作者 张乐民 张聚全 +5 位作者 吴晓贺 郭子桤 温雨菁 秦超 白富生 朱伊冰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2-773,共22页
华北克拉通中部南太行邯邢地区发育大量中生代中基性侵入岩,其中的洪山碱性杂岩体具有特殊的岩石组成,是了解早白垩世克拉通构造演化的关键。对洪山岩体及其相关的火山岩中典型岩石类型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分析,并与已... 华北克拉通中部南太行邯邢地区发育大量中生代中基性侵入岩,其中的洪山碱性杂岩体具有特殊的岩石组成,是了解早白垩世克拉通构造演化的关键。对洪山岩体及其相关的火山岩中典型岩石类型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分析,并与已发表的邯邢地区各岩体的全岩数据、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解析了洪山岩体的成因与演化。本次研究显示洪山碱性火山-侵入杂岩为高硅、富铝、高碱的钾玄岩系列岩石,其La-La/Sm显示出正相关性,其锆石ε_(Hf)(t)值介于富集地幔和古老下地壳的Hf同位素演化线之间(ε_(Hf)(t)=-17~-10,T_(DM2)=1800~2200 Ma),指示其壳幔混合成因。石英正长岩、石英正长斑岩、辉石正长岩和粗面质凝灰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29.6±2.9 Ma、128.6±3.0 Ma、126.5±0.47 Ma和130.6±3.0 Ma,与邯邢地区其它岩体形成时代一致。综合研究认为洪山碱性杂岩是钾玄质岩浆与壳源和幔源岩浆发生混合形成。钾玄质岩浆是地幔中残留的克拉通早期演化时形成的辉石岩发生部分熔融的结果;基性岩浆则是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上述岩浆演化和岩石形成指示了岩石圈减薄引起软流圈上涌的过程,可能是早白垩世古太平洋板块回撤并导致包括邯邢地区形成弧后伸展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杂岩体 岩浆演化 结晶分异 岩浆混合 南太行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