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欠发达地区农村电商政策与乡村振兴耦合及提升路径 被引量:14
1
作者 温福英 黄建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2-138,共7页
欠发达地区农村电商政策经历了规划部署、示范推进和精准施策阶段,对促进我国如期实现全面脱贫目标以及乡村振兴作用很大。欠发达地区农村电商政策与乡村振兴具有时间、空间、资源耦合效应,由此电子商务成为乡村振兴主要的作用领域。通... 欠发达地区农村电商政策经历了规划部署、示范推进和精准施策阶段,对促进我国如期实现全面脱贫目标以及乡村振兴作用很大。欠发达地区农村电商政策与乡村振兴具有时间、空间、资源耦合效应,由此电子商务成为乡村振兴主要的作用领域。通过制定宏观配套政策、加强电商人才培养、完善区域内外互通的开放联动机制,有利于实现政策域、人才域、机制域等关键耦合域的合成,有利于提升欠发达地区农村电商政策和全面乡村振兴的耦合度,体现更高的协调、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农村电商政策 乡村振兴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观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温福英 奉茂春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6-60,共5页
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观以唯物史观为出发点,深刻地说明了利益的本质特点,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利益理论,蕴涵着协调利益关系的理论构想。马克思恩格斯的利益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实践性和目的性的统一,是利益冲突和利益协调的统一。回顾马克... 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观以唯物史观为出发点,深刻地说明了利益的本质特点,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利益理论,蕴涵着协调利益关系的理论构想。马克思恩格斯的利益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实践性和目的性的统一,是利益冲突和利益协调的统一。回顾马克思恩格斯对利益问题的思想,可以为消解我国社会利益冲突问题,防止和消除特殊利益集团的危害,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改革分配制度,提供现实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利益协调 和谐社会 分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的思考
3
作者 温福英 黄建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3-77,共5页
利益冲突在文章中主要指公共权力与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错误的权力观、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不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不力是产生利益冲突的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推进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经历了初探阶段、发展阶段、推进阶段与深化阶... 利益冲突在文章中主要指公共权力与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错误的权力观、防止利益冲突制度不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不力是产生利益冲突的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推进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经历了初探阶段、发展阶段、推进阶段与深化阶段,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为进一步完善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必须建立健全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利益回避制度、离职后从业行为限制、风险预警机制等,不断筑牢公权与私利间的隔离墙,有力地防止公共权力"私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权 私利 利益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力资源及其流动论述的新解读——兼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建新 温福英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0,共4页
社会结构的调整是利益格局的调整,结构的调整使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发生了分化。由于农业的比较收益过低,部分农民走向非农产业或外出打工以扩大其生存的机会空间。因此,以农业结构为主向以工业结构为主的社会结构的转换中,农业剩余劳动力... 社会结构的调整是利益格局的调整,结构的调整使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发生了分化。由于农业的比较收益过低,部分农民走向非农产业或外出打工以扩大其生存的机会空间。因此,以农业结构为主向以工业结构为主的社会结构的转换中,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趋势。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劳动力资源与转移、流动,对城乡问题的看法,对我国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转移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非农化 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20”控蘖效果试验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罗胜奎 温福英 +3 位作者 王燊基 胡秀俊 张德开 卢寿春 《福建稻麦科技》 1999年第4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920 控蘖效果 试验 成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熟晚稻抛秧分期播种试验初报
6
作者 廖旭芳 温福英 《福建稻麦科技》 1999年第3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晚稻 抛秧 分期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