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博宁治疗转移性骨痛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陈海金 温洪涛 刘炯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523-524,共2页
目的 评价博宁治疗转移性骨肿瘤致骨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 1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原发肿瘤患者被核素骨扫描证实有多处骨转移灶 ,并伴有相应部位明显疼痛。所有病例静脉滴注博宁 90mg(溶于 0 9%生理盐水 5 0 0ml中 )共 3次(间隔 30d... 目的 评价博宁治疗转移性骨肿瘤致骨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 1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原发肿瘤患者被核素骨扫描证实有多处骨转移灶 ,并伴有相应部位明显疼痛。所有病例静脉滴注博宁 90mg(溶于 0 9%生理盐水 5 0 0ml中 )共 3次(间隔 30d)后 ,随访观察患者疼痛、睡眠和活动能力的改变情况。结果 博宁对癌骨转移性骨痛的显效率为 39 0 % (16 / 4 1) ,有效率为 38 9% (19/ 4 1) ,无效率为 14 6 % (6 / 4 1) ,总有效率为 85 4 % (35 / 4 1)。 19例于 3个月后复查骨扫描 :少数病灶缩小 ,放射性减低或消失 ,但也有新病灶的出现。结论 博宁虽不能阻止骨转移癌新病灶的出现 ,但对骨转移癌骨痛疗效较好 ,安全 ,副作用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膦酸二钠类 疼痛 博宁 骨转移癌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港γ射线辐射本底调查
2
作者 温洪涛 刘振江 《口岸卫生控制》 1998年第2期50-51,共2页
根据对天津港集装箱码头及集装箱储存场地γ射线的剂量当量率监测,结果得出天津港及场地所处的γ射线自然本底剂量当量率为0.157μSV/h,其95%的可信区(0.067~0.253)μSV/h,为监测集装箱货物的γ射线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并为全国口岸开... 根据对天津港集装箱码头及集装箱储存场地γ射线的剂量当量率监测,结果得出天津港及场地所处的γ射线自然本底剂量当量率为0.157μSV/h,其95%的可信区(0.067~0.253)μSV/h,为监测集装箱货物的γ射线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并为全国口岸开展放射性监测积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港 Γ射线 辐射 本底调查 卫生检疫 放射性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60和nm23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杨俊芬 张蕾 +3 位作者 符仲标 李颖霞 孙波 温洪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60(HSP60)和nm23蛋白在结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HSP60和nm23蛋白在60例结肠癌、45例癌旁不典型增生及20例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表达水平与结肠癌临床病...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60(HSP60)和nm23蛋白在结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HSP60和nm23蛋白在60例结肠癌、45例癌旁不典型增生及20例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表达水平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HSP60在结肠癌、癌旁不典型增生及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78.3%、37.8%、20.0%;相反nm2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56.7%、83.2%、91.7%,两者在组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癌组织中HSP60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m23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SP60与nm2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HSP60及nm23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状态与结肠癌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两者对结肠癌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HSP60蛋白 NM23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zrin蛋白表达对胃癌组织MVD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许柯 温洪涛 +1 位作者 张蕾 张云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54,共3页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胃癌组织Ezrin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Ezrin蛋白阳性表达率及MVD值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胃癌组织Ezrin蛋白的...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胃癌组织Ezrin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Ezrin蛋白阳性表达率及MVD值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胃癌组织Ezri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胃癌组织MVD值与其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Ezrin蛋白阴性的胃癌患者低于Ezrin蛋白阳性(P<0.01)。提示Ezr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促进胃癌组织的微血管生成,进而促进胃癌的侵袭与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ZRIN 微血管密度 胃肿瘤 浸润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和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樊周沛 尹明明 +1 位作者 李颖霞 温洪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8期3300-3302,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手术治疗后转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107例结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营养方式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手术治疗后转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107例结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营养方式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接受全肠外营养(TPN)支持,观察组接受EEN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应用EEN,可进一步缩短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肠内营养 康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窦阻塞综合征80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康艳 李颖霞 +1 位作者 刘政和 温洪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0期1774-1777,共4页
目的分析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HSO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患者中,58例有土三七服用史,占72.5%,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腹水、肝脏肿... 目的分析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HSO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患者中,58例有土三七服用史,占72.5%,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腹水、肝脏肿大、黄疸、腹痛。实验室检查示肝功能损伤,凝血功能异常,血糖类抗原125(CA125)升高,血小板降低。增强CT示特征性的"地图状"、"花斑样"强化;超声示肝脏体积增大,肝静脉变细或显示不清,血流速度减慢。病理检查示肝窦扩张充血,肝内小静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闭塞。主要采取抗凝治疗,80例患者中治愈15例,好转57例,未愈8例。结论土三七引起的HSOS较为常见,可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征性的影像学检查做出临床诊断,肝穿刺病理活检是确诊HSOS的金标准。及早采取抗凝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阻塞综合征 土三七 生物碱类 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与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徐海燕 周晓宇 +1 位作者 李颖霞 温洪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8期1455-1457,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与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晚期胃癌患者,根据所用治疗方案分为A组(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和B组(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每组4... 目的分析比较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与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晚期胃癌患者,根据所用治疗方案分为A组(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和B组(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2个周期以上的化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A组有效率(47.5%)高于B组(45.0%),A组疾病控制率(82.5%)高于B组(7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35%)高于B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脱发发生率(62.5%)高于A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与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相近,临床上均可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奥沙利铂 多西他赛 替吉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对中晚期肝癌的疗效 被引量:5
8
作者 闫绿茵 李颖霞 +1 位作者 姜利彬 温洪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7期1203-1207,共5页
目的分析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接受阿帕替尼单... 目的分析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接受阿帕替尼单药治疗。观察组接受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根据改良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肿瘤治疗效果,并分析用药期间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7.03个月)较对照组(3.77个月)长(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15.15%、42.86%,对照组和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7.58%、80.00%。观察组ORR、DCR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a累积生存率为62.86%,中位总生存期为16.33个月,对照组1a累积生存率为45.45%,中位总生存期为10.90个月。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71%(30/35)]与对照组[81.82%(27/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4级不良反应或致死性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与阿帕替尼单药治疗相比,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PD-1抑制剂 抗血管生成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消化道瘘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何益信 李颖霞 +1 位作者 姜利彬 温洪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4期4449-4453,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消化道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消化道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描述其一般资料、发病部位及时间、病因、临床...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消化道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消化道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描述其一般资料、发病部位及时间、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等临床特点。结果SAP合并消化道瘘患者病因以酒精性为主(38.46%,5/13),其次为胆源性(15.38%,2/13)和暴饮暴食(15.38%,2/13);部位以十二指肠瘘居多(53.85%,7/13),且主要位于十二指肠球降移行处,结肠瘘次之(23.08%,3/13);消化道瘘发生于SAP后2~26周,中位时间为6周;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及发热为主,引流管可见引流出胃肠内容物,钡餐检查可见腹腔团片状对比剂和游离对比剂,内镜可直观发现瘘口的存在;12例患者主要采取内镜下钛夹夹闭修补瘘口、高位消化道瘘(胃十二指肠)通过空肠营养管越过瘘口恢复肠内营养、小肠瘘及结肠瘘的肠管临时性造瘘并择期还纳等非手术切除治疗,其中7例患者瘘口愈合,3例患者瘘口无好转,2例死亡,治愈率达58.33%;1例降结肠瘘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包含瘘管的肠段,随访过程中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结论SAP患者合并消化道瘘的病因主要为酒精性胰腺炎,部位以十二指肠瘘居多,瘘口的发生与SAP的中位间隔时间为6周。密切观察引流液性质的改变有助于早期发现消化道瘘。目前治疗以非手术切除方式为主,具体的治疗方式根据瘘口情况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胃瘘 肠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吉奥和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政和 李康艳 +1 位作者 李颖霞 温洪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3期2350-2352,共3页
目的比较替吉奥和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不可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SOX组和XELOX组,各30例。SOX组接受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XELO... 目的比较替吉奥和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不可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SOX组和XELOX组,各30例。SOX组接受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XELOX组接受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患者化疗周期≥2,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SOX组有效率为56.6%,高于XELOX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X组疾病控制率为80.0%,高于XELOX组的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且安全性高,推荐临床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奥沙利铂 替吉奥 多西他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合并血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1
作者 尹明明 樊周沛 +1 位作者 李颖霞 温洪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0期1761-1764,共4页
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IBD)合并血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9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42例IBD合并血栓患者纳入观察组,按照1∶2的比例纳入同期住院的84例未出现血栓的IBD患者为对照组。观察IBD合并血栓... 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IBD)合并血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9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42例IBD合并血栓患者纳入观察组,按照1∶2的比例纳入同期住院的84例未出现血栓的IBD患者为对照组。观察IBD合并血栓的临床特点。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BD合并血栓的危险因素。结果 D-二聚体、PLT与CRP水平升高是IBD合并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在42例IBD合并血栓患者中,静脉血栓18例(42.9%),动脉血栓20例(47.6%)。静脉血栓主要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占38.1%(16例)。动脉血栓主要包括脑梗死,占38.1%(16例)。治疗血栓的方式为抗凝药物、紧急手术复通及保守治疗,分别占28.6%、11.9%、59.5%。结论 D-二聚体、PLT或CRP水平升高的IBD患者易并发血栓。IBD患者并发血栓的部位较多,类型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脑梗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血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12
作者 魏晓艳 周萌 +1 位作者 李颖霞 温洪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0期3679-3680,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胰腺炎(APIP)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72例API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患者均有腹痛表现,65例有血淀粉酶升高。36例(50.0%)为胆...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胰腺炎(APIP)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72例API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患者均有腹痛表现,65例有血淀粉酶升高。36例(50.0%)为胆源性胰腺炎,25例(34.7%)有不同程度的高脂血症,4例(5.6%)为高脂血症合并胆道系统疾病,7例(9.7%)病因不明确。31例(43.1%)急性胰腺炎发生于妊娠中期,37例(51.4%)发生于妊娠晚期,4例(5.6%)发生在妊娠早期。孕妇死亡1例,胎儿死亡6例,所有出生婴儿全部健康存活。结论胆源性和高脂血症仍是造成APIP的主要病因,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急性胰腺炎 治疗 胆源性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分析
13
作者 周晓宇 徐海燕 +1 位作者 李颖霞 温洪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8期1410-1412,共3页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1例SPT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结果 51例患者年龄为11~65岁,中...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1例SPT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结果 51例患者年龄为11~65岁,中位年龄为29岁,42例为女性;28例为体检发现腹部占位就诊,29例位于胰体尾部。其中49例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8例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8例为胰体尾+脾脏切除术,术后病理均确诊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对51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2~24个月,49例手术患者未见明确复发或转移,2例无法行手术患者也存活至今。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胰腺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部分患者可出现非特异性消化系统症状,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出现CA199、CA125、NSE轻度升高,但无特异性。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病理特征 诊断 手术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玉米MZIR098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4
作者 温洪涛 杨洋 +6 位作者 丁一佳 关海涛 苑冉 张瑞英 李凌燕 梁晋刚 王晶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0-439,共10页
利用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MZIR098的5’端旁侧序列信息,设计引物及探针,随后通过qPCR和3D-dPCR平台,建立了玉米MZIR098的转化体特异性双重定量检测方法。经测试后显示,qPCR和3D-dPCR两种检测方法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差)均小于25%,符合... 利用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MZIR098的5’端旁侧序列信息,设计引物及探针,随后通过qPCR和3D-dPCR平台,建立了玉米MZIR098的转化体特异性双重定量检测方法。经测试后显示,qPCR和3D-dPCR两种检测方法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差)均小于25%,符合转基因检测方法相关标准,并且检出限和定量限也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说明2种方法均可满足转基因定量检测的基本需求,可为今后准确高效地检测玉米MZIR098及其产品提供新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转基因玉米 MZIR098 定量检测 qPCR 3D-d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米得防治稻瘟病效果
15
作者 温洪涛 颜伟 +1 位作者 唐兆君 徐学广 《现代化农业》 2001年第4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稻瘟病 杀菌剂 好米得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磷素活化剂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温洪涛 伍晓光 包广斌 《现代化农业》 2000年第9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土壤磷素活化剂 大豆 应用 苗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杀菌剂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17
作者 温洪涛 黄杰 +1 位作者 雷淑珍 刘志忠 《现代化农业》 1996年第4期6-7,共2页
常用杀菌剂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温洪涛,黄杰,雷淑珍,刘志忠(黑龙江省新华农场鹤岗154109)农业生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种子是其中主要因素之一。由于种子在生产、运输、贮藏过程中易受一些有害病菌的浸染,从而影响出苗率... 常用杀菌剂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温洪涛,黄杰,雷淑珍,刘志忠(黑龙江省新华农场鹤岗154109)农业生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种子是其中主要因素之一。由于种子在生产、运输、贮藏过程中易受一些有害病菌的浸染,从而影响出苗率,在生产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小麦 种子处理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田苗后一次除草剂试验
18
作者 邹继敏 黄杰 +1 位作者 温洪涛 唐兆君 《现代化农业》 1998年第5期9-10,共2页
大豆田苗后一次除草剂试验邹继敏黄杰温洪涛唐兆君(黑龙江省新华农场鹤岗154109)黑龙江省新华农场于1997年用7种大豆田除草剂进行了不同混配苗后一次除草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供试药剂①克阔乐B,德国艾格福公司生... 大豆田苗后一次除草剂试验邹继敏黄杰温洪涛唐兆君(黑龙江省新华农场鹤岗154109)黑龙江省新华农场于1997年用7种大豆田除草剂进行了不同混配苗后一次除草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供试药剂①克阔乐B,德国艾格福公司生产;②6.9%威霸浓乳剂,德国艾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除草剂 克润乐B 威霸浓 乐通 杂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克莠对小麦散黑穗病和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19
作者 丁元德 温洪涛 刘志忠 《现代化农业》 1996年第2期9-9,共1页
立克莠对小麦散黑穗病和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丁元德,温洪涛,刘志忠(黑龙江省新华农场鹤岗154109)1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新华农场十队,小区面积为30m2,行长15m,宽2m,土质为草甸白浆土,前茬大豆,秋翻春整地,肥力中... 立克莠对小麦散黑穗病和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丁元德,温洪涛,刘志忠(黑龙江省新华农场鹤岗154109)1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新华农场十队,小区面积为30m2,行长15m,宽2m,土质为草甸白浆土,前茬大豆,秋翻春整地,肥力中等。5月5日播种,品种为克旱9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克莠 拌种 小麦 黑穗病 根腐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