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TiO_2/(RSiO_(1.5))_8复合物涂层的光活性与抗老化性能
1
作者 温永向 刘安华 +2 位作者 张利利 刘瑶宇 邵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1-184,共4页
通过Sol-Gel法,以(RSiO1.5)8作为载体,将纳米TiO2分散到(RSiO1.5)8网络里制得TiO2/(RSiO1.5)8纳米复合光活性粒子,并将其分散到醇酸树脂中制成含TiO2/(RSiO1.5)8的有机涂层。实验结果表明,TiO2/(RSiO1.5)8复合粒子比纯TiO2粒子拥有更强... 通过Sol-Gel法,以(RSiO1.5)8作为载体,将纳米TiO2分散到(RSiO1.5)8网络里制得TiO2/(RSiO1.5)8纳米复合光活性粒子,并将其分散到醇酸树脂中制成含TiO2/(RSiO1.5)8的有机涂层。实验结果表明,TiO2/(RSiO1.5)8复合粒子比纯TiO2粒子拥有更强的光催化性能,含TiO2/(RSiO1.5)8复合物的有机涂层比只含有TiO2的有机涂层具有更好的抗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硅氧烷 光催化 有机涂层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醚类与酯类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水化及分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安 李顺 温永向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48,共5页
采用2种不同类型、不同分子质量的聚醚大单体,通过调整主链长度使合成的醚类与酯类聚羧酸减水剂(PC)具有最佳分散性能,对比研究了醚类PC和酯类PC对水泥吸附、水化放热、水泥净浆分散性能及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醚类PC为短主链长... 采用2种不同类型、不同分子质量的聚醚大单体,通过调整主链长度使合成的醚类与酯类聚羧酸减水剂(PC)具有最佳分散性能,对比研究了醚类PC和酯类PC对水泥吸附、水化放热、水泥净浆分散性能及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醚类PC为短主链长侧链梳形结构,酯类PC为长主链短侧链梳形结构;醚类PC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量高于酯类PC,而对抑制水泥净浆水化放热、水泥分散作用则是酯类PC优于醚类PC。在混凝土应用中,酯类PC比醚类PC具有更高的减水率,而醚类PC在坍落度及扩展度保持性方面优于酯类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醚类 酯类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新电视塔高空钢结构防腐施工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岑文杰 曾志文 +2 位作者 黄君哲 温永向 彭超兴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18,22,共4页
介绍广州新电视塔钢结构面漆工程涂装登高设施及施工安全措施。该项目施工高度达到454m,为双曲面镂空钢结构,其高空作业难度之高属世界罕见。工程实践表明:针对本项目研发的单人电动吊椅和专用吊篮,通过专业培训的技术工人,配合专用的... 介绍广州新电视塔钢结构面漆工程涂装登高设施及施工安全措施。该项目施工高度达到454m,为双曲面镂空钢结构,其高空作业难度之高属世界罕见。工程实践表明:针对本项目研发的单人电动吊椅和专用吊篮,通过专业培训的技术工人,配合专用的辅助工具,能够满足复杂条件下曲面结构的登高及涂装作业的安全生产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作业 电动吊篮 电动吊椅 涂装 施工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减水剂防腐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顺 李安 +1 位作者 温永向 王胜年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51,68,共5页
以两种异噻唑类防腐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防腐剂对聚羧酸减水剂中细菌和霉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聚羧酸减水剂外观、pH值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防腐剂能够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和繁殖,对霉菌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因而能够有效防止聚羧酸减... 以两种异噻唑类防腐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防腐剂对聚羧酸减水剂中细菌和霉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聚羧酸减水剂外观、pH值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防腐剂能够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和繁殖,对霉菌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因而能够有效防止聚羧酸减水剂表面发霉和溶液pH值下降;添加防腐剂后,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性有所下降,但减水剂放置时间较短时,其保坍性有所提高;当减水剂放置时间较长时,防腐剂用量对分散性下降的影响逐渐减小;综合考虑,防腐剂适宜的用量为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剂 聚羧酸减水剂 贮存 抑菌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常温合成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安 李顺 +2 位作者 温永向 王胜年 张洋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8,13,共5页
采用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TPEG)、丙烯酸、缓释功能单体三元共聚体系,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常温合成了一种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PCE),探讨了缓释功能单体种类、反应温度、酸醚比、缓释功能单体BM3等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缓释型PC... 采用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TPEG)、丙烯酸、缓释功能单体三元共聚体系,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常温合成了一种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PCE),探讨了缓释功能单体种类、反应温度、酸醚比、缓释功能单体BM3等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缓释型PCE的最佳合成工艺为:缓释功能单体选用羧酸某羟丙基酯(BM3),起始反应温度10~35℃,酸醚比1.8,n(BM3)∶n(TPEG)=5;掺该PCE的混凝土坍落度3 h无损失,保坍性能优于市售同类产品SK-10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缓释型 常温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浇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抗冲刷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温永向 周伟 唐军务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0-211,共12页
为明确新浇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受水流冲刷时的起动流速,更好地指导工程施工,从流变学理论角度分析了混凝土屈服剪切应力和剪切黏度对抗冲刷性能的影响,并开展了絮凝剂掺量、单位水泥用量和砂率对剪切应力和剪切黏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絮凝... 为明确新浇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受水流冲刷时的起动流速,更好地指导工程施工,从流变学理论角度分析了混凝土屈服剪切应力和剪切黏度对抗冲刷性能的影响,并开展了絮凝剂掺量、单位水泥用量和砂率对剪切应力和剪切黏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絮凝剂掺量范围选择为10~18 kg/m^(3),水泥用量范围选择为400~490 kg/m^(3),砂率变化范围选择为38%~46%。试验结果表明,不分散混凝土具有触变性和假塑性,且随着絮凝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剪切应力和剪切黏度逐渐提高;随着单位水泥用量的增加,混凝土剪切应力和剪切黏度逐渐降低;随着砂率增大,混凝土剪切应力和黏度逐渐降低。对具有不同剪切强度和黏度的混凝土进行水流冲刷性能试验显示,随着剪切应力和黏度的增加,混凝土的抗水流冲刷性能进一步增强。符合标准要求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表面无凸起物阻挡的情况下,室内波流水槽试验均能够承受最大0.75m/s的过流速度而不会发生冲刷现象。考虑实际工程的工况更为复杂,建议控制新浇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过流速度不超过0.70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不分散混凝土 剪切应力 剪切黏度 起动流速 抗冲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