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SMA-La离聚体的制备、表征及其对PVC的热稳定性能
1
作者
何志荣
温桦浩
+2 位作者
罗越峰
王志强
廖正福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75,87,共6页
采用苯乙烯与马来酸酐的自由基溶液聚合,结合水解、碱化中和共聚物再离子交换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镧离子(La^(3+))含量的苯乙烯-co-马来酸镧离聚体(SMA-L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对SMA-La离聚体结构...
采用苯乙烯与马来酸酐的自由基溶液聚合,结合水解、碱化中和共聚物再离子交换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镧离子(La^(3+))含量的苯乙烯-co-马来酸镧离聚体(SMA-L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对SMA-La离聚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EDTA滴定法测定了离聚体分子链上实际的La^(3+)含量,发现,进行离子交换时,滴加的溶液中,La^(3+)并未完全连接到SMA分子链上。利用刚果红变色试验分析了SMA-La离聚体对硬质PVC的静态热稳定作用及其与钙锌稳定剂的协同效应,同时研究了相应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含SMA-La离聚体是一种潜在的PVC热稳定剂,SMA-La离聚体通过配位、取代、消除及吸收等综合效应协同提高PVC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镧苯乙烯-co-马来酸离聚体(SMA-La)
聚氯乙烯
热稳定剂
制备
表征
稳定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注塑级聚乳酸热分解动力学分析
2
作者
罗越峰
温桦浩
廖正福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5-52,共8页
目的研究注塑级聚乳酸材料的热分解动力学,准确理解注塑级聚乳酸的耐热稳定性,为开发耐高温阻燃注塑级聚乳酸(PLA)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非等温热重分析法,采用5、10、15、20、25℃/min的升温速率,研究注塑级PLA在氮气气氛中的热...
目的研究注塑级聚乳酸材料的热分解动力学,准确理解注塑级聚乳酸的耐热稳定性,为开发耐高温阻燃注塑级聚乳酸(PLA)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非等温热重分析法,采用5、10、15、20、25℃/min的升温速率,研究注塑级PLA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行为,利用1种微分法和3种积分法进行详细的动力学计算。比较相关系数及标准偏差,选取KAS等温积分法,以相对偏差Ai=|1–αc/αe|为目标函数,利用16种热分解动力学机理模拟计算注塑级PLA热分解最合适的反应机理。结果得到了注塑级PLA热分解所需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其中Kissinger、Madhusudanan-Krishnan-Ninan(MKN)、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和Flynn-Wall-Ozawa(FWO)法计算所得注塑级PLA活化能分别为177.01、174.43、173.01和173.28 kJ/mol。指前因子分别为25.84、26.69~33.75、25.83~32.89和26.38~32.94。结论确定了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反应机理(A1/4),ln(β/T2)=ln[4.75×10^(9)/–ln(1–α)]–2.08×10^(4)/T是描述注塑级PLA热分解最合适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级聚乳酸
热分解动力学
非等温分析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MA-La离聚体的制备、表征及其对PVC的热稳定性能
1
作者
何志荣
温桦浩
罗越峰
王志强
廖正福
机构
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省化学测量与应急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75,87,共6页
文摘
采用苯乙烯与马来酸酐的自由基溶液聚合,结合水解、碱化中和共聚物再离子交换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镧离子(La^(3+))含量的苯乙烯-co-马来酸镧离聚体(SMA-L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对SMA-La离聚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EDTA滴定法测定了离聚体分子链上实际的La^(3+)含量,发现,进行离子交换时,滴加的溶液中,La^(3+)并未完全连接到SMA分子链上。利用刚果红变色试验分析了SMA-La离聚体对硬质PVC的静态热稳定作用及其与钙锌稳定剂的协同效应,同时研究了相应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含SMA-La离聚体是一种潜在的PVC热稳定剂,SMA-La离聚体通过配位、取代、消除及吸收等综合效应协同提高PVC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含镧苯乙烯-co-马来酸离聚体(SMA-La)
聚氯乙烯
热稳定剂
制备
表征
稳定机制
Keywords
styrene-co-maleic copoly mer lanthanum ionomer(SMA-La)
polyvinyl chloride(PVC)
thermal stabilizer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stabilizing mechanism
分类号
TQ325.3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注塑级聚乳酸热分解动力学分析
2
作者
罗越峰
温桦浩
廖正福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出处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5-52,共8页
文摘
目的研究注塑级聚乳酸材料的热分解动力学,准确理解注塑级聚乳酸的耐热稳定性,为开发耐高温阻燃注塑级聚乳酸(PLA)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非等温热重分析法,采用5、10、15、20、25℃/min的升温速率,研究注塑级PLA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行为,利用1种微分法和3种积分法进行详细的动力学计算。比较相关系数及标准偏差,选取KAS等温积分法,以相对偏差Ai=|1–αc/αe|为目标函数,利用16种热分解动力学机理模拟计算注塑级PLA热分解最合适的反应机理。结果得到了注塑级PLA热分解所需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其中Kissinger、Madhusudanan-Krishnan-Ninan(MKN)、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和Flynn-Wall-Ozawa(FWO)法计算所得注塑级PLA活化能分别为177.01、174.43、173.01和173.28 kJ/mol。指前因子分别为25.84、26.69~33.75、25.83~32.89和26.38~32.94。结论确定了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反应机理(A1/4),ln(β/T2)=ln[4.75×10^(9)/–ln(1–α)]–2.08×10^(4)/T是描述注塑级PLA热分解最合适的反应机理。
关键词
注塑级聚乳酸
热分解动力学
非等温分析
反应机理
Keywords
injection grade polylactic acid
thermal decomposition kinetics
non-isothermal analysis
reac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TB32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SMA-La离聚体的制备、表征及其对PVC的热稳定性能
何志荣
温桦浩
罗越峰
王志强
廖正福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注塑级聚乳酸热分解动力学分析
罗越峰
温桦浩
廖正福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