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疲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温尊甲 吴超 +4 位作者 沈梅芬 张海英 王濯 刘巧艳 徐岚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8期1680-1683,共4页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疲乏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院111例aSAH患者使用疲乏程度量表(F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疲乏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院111例aSAH患者使用疲乏程度量表(F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了解aSAH患者的疲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aSAH患者疲乏平均得分为2.67~5.78(4.18±0.71)分,疲乏发生率为54.05%;发病后一年内患者疲乏平均得分为(4.47±0.64)分,发生率为65.22%;发病一年后患者疲乏平均得分为(3.96±0.55)分,发生率为35.71%。疲乏的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Hunt-Hess分级、并发症、社会支持得分会对疲乏产生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纪轻、未婚或离婚者、Hunt-Hess分级高、社会支持得分低者疲乏得分高。结论aSAH患者的疲乏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发病后1年内的患者,应重视对SAH患者的身心干预和社会支持,完善动脉瘤的延续护理,以缓解患者的疲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疲乏 社会支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患者营养支持医护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雯婷 何丽琴 +3 位作者 沈梅芬 梅彬彬 温尊甲 丁建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0期25-28,共4页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医护合作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善医护人员合作行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修订的中文版医生-护士合作量表(NPCS)对苏州市30所医院神经外科的171名医生和50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医生护士NPCS总分...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医护合作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善医护人员合作行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修订的中文版医生-护士合作量表(NPCS)对苏州市30所医院神经外科的171名医生和50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医生护士NPCS总分为85.41±13.29,医生NPCS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护士(P<0.05,P<0.01),其中护士和医生能够互相帮助条目医生护士得分均排第1;护士不同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医院等级NPC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神经外科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医护合作现状较好,医生医护合作感知优于护士;医护管理者应进一步健全医护共同参与机制,加强培训,使医护合作更深入更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医生 护士 营养支持 医护合作 合作行为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喂养联合多感官干预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胡家杰 李梅 +1 位作者 温尊甲 戎惠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19期1795-1799,共5页
目的探讨重力喂养联合多感官干预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口喂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8月我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喂养,观察组给予重力喂养联合多感官干预。观察两... 目的探讨重力喂养联合多感官干预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口喂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8月我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喂养,观察组给予重力喂养联合多感官干预。观察两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经口喂养表现、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以及体质量、头围、身长增长率。结果观察组中2例发生喂养不耐受,对照组发生11例,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0.494,P=0.001);观察组喂养成效、喂养效率、摄入奶量比分别为(74.30±1.38)%、(5.35±0.53)mL/min、(74.26±1.07)%,对照组分别为(64.36±1.35)%、(4.44±0.56)mL/min、(63.82±0.85)%,观察组喂养表现好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为(6.00±2.16)d,短于对照组(10.38±3.48)d(t=4.272,P<0.001);观察组胃管留置时间为(12.88±2.03)d,短于对照组(20.50±8.21)d,(t=3.608,P=0.001);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0.31±3.68)d,短于对照组(32.81±11.03)d(t=4.298,P<0.001);观察组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为(9.37±1.02)d,短于对照组(12.81±2.00)d(t=6.101,P<0.001);观察组体质量、头围以及身长增长速度分别为(13.06±0.29)g/d、(0.44±0.05)cm/周、(1.06±0.04)cm/周,快于对照组(10.41±1.83)g/d、(0.34±0.04)cm/周、(0.85±0.07)cm/周(P<0.001)。结论重力喂养联合多感官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口喂养进程和生长发育,可操作性较强,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喂养 多感官干预 极低出生体重儿 生长发育 儿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