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锶元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1
作者 顾雪纯 温娇萍 +3 位作者 熊慧惠 王润萍 黄建珍 阮记明 《水产学杂志》 2025年第4期93-98,共6页
锶元素是动物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维持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锶元素能促进生物体的生长发育,通过参与骨骼形成,维持骨骼健康;锶元素具有抗氧化功能,能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锶元素还具... 锶元素是动物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维持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锶元素能促进生物体的生长发育,通过参与骨骼形成,维持骨骼健康;锶元素具有抗氧化功能,能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锶元素还具有抗炎功能,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在水产养殖中,锶元素同样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锶元素能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锶元素能增强水产动物的抗氧化功能,提高水产动物对环境胁迫的抵抗力,降低病害发生率;锶元素还在鱼类增殖放流上具有重要的标记应用,通过标记锶元素,可以追踪鱼类的迁徙和分布,评估增殖放流的效果。本文通过对锶元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锶元素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元素 水产养殖 抗氧化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比选试验——“陆基分区”模式养殖实践(二) 被引量:1
2
作者 章海鑫 黎流球 +3 位作者 欧阳敏 温娇萍 张桂芳 邓宏奎 《江西水产科技》 2023年第3期33-36,共4页
通过将小型池塘(1.2×667m^(2))改造成养鱼区和水质处理区的方式设计了一套新型“洁水循环”系统—“陆基分区”养殖系统。并验证了该系统的养殖效果,光唇鱼经过330d的养殖成活率为84.8%,饵料系数为1.59,单位产量为10.6kg/m^(3);加... 通过将小型池塘(1.2×667m^(2))改造成养鱼区和水质处理区的方式设计了一套新型“洁水循环”系统—“陆基分区”养殖系统。并验证了该系统的养殖效果,光唇鱼经过330d的养殖成活率为84.8%,饵料系数为1.59,单位产量为10.6kg/m^(3);加州鲈经过180d的养殖成活率为85.33%,饵料系数为1.37,单位产量为12.19kg/m^(3)。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水体循环养殖,达到低占地面积、低排污的养殖效果,但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其养殖技术,提高养殖单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基分区养殖 设计 光唇鱼 加州鲈 循环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萍乡市杂交水稻新组合晚稻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31
3
作者 温娇萍 唐杰 +1 位作者 谢蔚 黄胜波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1期33-35,共3页
在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对9个晚稻迟熟新组合进行品种比较(以下简称品比)试验,筛选出2个综合表现性状优于对照的新组合,推荐参加了2013年和2014年省预试,其中一个组合进入了2014年省区试。通过试验总结出了几点关于水稻品比试验的改进措... 在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对9个晚稻迟熟新组合进行品种比较(以下简称品比)试验,筛选出2个综合表现性状优于对照的新组合,推荐参加了2013年和2014年省预试,其中一个组合进入了2014年省区试。通过试验总结出了几点关于水稻品比试验的改进措施,为今后的育种研究和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新组合 品种比较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杂交晚稻乘优668在江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温娇萍 朱成 +4 位作者 黄良萍 康峰 柳美南 唐娟 姚恩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2187-2189,共3页
三系杂交晚稻新组合乘优668有穗大粒多、分蘖力强、适应性广、结实率高等诸多特点。介绍了该组合在江西省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可通过培育壮秧,合理密植,施足基肥,重点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等病... 三系杂交晚稻新组合乘优668有穗大粒多、分蘖力强、适应性广、结实率高等诸多特点。介绍了该组合在江西省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可通过培育壮秧,合理密植,施足基肥,重点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等病害,及时预防寒露风等措施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系杂交晚稻 乘优668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稻湿润育秧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温娇萍 吴放斌 《江西农业》 2015年第5期55-55,共1页
水稻湿润育秧是手工插秧的配套育秧方法,该方法适应性强,操作方便,为江西省农民广泛采用。江西省一季晚稻播期在6月上旬,双季晚稻播期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期间。俗话说"秧好一半禾",要着手把好育秧技术这一关,以利于提高秧苗素质,提高... 水稻湿润育秧是手工插秧的配套育秧方法,该方法适应性强,操作方便,为江西省农民广泛采用。江西省一季晚稻播期在6月上旬,双季晚稻播期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期间。俗话说"秧好一半禾",要着手把好育秧技术这一关,以利于提高秧苗素质,提高成秧率,确保丰产丰收。秧田准备。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无病源的稻田作秧田,秧本田比例为1∶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育秧 秧苗素质 育秧技术 播期 成秧率 常规稻 浸种催芽 稀播 断奶肥 护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好双季晚稻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
6
作者 温娇萍 黄胜波 《江西农业》 2014年第8期51-51,共1页
水稻抽穗结实期包括抽穗开花和灌浆结实2个过程,是影响实粒数和千粒重的关键时期。对我省而言,双季晚稻一般从9月上、中旬开始抽穗,整个过程需4045天,该阶段需从3个方面抓好田间管理。 1.科学管水,看苗追肥。抽穗扬花期一般应保... 水稻抽穗结实期包括抽穗开花和灌浆结实2个过程,是影响实粒数和千粒重的关键时期。对我省而言,双季晚稻一般从9月上、中旬开始抽穗,整个过程需4045天,该阶段需从3个方面抓好田间管理。 1.科学管水,看苗追肥。抽穗扬花期一般应保持23cm的浅水层,以利水稻正常开花和授粉受精。灌浆期采取湿润灌溉,保持田面干干湿湿直至黄熟期断水,即灌一次浅水层,待自然落干后湿润1-2天,再灌上浅水,如此干湿交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穗结实期 田间管理 双季晚稻 湿润灌溉 干湿交替 抽穗扬花期 浅水层 灌浆结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肥力现状及改良对策——以江西省莲花县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美芳 冯海和 温娇萍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4期1-1,5,共2页
本文介绍了江西省莲花县2014年耕地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含量的现状,并与1985年莲花县土壤普查数据及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莲花县大部分耕地土壤存在着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下降,... 本文介绍了江西省莲花县2014年耕地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含量的现状,并与1985年莲花县土壤普查数据及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莲花县大部分耕地土壤存在着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下降,磷、钾含量中偏低等问题。建议通过调节土壤酸碱度、增施有机肥料、控氮增磷稳钾等措施来改良耕地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pH 有机质 碱解氮 有效磷 速效钾 改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杂交晚稻新组合金福优8339的选育 被引量:1
8
作者 黄良萍 唐杰 +8 位作者 陈锦桥 温娇萍 刘建萍 刘平安 颜春龙 陈慧珍 李国林 邱箭 陈俊萍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2期194-195,共2页
金福优8339是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选的不育系金福A与恢复系萍恢8339配组而成的新组合,具有抗倒性强、产量较高、稳产性好、熟期适宜等特点,2018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其选育过程、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 金福优8339是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选的不育系金福A与恢复系萍恢8339配组而成的新组合,具有抗倒性强、产量较高、稳产性好、熟期适宜等特点,2018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其选育过程、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系杂交水稻 新组合 金福优8339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萍乡市水稻规模化直播技术
9
作者 王美芳 温娇萍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2期99-99,211,共2页
本文介绍了江西省萍乡市水稻规模化直播的基本情况、直播稻的生长生育特点及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 水稻 规模化 直播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水稻品种Y两优1号的需氮特性研究试验
10
作者 赖丹 柳美南 +4 位作者 温娇萍 黄胜波 张建宏 唐娟 姚祝林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6期64-65,共2页
Y两优1号是近几年萍乡市主推一季稻品种,为了解其在萍乡水稻生态区的需氮特性,为生产实践中氮肥的施用提供科学依据,特安排了本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Y两优1号在萍乡地区亩产量为518.9 kg时,亩施纯氮16.8 kg为宜;通过单纯增施氮肥难以... Y两优1号是近几年萍乡市主推一季稻品种,为了解其在萍乡水稻生态区的需氮特性,为生产实践中氮肥的施用提供科学依据,特安排了本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Y两优1号在萍乡地区亩产量为518.9 kg时,亩施纯氮16.8 kg为宜;通过单纯增施氮肥难以大幅度提高Y两优1号的产量水平;Y两优1号具有耐肥、稳产、适应性广等栽培特点,利于节本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Y两优1号 氮素营养 施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密度下分蘖肥不同施用时期对Y两优1号产量形成的影响
11
作者 姚祝林 柳美南 +4 位作者 刘建萍 温娇萍 陈慧珍 刘霞萍 陈小兰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7期83-84,共2页
开展适宜密度下分蘖肥不同施用时期对Y两优1号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Y两优1号在不同时期施用分蘖肥对其生育期影响不大,在移栽后第10 d施用分蘖肥Y两优1号产量最高,有效穗、总粒数和结实率均最高。
关键词 Y两优1号 分蘖肥 施用时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