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温切木.吾斯曼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7期79-80,共2页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特点与中西药治疗效果。方法 6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特点与中西药治疗效果。方法 6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间显效率与好转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都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老年人常见,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TIA发展为脑梗死患者IL-1,IL-8及INF-α的水平测定
被引量:
2
2
作者
温切木.吾斯曼
尤丽吐孜.努尔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7期116-117,共2页
目的通过测定TIA患者发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外周血清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和干扰素(INF-α),探讨细胞因子在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对52例TIA患者发展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IL-1、IL-8和INF-α水平进行测定。结果TI...
目的通过测定TIA患者发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外周血清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和干扰素(INF-α),探讨细胞因子在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对52例TIA患者发展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IL-1、IL-8和INF-α水平进行测定。结果TIA患者发展为急性脑梗死时IL-1、IL-8和INF-α均有显著变化,3个因子水平都明显提高。结论IL-1、IL-8和INF-α参与了脑梗死的病理过程,在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IL-1
IL-8
I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压氧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
8
3
作者
乔力潘.加马力
温切木.吾斯曼
郑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期59-59,135,共2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5年5月~2007年5月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高压氧...
目的:观察高压氧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5年5月~2007年5月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高压氧辅助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高血压脑出血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32例
4
作者
乔力潘.加马力
温切木.吾斯曼
玛依努尔.沙衣提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7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方法对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法拉奉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结果依达拉奉在脑梗死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能通过清除自由基而减轻细胞凋亡,降低致残率。...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方法对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法拉奉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结果依达拉奉在脑梗死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能通过清除自由基而减轻细胞凋亡,降低致残率。结论依达拉奉在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
依达拉奉
辅助治疗
临床观察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羟自由基清除剂
神经功能缺损
清除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2例凝血异常与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分析
5
作者
菲尔达
吾
斯
.萨依然
温切木.吾斯曼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8期130-130,共1页
目的探讨凝血异常与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对32例凝血异常与血栓形成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经静脉抗凝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完全缓解,无复发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两者间的...
目的探讨凝血异常与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对32例凝血异常与血栓形成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经静脉抗凝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完全缓解,无复发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两者间的动态平衡是机体维持体内血液流动状态和防止血液丢失的关键,抗凝药物是治疗凝血异常与血栓形成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异常
血栓形成
抗凝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温切木.吾斯曼
机构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7期79-80,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特点与中西药治疗效果。方法 6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间显效率与好转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都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老年人常见,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
老年人
分类号
R752.1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IA发展为脑梗死患者IL-1,IL-8及INF-α的水平测定
被引量:
2
2
作者
温切木.吾斯曼
尤丽吐孜.努尔
机构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7期116-117,共2页
文摘
目的通过测定TIA患者发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外周血清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和干扰素(INF-α),探讨细胞因子在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对52例TIA患者发展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IL-1、IL-8和INF-α水平进行测定。结果TIA患者发展为急性脑梗死时IL-1、IL-8和INF-α均有显著变化,3个因子水平都明显提高。结论IL-1、IL-8和INF-α参与了脑梗死的病理过程,在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IL-1
IL-8
INF-Α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压氧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
8
3
作者
乔力潘.加马力
温切木.吾斯曼
郑燕
机构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康复科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期59-59,135,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高压氧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5年5月~2007年5月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高压氧辅助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高压氧
高血压脑出血
疗效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32例
4
作者
乔力潘.加马力
温切木.吾斯曼
玛依努尔.沙衣提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康复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7期131-132,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方法对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法拉奉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结果依达拉奉在脑梗死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能通过清除自由基而减轻细胞凋亡,降低致残率。结论依达拉奉在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
依达拉奉
辅助治疗
临床观察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羟自由基清除剂
神经功能缺损
清除自由基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2例凝血异常与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分析
5
作者
菲尔达
吾
斯
.萨依然
温切木.吾斯曼
机构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8期130-130,共1页
文摘
目的探讨凝血异常与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对32例凝血异常与血栓形成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经静脉抗凝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完全缓解,无复发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两者间的动态平衡是机体维持体内血液流动状态和防止血液丢失的关键,抗凝药物是治疗凝血异常与血栓形成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
凝血异常
血栓形成
抗凝药物
分类号
R543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分析
温切木.吾斯曼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TIA发展为脑梗死患者IL-1,IL-8及INF-α的水平测定
温切木.吾斯曼
尤丽吐孜.努尔
《中国实用医药》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压氧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乔力潘.加马力
温切木.吾斯曼
郑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32例
乔力潘.加马力
温切木.吾斯曼
玛依努尔.沙衣提
《中国实用医药》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32例凝血异常与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分析
菲尔达
吾
斯
.萨依然
温切木.吾斯曼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