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13家医院住院分娩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前瞻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徐凤丹 段顺艳 +37 位作者 孔祥永 封志纯 张珊 吴鸿雁 吕红艳 杨李红 吴素静 巨容 汪瑾 彭立 李占魁 赵小林 曾淑娟 丘惠娴 温伟溪 武辉 李莹 李楠 贾文峥 张雪峰 郭果 刘卫鹏 王凤 李改梅 刘芳 李薇 赵晓英 程红斌 许云波 陈文超 尹欢 丁艳洁 王晓亮 单瑞艳 陈铁强 许平 韩梅盈 杨春燕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106-118,共13页
目的了解国内住院分娩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发生率、病死率、并发症特点、发生高危因素、产前激素应用对早产儿RDS的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国内13家医院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住院分娩... 目的了解国内住院分娩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发生率、病死率、并发症特点、发生高危因素、产前激素应用对早产儿RDS的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国内13家医院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住院分娩的24周≤胎龄〈37周的全部早产儿共7684例。前瞻性分析RDS发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高危因素及产前应用地塞米松的效果。结果活产出生新生儿共75 360例,其中早产儿7 684例(其中入院早产儿6604例,非入院1080例),早产儿发生率为10.2%。其中极早产儿957例,占12.5%;超早产儿92例,占1.2%。发生RDS 1 177例,发生率为15.3%。24周≤胎龄〈25周、25周≤胎龄〈26周、26周≤胎龄〈27周、27周≤胎龄〈28周、28周≤胎龄〈29周、29周≤胎龄〈30周、30周≤胎龄〈31周、31周≤胎龄〈32周、32周≤胎龄〈33周、33周≤胎龄〈34周、34周≤胎龄〈35周、35周≤胎龄〈36周、36周≤胎龄〈37周早产儿RDS发生率分别为100.0%、90.0%、85.0%、85.1%、81.0%、74.3%、55.4%、47.1%、33.1%、17.9%、9.6%、5.0%、1.9%。出生体重〈500 g、500~749 g、750~999 g、1 000~1 499 g、1 500~2 499 g、2 500~4 000 g、〉4 000 g早产儿RDS的发生率分别为100.0%、100.0%、79.2%、55.8%、15.0%、3.6%、9.5%。RDS早产儿病死率为10.5%,其中胎龄24周≤胎龄〈25周、25周≤胎龄〈26周、26周≤胎龄〈27周、27周≤胎龄〈28周、28周≤胎龄〈29周、29周≤胎龄〈30周、30周≤胎龄〈31周、31周≤胎龄〈32周、32周≤胎龄〈33周、33周≤胎龄〈34周、34周≤胎龄〈35周、35周≤胎龄〈36周、36周≤胎龄〈37周早产儿RDS病死率,分别为100%、70.0%、23.5%、20.0%、16.2%、10.3%、8.1%、9.6%、8.9%、6.0%、5.5%、8.8%、4.5%。RDS患儿颅内出血(ICH)、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动脉导管未闭(PDA)、肺出血及败血症的发生率较非RDS早产儿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胎龄〈33周、出生体重〈2 500 g、身长〈40 cm、新生儿窒息、产次≥2次、前置胎盘是早产儿RDS发病的危险因素;多胎妊娠是RDS的保护因素。胎龄〈33周早产儿RDS发病高危因素包括:男性、胎龄〈28周、出生体重〈2 500 g、身长〈40 cm、新生儿窒息、前置胎盘;产前应用地塞米松是RDS的保护因素。胎龄≥33周早产儿RDS发病高危因素包括:男性、胎龄〈35周、出生体重〈2 500 g、新生儿窒息、产次≥2次、剖宫产、前置胎盘;多胎妊娠是RDS的保护因素。产前应用地塞米松2 879例,占37.5%。胎龄〈33周地塞米松组RDS发生率较非地塞米松组低。地塞米松组胎龄〈33周RDS发生率、重度RDS发生率、病死率均较非地塞米松组低,差异有显著性;地塞米松组需要使用2剂以上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比例、机械通气比例、机械通气时间均较非地塞米松组低,差异无显著性;地塞米松组总吸氧时间较非地塞米松组高,差异无显著性;地塞米松组总住院时间较非地塞米松组长,差异有显著性。地塞米松组胎龄≥33周早产儿,除RDS发生率、重度RDS发生率、机械通气比例、总吸氧时间、总住院时间较非地塞米松组高且差异有显著性外,余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国内早产儿发生率较前上升,早产儿及极早产儿、超早产儿救治存活率均较前明显提高。RDS患儿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胎龄〈33周的早产儿RDS的发病高危因素多为自身因素,产前应用地塞米松能有效减少RDS的发生率并改善预后;胎龄≥33周的早产儿RDS发病高危因素则多为围产期病理因素,产前地塞米松预防RDS的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产前激素 前瞻性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邬吉伟 黄循斌 温伟溪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2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19年3月-2020年5月收治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在阿奇霉素基础...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19年3月-2020年5月收治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在阿奇霉素基础上应用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胸部X线片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儿机体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布他林雾化吸入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 小儿支原体肺炎 炎性因子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