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笼养和散养模式对泰和乌骨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1
作者 黄思翔 胡晓龙 +11 位作者 汪江 付师一 杨艳 宣亮 陈彪 刘三凤 黄建西 涂韵 王尊 王纪开 吴东晓 毛辉荣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88,共8页
研究旨在探讨笼养和散养两种饲养模式对泰和乌骨鸡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期为泰和乌骨鸡科学养殖提供参考。试验将200只240日龄泰和乌骨鸡平均分成2组,分别采用笼养和散养模式饲养,每组采集10份粪便样本,进行肠道菌群高通量扩增子测序。结... 研究旨在探讨笼养和散养两种饲养模式对泰和乌骨鸡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期为泰和乌骨鸡科学养殖提供参考。试验将200只240日龄泰和乌骨鸡平均分成2组,分别采用笼养和散养模式饲养,每组采集10份粪便样本,进行肠道菌群高通量扩增子测序。结果显示:(1)α-多样性比较发现,仅Chao1指数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散养组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而其他指数均不呈现显著差异(P>0.05)。(2)20个样本共有的ASV数目为369个,这些共有ASV中丰度最高的物种是Ligilactobacillus属和乳酸杆菌属。(3)基于UniFrac距离和Bray-Curtis距离开展的β-多样性分析表明笼养和散养泰和乌骨鸡肠道菌群存在显著差异(P<0.05)。(4)笼养鸡粪便菌群中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散养鸡(P<0.05),而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显著低于散养鸡(P<0.05);在优势属中,笼养鸡的乳杆菌属和黏液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散养鸡(P<0.05),而罗姆布茨菌属、链球菌属、梭菌属和埃希氏菌属相对丰度则显著低于散养鸡(P<0.05);与肠道菌群的结构相对应,散养泰和乌骨鸡的肠道菌群功能主要是有害物质的降解,而笼养乌鸡肠道菌群的主要功能则是能量代谢。研究表明:虽然散养泰和乌骨鸡肠道菌群表现出更高的多样性,但在菌群稳定性和健康度上较笼养泰和乌骨鸡差,从肠道菌群指示健康的角度,在当前情况下更应选择笼养模式,而泰和乌骨鸡散养则应做好场地的病菌消杀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和乌骨鸡 肠道菌群 笼养 散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